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零八章
  第一百零八章渤海上

  蘇伯衡還是有人脈的。

  他從南京到寧波,在寧波找到了去了北京的船,聽說是信國公家的。信國公雖然不在了,但是信國公到底是國公門第,即便家中根本沒有成年男丁,但是也不是外人可以小窺的。

  于是,蘇伯衡與黃觀搭乘湯家的商船一路北上。

  倒是沒有問題,但是過了山東成山角之后,就遇見了問題。

  遠遠的聽到了海上的轟鳴之聲。

  蘇伯衡遠遠的眺望,卻是好幾艘船遠處互相對轟,廝殺的很是慘烈。硝煙甚至傳到了他們的船上。

  蘇伯衡大吃一驚說道:“這是?”

  湯家的船長倒是淡定,說道:“這是南北兩邊在開戰。”

  蘇伯衡說道:“之前沒有聽說過海上海在打啊?”

  湯家的船長說道:“說什么?也沒有什么收獲與戰果,比起陸地上的大戰,這里就好像過家家一樣,有什么好說的。”

  蘇伯衡問道:“那你們不擔心卷入戰事之中嗎?”

  船長淡然一笑,說道:“不管是方家與張家都要給我們湯家一個面子,再說了,做這樣事情的人不只是我們一家,方家與張家自己都是海上的大豪。對于他們來說,現在才是最好的。最不希望海上戰事升級的,是他們。”

  蘇伯衡細細想來,想起來所謂方家與張家了,方家自然是方國珍的方家,在何夕的提攜之下,成為海上大家族,因為開海的到來,一躍成為大明勛貴中的一員,家族成員上在海戰上很有特長。被朝野上下所看重。

  而方家,就是航海伯張家。

  航海伯張赫是淮西人,先是主持平定倭寇,又組織海運,也算是海上的行家,只是張赫已經不在了,而今接管這邊水師的,是張赫的子孫。

  何夕既然早就預備造反了。自然不可能在海上沒有準備的。海上的準備就是方家。

  方家與何夕的牽扯太深了,與變法也牽扯太深了,就是他們自己投奔南方,也不可能得到重用,原因無他,南京那邊是淮西人復起,雖然不至于非淮西不用。但是不是淮西人在朝廷之中就矮人一頭。

  而航海侯張家,就是地地道道的淮西人。方家是萬萬不能比的。有航海伯一家在,方家是不可能出頭的,更不要說,方家的降將本色。與何夕的牽扯,他們怎么可能會被信任啊?

  這一點上來說,方家只要有腦子,就知道該怎么辦?

  所以,何夕起兵之初,就已經將方乘風招攬在手了。不過何夕并沒有決定從海路南下進攻。并不是何夕沒有這個想法。而是大明的戰船不行,商船在何夕看來也不行。不符合大規模用兵的需要。

  無他,真要說起來,除卻為了征伐日本打造了一批戰船之外,大明壓根就沒有什么合格的戰船,無他,而今大明的船,欺負大明周邊的任何國家都是毫無問題的。

  甚至所謂西方列強的船,也比不上大明的船只。

  這種情況下,下大功夫去升級戰船,實在是又些太浪費了。

  何夕并非沒有從海路南下,直接攻打南京的計劃。不客氣的說,何夕密室之中各種作戰計劃,就好像總參的各種作戰計劃一樣,都塞滿了。從海路直撲江南,繞過長江天險的計劃,從來都有的。

  但是,海路畢竟是有風險的。

  而且想要達到戰略目的,作戰軍隊數量不可能上,最少十萬,一次性投放這么多軍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不要說,何夕立足先變法,后南下的總方針在。海上的事情并不著急。而且何夕對海上的局面其實很滿意的。

  最滿意的一點,就是海上看似對抗其實合作的一面。

  畢竟,何夕開海以來,有無數勛貴在海上得到利益,但是得到利益最大的,其實也就那幾家,方家與張家都是其中之一,可以說雙方的利益大多都是在海上的。

  如果戰事也波及到了海上,雙方的生意還做不做了?

  如果不做生意了,他們家族的損失,誰來彌補,誰來買單?朱允炆嗎?

  所以,為了能繼續做生意,海上不能亂。但是為了給彼此后方一個交代,更多是給朱允炆一個交代,彼此一定要打。

  何夕與方家這么多年的交情,是有一定的互信的。何夕給方乘風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不許南軍船只進入渤海,進入天津,不許中斷,天津與營口的貿易。

  其余的,其實是方家的自由發揮。

  而張家就不一樣了。

  往前數四五年,誰會知道,最后上臺的人是朱允炆,張家與朱允炆可沒有交情。張家必須想辦法糊弄朱允炆。但是同時不能傷害到自己的利益。

  當然了,方家與張家的互信,也沒有強大的。這種一言不合,在海上都打出真火的事情,從來不少。但是雙方都秉承著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不騷擾商船。

  另外一個原則,是不激化海上的矛盾。

  而何夕也是支持這兩個原則的。于是,不管海上打成什么樣子,邸報之中都是一筆帶過,好像根本沒有發生過戰爭一樣。

  而朱允炆的軍事思想,嚴重跟不上時代,他居然沒有想過,從海上打的。倒是傅友德想過,令一支水師從山東出發,直接進攻天津,只要拿下天津,進逼北京。戰線很有可能推到北京城下。

  如此一來,北京城以南的府縣,都在傅友德的掌握之中了。

  但是登萊水師表示,打不過遼東水師。

  傅友德也知道,何夕對遼東水師很重視,而遼東水師更是跟隨征東軍隊打過日本,比起守家在地的山東水師要厲害的多,也是很正常的。

  于是,這種種情況之下,就看到了而今的局面。

  黃觀站在身后聽船長將海上公共的秘密,娓娓道來。心中忽然有一種感覺,大明天下勝負之數,似乎已經定數,就是北京。

  對于軍事,黃觀并不是太懂。但是對于人心,黃觀比尋常人更明白一點。

  看上去張家與方家在做同樣的事情,但實際上,在黃觀看來,方家做這樣的事情,對北京方面是有利的。而張家做這樣的事情,分明是磨洋工,陽奉陰違。

  按理說,張家應該拼命作戰,在平叛戰爭之中,獲得極大的功勛,從而改換門庭。是什么讓張家選擇了這種近乎背叛的手段。

  固然是因為戰局,與無能為力。還有張家自己的利益受損。但是本質上,是南京方面并沒有完成對天地整合。

  畢竟,各方面都有各方面的利益,真正的厲害人物,都是能將所有人的利益都調和好,讓大家力氣往一處使,不內訌。而張家的表現,最少是南京方面忽略了張家的利益,或者說張家在中樞,根本沒有任何獻言建策的權力。只能被動執行任務,而任務本身也不符合實際,才回引發下面的消極對抗。

  戰事一時勝負在黃觀看來,并不要緊。

  畢竟敗了,再打贏便是了。

  但是這兩家所反應出來的問題,才是巨大的。是南北相爭的一個側影,同樣也是南北相爭一個剖面,從而能窺探到勝利女神到底青睞誰?

  此刻,黃觀忽然有一種在北京出仕的沖動,他敏銳的感覺到,這是一個機會,一個非常非常好的機會。

  就這樣船只在炮聲之中,繞過了交戰的船只,也沒有進入渤海,而是直接向北區了旅順。

  這也是何夕的命令,為了安全起見,外來船只,只能到旅順換乘。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