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官梯之【基層公務員】 > 第980章 教改各方反應
  長安市的教改像狂風驟雨席卷了整個長安市,各方都在發聲。

  教育業內人士表示:壓縮招生計劃不能“一減了之”。

  身為長安市第六中學校長、長安市人大代表,同時又是長安市西北中學管理的負責人,王少坤一直關注著“教改”的相關政策。西北中學是一所公參民性質的學校,他也表達了把西北中學轉為公辦學校的愿望。

  “國家為啥要求民辦學校轉公辦學校?就是要政府承擔起義務教育的主體責任。實際上,全國各地的教育還不均衡,就拿長安市民辦學校的數量及學生人數來說,僅一個區的民辦學生人數差不多占本區總數的40%,這個比例遠高于15%規定的比例。因此,就現狀而言,政府沒有擔起承擔義務教育主體的責任。從人民群眾來說,也沒有享受到真正的義務教育,民辦學校屬于高收費。”

  老師們表示,教師分流不建議“一刀切”

  公參民轉制,教師分流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原來民辦學校的教師如何解決編制問題?頂尖民辦學校的教師工資普遍高于公辦學校,這部分教師的待遇如何解決?這些都是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剝離義務段辦學,同樣影響重大,一旦實施,大量的義務段教師何去何從?現有公辦學位是否可以滿足入學需求?不具備公辦入讀資格的家庭如何解決入學問題?不解決好這些問題,盲目響應政策,可能造成的影響更大。”

  多位公參民學校的負責人表示,不贊成對民辦教師搞“一刀切”,一方面財力所限,政府不可能將所有的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可能采取部分老師通過考核的方式獲得公辦教師編制,從而獲得身份的真正認同。

  長安市民辦教師人數眾多,僅唐都區就有2000多名民辦教師,這部分人的安置需要政府妥善解決。

  談到民轉公,秦省師范大學奧林匹克學校校長算了一筆賬,民辦學校給一名老師的投入,僅一年工資這一項投入便達十二三萬元,還不算“五險一金”。此外學校還有固定資產、設施設備及水電、安保、保潔、人員培訓等方面的費用及開銷,可以說,投入非常巨大。民辦教師分流,最有可能的是政府實行全員聘任制,這樣既避免了政府財力不足的難題,又賦予學校用人機制的靈活性,打破“大鍋飯”,利于學校的發展。

  一所公參民學校的副校長表示,在教師分流上還需要考慮部分老師為了學校發展奉獻了青春,若單純從年齡上分流不妥,畢竟很多骨干教師都在35歲以上。

  業內人士表示,如此多的民辦學校轉為公辦,需要投入非常大的財力,政府有沒有這個能力是個問題。

  家長們關注的是教學質量:公辦學校或將借勢崛起?

  一些民辦名校的家長擔心學校轉成公辦后,無法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長安一所中學校長同時身兼公參民學校負責人,他指出,民轉公的質量問題主要是人和政策的問題。

  “人的問題就是要妥善處理好我們老師的身份問題,當然,政府有多種渠道,我建議是考核選拔優先考慮為這個學校做出貢獻的老師,讓他們能夠通過這個身份的轉變更加安心,更加自豪地投入到教學當中。不論是公辦還是民辦,最主要是教師的主人翁和責任意識的喚醒。民辦學校的老師得不到公辦教師的這種價值感和歸屬感。”

  唐都區的一所直屬學校的負責人表示,“一些人對公辦學校的認知存在誤區:認為公辦學校受體制所限,優勢不如民辦學校。我覺得,民強公弱是偽命題,擔心民辦轉公辦后不再辦得好是無稽之談。在長安的高中教育里,公辦學校占據絕對優勢,民辦學校轉為公辦后,辦學主要在于校長的理念。

  長安市中鐵中學校長在教工大會上給全體老師講了這個“公參民”轉公辦政策,“這是國家教育推進義務均衡發展的好政策,也是咱們公辦學校發展的機會。民辦學校招生計劃減少后,學生勢必要選擇公辦學校,選擇了公辦,咱們能不能接得住?所以,每個人都要發揮主人翁意識,搞好教學質量,不僅要對校內學生負責,更要為將來的生源負責。’”

  省長辦公室,王鴻濤拿著電話說:“馬部長,大勢所趨,確實沒辦法變通,口子一旦放開,長安的教改就失敗了,這個責任我承擔不起,希望您理解。”

  “鴻濤省長,部里對民辦轉公辦的指導意見是循序漸進,咱們沒必要下這么重的猛藥,總要給他們緩沖的過程,培華中學可以轉公辦,畢竟這是大勢所趨,能不能給他們三年的時間把后續的事情安排好。”

  “馬部長,長安市正在制定具體的工作措施,民轉公涉及到的問題市委、市政府會充分考慮。這樣吧,培華中學我會重點關注,在政府收購的過程中盡可能把他們的損失降到最低,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

  “好吧,那就感謝鴻濤省長了,等你回京的時候咱們坐一坐。”

  掛了電話,馬部長對身邊的培華集團負責人說:“你也聽到了,教改是國家大勢所趨,長安市只是先行一步,不是誰可以阻擋的。跟你說實話吧,長安的教改部里在重點關注,甚至主要領導們都在看長安取得的實效,下一步必然是全國性的教改,民轉公是必經之路,民辦教育的陣痛無可避免,我建議你們集團還是提早謀劃,轉型吧!王鴻濤既然答應了我,想必不會讓你們吃虧,他這個人說一不二,答應的就會做到,有著超強的執行力。所以,長安的教改避無可避,在政策面前,企業是渺小的,如果你去和他硬碰,結果必然是頭破血流,這個人后面很硬的!”

  “部長,我們的損失太大了!培華中學當初耗資幾個億,在秦省各市還有幾個分校,您知道的,創辦這些學校有多么的不容易,即使按照市價收購校舍,隱性的損失也是我們無法承受的,民轉公后,教培行業也不允許開辦,我們無路可走!”

  “馬總,大勢所趨,恕我無能為力,這個人我拿不下!”

  這幾天,王鴻濤接到了無數個電話,無一不是身份顯赫,都是來求情的,目的當然是想讓某些私立學校說情,讓他們繼續開辦,都被王鴻濤拒絕了,但都向他們保證會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軟硬不吃,沒有松一個口子。

  慢品人間煙火色,閑觀萬事歲月長!人活著總要做一些事情,不能因為要得罪人就偃旗息鼓,而且有些人得罪就得罪了,無傷大雅,今時今日,不是什么阿貓阿狗都可以在王鴻濤頭上撒野。

  省委書記陸文華同樣接到了很多權貴的電話,一方面他惱怒長安市教改這么大的事情不給他匯報,另一方面他深知王鴻濤的脾性,決定了的事情撞了南墻都未必回頭,只能婉言謝絕了所有的求情,他沒把握說通王鴻濤,免得自取其辱。

  任何改革、變革都會觸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所以越大力度的改革其推動者必須越少,這樣才有一直改革下去的底氣,若一群人來改革,終究會各方面利益碰撞牽扯,導致改革走樣或者失敗。

  王鴻濤深知這一點,所以在常委會上直接宣布的命令,壓力全由自己扛,改革只能由強人去推動,要有無所畏懼的勇氣,還要有一定的底氣,這些王鴻濤都有,到目前為止壓力還扛得住。

  下午剛上班,三弟鴻海急急忙忙跑到省政府找王鴻濤,進門就問:“哥,長安是不是要‘打’私立學校、‘打’教培?”

  王鴻濤說道:“說的什么話,不是‘打’,是要把不符合要求的私立學校轉為公辦,或者停辦。至于教培,學科類的確實要更為嚴格的限制,沒有資質的全部打掉,有資質和營業執照的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鴻海疑惑的問道:“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那就是所有的假期、周末不能補課,只能周一到周五放學后補課?”

  “你倒是真能鉆政策的空子,原則上是這樣,但是基本沒有生存的土壤,你投資教育了?”

  “是呀,前幾年教育那么火,也入股了一些機構,新東方也有,長安這么一打,那些投資就打水漂了!”

  王鴻濤問道:“大概投資了多少?”

  “前前后后有五六個億吧!”

  “趁早,能撤立馬撤,撤的早賠的少,你這個投資是失敗的,不過金額也不是很大,壯士斷腕吧!”

  “哥,真的完蛋了?有沒有可能到了后面政策又放開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