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 第136章 大朝會
  大朝會。

  朱見深坐在龍椅上,聽著下面的臣子奏對,一直都沒有說話。

  御史們奏對完后,于謙又奏報一番改土歸流國策的實施情況。

  在原建州三衛的聚集地,已經初步完成,而海西各部,毛憐部等部因漢化程度不高,推進百戶所的進展稍慢。

  而所得到朝鮮新土,統一并入平遼府,設安平縣。

  在安平縣是有群居的基礎,所以比海西各部進展都要快。

  李賢又將內閣對河南的旱災的賑災章程,也在朝會上向朱見深奏報一番。

  自夏入秋,河南沁陽府滴雨未下,五十余萬百姓無明年之口糧。

  內閣票擬,決議開放三個糧庫,而后推戶部撥款十萬兩在江南水鄉購買糧食,運往沁陽府,監察御史已經到了沁陽府,督察官府實行賑災情況。

  改土為流不爭朝夕,但百姓的事情卻是大事。

  故朱見深對此非常上心。

  在票擬的官文下面,就已經御批“生民之事,國之大事。”

  此時聽完李賢說完后,便接口說道:“開放河南當地三個糧庫,用十萬白銀,可夠?”

  “陛下,這三個糧庫,每一個都是十余萬人一年的口糧,戶部撥銀購稻米,只是對其補充。”李賢趕忙說道。

  “諸事要多做準備,三個糧庫在今年年底,放糧后,河南各府要籌措糧食,早早的補充這三個糧庫。"

  "是,陛下。”

  實際上這種糧庫在后世來說,就相當于國家儲備糧。

  每個府幾乎都會有一個到三個不等,以應付不時之需,當然這種糧庫的存在好像就是為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但不然,這些糧庫的開啟需要嚴格的制度,它既是儲備糧,又是軍糧。

  而大明的稅收主要是糧食稅。

  糧食稅在洪武年間占全國稅收的八成左右,只不過在后續的發展中,這個比例一直都在下降。

  因為寶鈔幾乎成了爛大街的存在,那么對白銀的需要就大了起來,所以對于民間用銀錢代替糧食的行為也就默許了。

  農業文明的頂峰,就是有糧食。

  在京城旁邊的通州。

  就是大明最大的官倉之一,也是北方最大的官倉。

  他供給的是整個京師日需用糧,北方戰事的軍糧。

  現在的通州糧倉的存糧可以讓整個北方的百姓們吃一年。

  “百姓之事,無小事,賑災之事,關乎民生社稷,李輔臣,你要對賑災之事宜,事事梳理,絕不能在里面出現任何一個害群之馬。”

  “戶部,吏部也要多多上心,追蹤,在賑災事宜之后,朕會派錦衣衛去災區,若是打探到了官不盡責,吏不盡力的事情,首要追責李輔臣,涉事人員,嚴懲不貸。”

  “是,陛下。”

  朱見深看向了于謙,而后說道:“于太保,災慌之后,免稅收徭役三年,可行。”

  “陛下仁慈,可行。”

  官員們聽完之后,心中都無比的驚訝。

  臨朝的皇帝,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孩子,這般老辣的處理手段,即便是太上皇也沒有啊。

  朱見深說完之后,便不再說話,看向了徐有貞。

  徐有貞低著頭,不敢抬起來。

  我擦,難道徐有貞下了軟蛋。

  不敢發難嗎?

  而李賢也是如此,時不時的回過頭看一下徐有貞。

  你再不說話,我們就退朝下班了。

  朱見深輕咳兩聲,想要提醒一下徐有貞,但徐有貞卻好像沒有聽到一樣,還是低著頭,看著自己的鞋子。

  朱見深心中不由啞然,這去了一趟朝鮮,膽子變小了嗎?

  李賢看向徐有貞,輕聲說道:“徐都御史,朝鮮之事,難道不要在朝堂上說一說。”

  徐有貞聽完李賢的話后,才抬起頭看了一眼李賢,而后他緩緩說道:“李輔臣,那朝鮮之事,都有出使碟記,你不早就看過了。”

  李賢點了點頭:“難道今日朝會,你不愿意說些什么嗎?”

  “我剛剛回到京師,實在不知有什么好說的,李輔臣,你告訴本官,本官應該說些什么?”

  一向沉穩的李賢,臉上也有些慌亂。

  怎么回事,徐有貞變了。

  但怎么可能。

  說難聽點,狗永遠改不了吃粑粑,說好一點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徐有貞怎么可能去一趟朝鮮就變了呢。

  短暫的慌亂后,李賢的臉色立即恢復如常,笑了笑:”無他,只是感覺朝堂上沒了徐都御史的聲音,多少是有一些不習慣。”

  說完之后,李賢轉過身來,等著張保喊退朝。

  而張保也一直看著朱見深。

  朱見深臉色沉郁,他不授意,張保也不敢喊退朝。

  殿中,平靜了下來。

  很詭異。

  被稱為北京城菜市口二號的太和殿,竟然安靜了下來。

  官員們等待著張保喊退朝。

  張保等著朱見深給自己眼色。

  而朱見深卻等著徐有貞開炮…………

  就這樣在這詭異的循環下,一個御史終于受不了壓力,站了出來。

  “陛下,臣要彈劾,于謙,李賢,商輅,王文等內閣輔臣。”

  這名說話的御史名為柳青,六品綠袍官員,他上來就將內閣輔臣全部彈劾,還在陛下并未親政的時候,很多不知事的官員都覺得這柳青犯了失心瘋。

  想要名垂青史想瘋了。

  有些官員都不動神色的拉起了袖子,這貨待會要頭撞金柱的時候,自己要拉著他。

  不能讓他得到名聲,而壞了陛下的名聲不是。

  朱見深并不認識柳青,只知道與徐有貞關系交好。

  他看了看還在低著頭的徐有貞,知道了,這是徐有貞安排的一出戲。

  而李賢心里面不斷的苦笑,這徐有貞還真的有一套,他不想讓自己牽著他的鼻子走,辦了事情,還要惡心惡心我。

  “你可知道,你彈劾的是朕的老師,是大明的輔國大臣否。”

  “臣知道,但臣不能看到這些國之重臣,聯合在一起蒙蔽陛下。”

  朱見深聽完否,立即站起身來,看了看前排的輔臣,而后緩緩問道:“他們到底是如何蒙蔽朕的。”

  陳瀛與朱壽二人交換了一個眼神。

  陳瀛的眼神仿佛在說,你看吧,我就知道,徐有貞這貨回來了,寧王的事情一定會提出來。

  而朱壽的眼神卻是在說,你他媽真牛逼。

  “寧王藩,欺壓百姓,侵占良田,都察院副都御史,上奏彈劾,卻被內閣輔臣攔下,不能直達天聽,微臣就是要告他們,畏懼藩鎮,不思百姓。”柳青大聲說道。

  實際上官員們有一大半都知道這件事情。

  可在聽完之后,卻是一片嘩然。

  像是剛剛知道一樣。

  “什么寧藩,竟然侵占農田,欺壓百姓,此等喪盡天良之事,本官不知道,本官若是知道的話,一定不會坐視于謙等人蒙蔽陛下,一定要上奏陛下,嚴懲寧王,給百姓一個交代。”

  “就是,就是,他們瞞的我們好苦,幸虧柳御史敢仗義執言,不然本官現在也不知道。”

  “你們在說啥子……什么寧王,打了百姓,占了田地,搶了良家女子,廢藩,廢王。”

  官員們的聲音都不小。

  可更大的聲音出現了。

  “柳御史,你,你說的可是真的。”徐有貞說話了,他額頭上的青筋暴起,眼睛瞪得跟銅鈴一般。

  “徐都御史,本官說的全是真的,你不知道啊,這件事情都鬧了許久了。”

  朱見深看著玉階之下,群情激憤的臣子們,心中產生了問號,你們不是聯合在一起騙朕的嗎,為什么,朕感覺,是自己更于謙等人聯合起來騙你們的呢。

  這些讀書人。果然大拇指。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