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零七章丁孝臣

  烈日之下,丁孝臣一身鴛鴦戰襖,手持火銃,帶著各種零件,子彈,火藥,等等。站在烈日之中,一站就是半個多時辰。

  一個年輕的軍官,雖然身上還帶著稚氣,但是臉上有一道傷疤,證明他也是上過戰場的。

  他說道:“不要覺得我是在虐待你們,這是在救你們,在戰場上,站得住,才是最重要的。而今傻子都是很少直接沖陣,但是他們會怎么辦?其中之一就是是等。等你們站不住,要支持你們手中的火銃,射程最多百步,但是騎兵沖過來百步,不過眨眼功夫,騎兵很可能在百步之余等候,等你懈怠。所以,要堅持住。堅持不住的話,就要面對騎兵的沖殺了。”

  “撲通”一聲。一個人昏倒之地。

  這個軍官根本看都沒有看一眼,立即有將這個人給拖了下去。

  丁孝臣有些承受不住了。但也要咬著牙撐著。

  無他,在軍中,待遇是又好又不好。

  好,是吃穿用度。吃得雖然少見葷腥,但是全部管飽,這已經是這個時代難能可貴了。穿得也是新衣服。是棉布,這也是何夕對北京經濟刺激計劃的一部分,北方紡織業面對軍隊大單,自然會產生很多需要。

  從而讓整個經濟體系往前走,渡過開戰之初的震蕩期。

  丁孝臣再家里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的東西,也沒有穿過這么好。但是其他方面,就堪稱魔鬼了。說實話,這種高強度訓練,行軍,射擊,戰列,甚至格斗,爆破,丁孝臣都還能承受。

  真正讓丁孝臣不能承受的是識字。

  有一個悖論就是,學霸們從來不能真正理解學渣們的想法。為什么很簡單的東西,學渣們就是學不會。而今就是這樣,即便從小時候,語言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小學也要四五年,才有最基礎的讀寫能力。

  可見學習讀寫,從來都不是太簡單的。

  當然了,某些天才除外,我們必須承認這世界上是有例外的。

  當大多數都將識字成為基礎技能的時候,下意思小看識字的難度,丁孝臣身體底子好,很多東西一學就會,就是讀書識字,教官們已經打斷兩根鞭子了。

  學不會,就是學不會,讓人很無可奈何。

  丁孝臣僅僅是大時代的縮影。

  何夕與朱雄英在河北巡視一個多月,等北風呼嘯,漠北的冷空氣南下的時候,才準備回京了。

  在這一段時間,有何夕與朱雄英的背書。河北府縣各家都招募了不少民壯,或者說團練兵。經過各方統計,大概有十萬之眾,此刻還在訓練之中。

  對北京來說,這既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也是一個強大的實力。

  只是何夕也知道,北方兵力幾乎已經到頂了。各方面所有兵馬數量大概在八十萬,如果窮兵黷武,是還可以征召更多兵馬的。但還就會影響其他部門的人員了。

  這也是何夕不想看到的東西。

  ------

  何夕與朱雄英海沒有回到北京的時候,另外有兩個人此刻也在往北京而來了。

  不是別人。正是蘇伯衡,黃觀師徒二人。

  蘇伯衡在詔獄了待了半年,身體也變成不大好了。但是這對他來說并不是最大的打擊。對蘇伯衡來說,最大的打擊,是元史,他編寫的元史全部被封存。元史館也被裁撤了。

  原因很簡單,方孝孺當政,他不可能讓蘇伯衡詆毀宋濂。

  其實方孝孺也覺得,宋濂的元史,有損宋濂一世英名,無他,元史修得才草率了,前后不過一年,史料整理都很成問題,里面居然會相同的人物,不同的列傳,更不要說缺漏了。

  只是,方孝孺在很多事情上也是身不由己的。

  一方面是,何夕提倡的,他必須反對這種類似黨爭的思路。

  另外一方面,身為宋濂的衣缽弟子,難道不應該維護宋濂的身后名譽嗎?蘇伯衡在一些私下還真說過,宋濂一些問題。方孝孺必須有所反對。

  最最重要的是,何夕通過否定元朝,否定了很多士大夫的政治身份與地位,因為在何夕從宋到元的以華夷之辯為主的視角,這些人都是漢奸,而今天下有數,有底蘊的所謂士大夫,恰恰大部分都是從元代遺留下來的。

  別人不說,就是太子妃呂氏的呂家,他們就是呂文德呂文煥家族之后,也就是舉襄陽投靠蒙古人家族。

  宋朝滅亡,到明朝興起,還不到一百年。也就是民國到現在的這么長時間。對于一個人來說時間很長,對于一個家族來說,時間并不長。

  很多事情不可以細說的。而蘇伯衡治史卻非常嚴謹,他既然接受了何夕的說法,自然要將元史寫成一代名史,要令亂臣賊子懼。這種情況下,不喜歡蘇伯衡的人不要太多了。

  借助而今之局面,將蘇伯衡掀翻,踩上一萬只腳,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對蘇伯衡來說,元史本身,比他性命都重要,殺了可以,但是毀了他的元史,毀了他十幾年的心血,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雖然說如果沒有黃子澄答應與丁顯合作,蘇伯衡連走出詔獄的可能都沒有。但是蘇伯衡出來之后,修養好身體立即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北上。

  去北京,將沒有寫完的元史重新寫完。

  人可以死,史不可滅。

  黃觀作為蘇伯衡的弟子,自然愿意跟隨老師一起北上的。

  蘇伯衡最后看了一眼南京城,依然登船。雖然北方在打仗,但是戰火與硝煙根本沒有傳到南京這里,南京已經太平的與之前一樣。而且拜很多人與北京做生意的人所賜,北京與南京的陸上通道,幾乎已經被封鎖殆盡了。

  只有一些偏遠的小路,才能繞過雙方的封鎖,走私一些貨物,但是風險依舊太大了。唯一海上的風險最小。

  蘇伯衡最后問黃觀說道:“尚賓,你這一次跟我一走,在南京就成為逆賊了。你不害怕嗎?不后悔嗎?”

  黃觀沉默了一會兒,說道:“不后悔。”

  黃觀之所以這樣說,一方面,是因為黃觀很清楚,他在南京那么已經掛上號了,可以說,朱允炆在位一日,他就被打入另冊一日,這種情況下,他還能有什么出頭之日。

  另外一方面,就是黃觀也深受蘇伯衡與何夕的思想指引,不喜歡南京的氛圍。

  黃觀對何夕的很多作為,雖然都不是太贊同,但是有一點,天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那就是何夕在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但是方孝孺這邊,他們覺的所有問題都是何夕制造出來的。

  其實何夕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制造這么多問題,不過,方孝孺這邊很多人不想面對這些問題,只是想解決掉提出問題的人,如此一來,似乎大家都可以掩耳盜鈴的過日子了。

  簡直是可笑之極。

  這樣的人,黃觀不屑與之為伍。

  而今戰事雖然未定,黃觀也不敢說,北京就贏定了。但是他看出來了,北京那邊,反而沒有那么多的問題,真正有問題的是南京,南京內閣中樞,有太多的問題了。

  黃觀覺得,北京不會那么容易輸的。

  這就夠了。

  蘇伯衡聽了哈哈大笑,笑著笑著咳嗽起來,說道:“如此正好,我在北京還有一點面子,定然給你安排一個好前程。我死之前能做這兩件事情,就夠了。”

  蘇伯衡內心之中的兩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安排好自己的弟子。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元史了。

  他不知道自己能到什么地步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