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 第137章 宗藩
  朱見深坐在龍椅之上,靜靜的看著下面臣子們的表演。

  李賢,于謙等人仿佛成了眾矢之的。

  而遠在南昌的寧王更是被安上了”惡貫滿盈“”罪大惡極“的罪名。

  徐有貞從柳青的口中得知了寧王的事情后,立即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陛下。”

  瞬間朝堂上又安靜了下來。

  眾人都看向了徐有貞,想要看看,這大明朝第一噴王,能夠怎樣惡心于謙,李賢等人,又是怎樣去數落寧王藩。

  朱見深裝作的是一副懵懂模樣,有些不解的看向徐有貞。

  “陛下,于太保,李輔臣等人雖有意瞞著陛下,但也是為陛下著想,還望陛下既往不咎,不要重罰,只需扣除他們一年,兩年的俸祿即可。”

  聽到徐有貞說完后,內閣的臣子,包括于謙,李賢都看向了徐有貞。

  他們臉上怪異,或是憤怒,或是不解……

  但心里的想法都是一樣子的。

  這他媽還不叫重罰嗎?

  不是所有人都有你徐有貞的本事,能夠外派撈錢,也能夠找個有錢的屠戶當老丈人。

  我們可等著俸米下鍋呢。

  朱見深聽完之后,也是心中苦笑,這徐有貞可真是缺德,別人他不知道,可于謙卻是清廉無比,只要自己說罰了,弄不好于太保就要去借錢度日了。

  大明朝第一臣,不能這么沒有排面。

  而且自己也知道于謙隱瞞不報,說白了也是對自身的一種懲罰。

  他嫉惡如仇,可愿意為了皇帝陛下,讓自己的良心過意不去,朱見深當然是不能順著徐有貞的話接下去。

  “于太保等人欺瞞朕,確實應該受罰,不過如何去罰,還是要朕與太皇太后商量后,再作定奪。”

  這話一說,就是陛下想不了了之。

  而徐有貞也是聰明人,當下便絕口不提。

  “陛下,寧王乃皇親貴胄,太祖皇帝所留之親王爵,卻不以身作則,欺壓百姓,搶奪良田,有負皇恩,微臣徐有貞請旨,訓斥寧王,將所侵占之土地盡數歸還。”說完之后徐有貞跪下身去,而后接著說道:“陛下,宗藩之事,乃大事,陛下尚且年幼,本不應過多苛求宗藩,但國家之事,重于宗藩,請陛下奪情處置,萬萬不能傷了民心。”

  徐有貞跪下后。

  一眾監察御史,六部給事中全部跪了下去。

  “請旨陛下訓斥寧藩,勿傷民心。”

  大殿中呼啦啦跪倒了一片,大家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

  朱見深看著這幕,心中也算滿意。

  當然不是為寧王之事,而是為徐有貞。

  自此,徐有貞在朝堂上勢成已。

  朱見深收回思緒,而后茫然的看向張保,開口詢問道:“張大伴,誰是寧藩。”

  張保聽到后,臉色不變,開口說道:“陛下,現在的寧王封地南昌,乃是太祖高皇帝十七子藩王號,此時是寧靖王之世孫朱奠培。”

  跪在下首的徐有貞聽到朱見深與張保的對話后。

  心中一驚。

  陛下跟張公公的對話,是不是告訴我,只是訓斥的話有些太輕了啊。

  徐有貞偷偷抬起頭看了一眼朱見深。

  果然,陛下在看著自己。

  陛下這樣說,就是告訴跪在下面的御史言官們,我連認識寧王都不認識,你們隨意噴,放開了噴。

  那可是親王啊。

  太祖高皇帝孫子的兒子。

  是大明朝除了陛下,太上皇之外,身份最尊貴的人啊。

  唉,不對啊。

  太上皇不也被自己噴的面目全非嗎、

  對啊,一個寧王藩,跟太上皇比起來,那不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我徐有貞何懼之。

  “陛下,寧王藩罪大惡極,訓斥之語應無比嚴苛,應罰沒三年之皇俸,而后寧王府下,一干郡王,樂安郡王,石城郡王,戈陽郡王,昌瑞郡王等都應跟隨寧王一起收到訓斥,與懲罰,只有這樣,才能讓寧王府,知道自己所犯之大錯,也能警醒其他藩王,切莫欺壓百姓,與民爭利。”

  朱見深聽完之后忽然站起身發問:“不就只有一個寧王嗎,怎么會有那么多的王。”

  這句話一出口,眾人都很是驚訝,看來陛下對于宗藩之事,涉獵并不多啊。

  對啊,一個寧王這才一代,是如何衍生出了那么多的郡王。

  但陛下問了,就要有人回答。

  詹楊是禮部的堂官,理應由他回答,正想著出列之時,卻被于謙搶先:“陛下,藩王之事乃是太祖高皇帝所定之,陛下的兄弟為親王爵,親王的兄弟為郡王爵,郡王的兄弟為鎮國將軍,鎮國將軍的兄弟為輔國將軍…………”

  朱見深聽完之后,而后茫然的看向徐有貞。

  “徐都御史,朕覺得寧王受百姓供養,竟然欺負百姓,不如我們直接把他削了吧,讓他們也變成百姓,看看還有那個宗藩敢在欺負百姓。”

  所有的臣子聽完朱見深的話后,鴉雀無聲。

  削,削藩。

  畏之如虎也。

  “陛下,有點重了,再怎么說,寧王也是太祖高皇帝的血脈,與陛下同出一系,出言訓斥降罪,已是最大的刑罰了。”徐有貞趕忙說道。

  朱見深點了點頭:“既然徐都御史如此說來,便由你替朕寫下這訓斥的詔書。”

  皇帝陛下,沒有在削藩的這個問題上深入下去,讓臣子們都松了一口氣。

  “那些百姓的損失,要由寧王府承擔,那些參與毆打驅趕百姓的寧王府官吏要被問罪,那些坐視不理的地方官員,也要追責,所有寧王一系的宗藩都要受到訓責,若是還有再犯,剝奪王爵,貶為庶人。”朱見深朗聲說道。

  “陛下英明。”而后跪在地上的御史們都開始高呼圣明。

  于謙看了一眼李賢,心中頗有欣慰,他與李賢二人可不當皇帝陛下剛剛所說之話只是戲言。

  可能于謙剛剛的介紹,直接讓陛下察覺到了不對勁。

  而后張保在朱見深的授意下,高喊了退朝。

  而徐有貞早早的跑到宮門口,將參與朝會的大臣們一個個都攔了下來。

  “陛下在朝堂上說的那一句話,你要是敢傳出去,我徐有貞定要參你出賣大明機密。”

  徐有貞知道朱見深剛剛說的那句,不如我們把他削了吧。

  這要是傳到了宗藩耳中,一定是一場軒然大波。

  這皇帝不過十歲,就惦記上了削藩,長大之后,肯定會對我們下手啊,不如我們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搞個聯合。

  徐有貞在宮門外的忙碌,不久后就傳到了朱見深的耳朵中,這讓朱見深心生感動。

  朱見深剛剛說出那話,就是故意的,他就是要透露給臣子們,也不怕傳到藩王們的耳中。

  實際上大明的宗室制度,確實是一大弊政。

  可這些事情卻是皇家的事情。

  皇帝不說,臣子們就不能提。

  在朱棣成功上位后,對宗藩就有了一系列的限制,這個限制幾乎是已經將他們造反的機會給抹除的差不多了。

  除了漢王之外,之后歷任的親王,只有寧王帶著唐伯虎成功出圈,想到北京一日游,卻被王陽明把世都打了出來。

  藩王對皇權的影響已經很低了。

  在真正的歷史上,明中期包括弘治皇帝,嘉靖皇帝,萬歷皇帝等都開始對宗藩下手,不過只是在節流這方面下手,并未徹底根除宗藩對大明的危害。

  有明一代,分封八十七位親王。

  實際封王六十五位,其余二十二位都是追封所致。

  而在實際分封親王中,有十五位親王因罪除封,十二位親王因絕嗣而被除封,至崇禎時期,大明只有親王三十四位。

  這些親王雖然皇俸最多,爵位最高,但對大明的財政影響是最低的。

  嚴重的實際上就是親王的衍生物。

  郡王。

  大明共有九百多名郡王。

  而郡王的衍生物就更加不計其數。

  更甚者,在弘治皇帝時期,大明宗室之中出現了生孩子的冠軍,慶成王朱鐘鎰。

  這哥們生了九十六個孩子。

  在山西一府之地,竟然養活不了一個王府。

  這讓當時的弘治皇帝苦惱不已,可宗藩之事,對于這個以仁慈的皇帝來說,是老大難的問題,只能用補助的方式解決。

  而在正德皇帝朱厚照即位后,還是這慶成王,上了這折子,請朝廷派人過來,徹查一下他的子孫數量,他不認識自己的孩子,懷疑是有人冒充吃官糧。

  當時的王府,他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曾孫,曾孫女,大老婆,小老婆,兒子的大老婆,小老婆,孫子的大老婆,小老婆。

  整座王府破了千的主子。

  這讓朱厚照也是嚇了一跳。

  而發展至今,已經是明朝宗室的一個縮影。

  他們雖是沒有了王位繼承,但也餓不死,反正國家養著。

  而在后期的時候,張居正忍不了了。

  就允許郡王之下的宗室人員可以參加科舉,可以自己干點事情,但要放棄自己的宗室身份,也沒有朝廷的補助了。

  這對于那些想要一展抱負的宗室子弟來說,是個好消息,可大多數的宗室子弟卻不愿意放棄。

  也是治根不治本。

  若是這些宗室都老老實實還好,可總是有些宗室子弟,頂著一個將軍的頭銜,干些欺男霸女的事情,敗壞大明宗室的名聲…………

  在乾清宮的朱見深深深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任重而道遠。

  藩王之事,從長計也。

  但必須要有進一步的策略根治…………

  養著這么多的宗室的負擔轉移到訓練軍隊上面,大明就可以常備多了五十余萬的精兵……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