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三十三章 遼松運河計劃
  第三十三章遼松運河計劃

  何夕說道:“如果國公愿意將這二十萬壯丁留下來,只需三個月。而且這里一切都準備好的。沈陽鐵廠那邊,已經打造了大量的工具。而且為了支援前線,這里儲備了大量的糧食。而今退兵。這些糧食要運回后方,其中耗損也很嚴重的。這一來一去之間,估計就要耗損三成左右。還不如就地以這些軍糧供應大軍修建運河。”

  “我勘探過這里,從東遼河到這里,大概三百多里。但其中有其他天然河道支流可以利用。中間挖掘不到二百里,其中有幾座分水嶺。但都不高,大概在三十丈與六十丈之間,而且都是土山。可以挖穿。當然了,挖穿的話,工程量太大。可以用船閘的方式,令船翻山而過。”

  “三個月,二十萬壯丁。決計是可以的。”

  何夕早就有腹稿了。馮勝一問,就和盤托出。

  其實,遼松運河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計劃。當然了,這個新鮮是指后世。在清朝中期,就有人提出這個計劃。孫-中山先生的全國交通計劃之中,也是有遼沈運河。而國家北水南下計劃之中,更是有遼松運河計劃。

  當然了,發展的后世,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遼松運河計劃了。是連通東北內地的計劃,連通黑龍江,遼河,門圖江,鴨綠江計劃。如果能辦成,東北內地就能通過水路出海了。

  后世計劃之龐大。不是何夕敢想的。

  何夕能想到的,就是勉強將遼河與松花江聯系到一起,而且水道也很狹窄。好在這里分水嶺的地質不算太惡劣。不像更北的地區,就已經有了永久凍土層。更增加了施工難度。

  但是何夕規劃的運河,最窄的地方,大概有三丈多一點,也就是十米。遼河之中大一點的船只都不能通過。但也是無可奈何的。只能先解決有無問題,等手中寬裕了再擴建不遲。

  而這樣的運河,在后世,幾乎沒有什么用處。還不如某些灌溉干渠寬。

  馮勝心中思忖了好一陣子,說道;“我只能說我不反對,而遼東剩余的軍糧,你也可以自己處置。這些俘虜,也在遼東安置。但是其他的事情,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另外,你要做好準備。你既然敢對我,你能三個月做完這一件事情,我也相信你。但是我提醒你一樣,韃子不會坐視不理的。”

  何夕心中一凜,說道;“下官明白。”

  何夕的做法是陽謀。這一條運河一旦修好。其中的好處有多大。誰都能看明白。韃子那邊也不會不知道。

  單單是工程量上來說,這一件事情并不是太難辦的。兩百里,寬三丈余,深兩丈余。土方量雖然不少。但是何夕都已經準備了鋼制工具。還有足夠的糧食。而且挖土也不需要什么技術含量。只是測量上需要一些技術支持。但是這也不是什么難事。

  畢竟,明代歷史上開新河的時候,很多河道。也是幾百里寬,不過幾個月就完成了。請不要小看,古人組織大型工程的能力。

  再加上何夕提前準備。問題不大。即便有一些問題,拖延一兩個月,也是可以的。

  但問題是,工程之外的事情。

  比如如此使用俘虜,俘虜會不會其他心思。比如蒙古人的襲擾等等。

  整體上來說,這一條運河,已經在大明邊軍保護范圍之外了。再加上這些修河的人,都是蒙古人或者投奔蒙古人的漢人。如果里應外合,這工程不能完成不說,還會醞釀一場大禍。

  脫因帖木兒又一次馮勝手下敗陣了。

  但是何夕一點也不看小看這位老將,不說別的。單單說,他在馮勝手下敗了這么多次,但是依舊活蹦亂跳,就可見他的本事。馮勝可一點沒有手下留情。再加上而今強弱對比,他能給大軍弄出一些麻煩,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馮勝說道:“遼東兵馬不足,我給你留下一些人。看管俘虜。當然了,成名將領,你估計也不好指揮,最近發現一員小將,叫平安的。他父親也是當年的老兄弟,而今也長大了。頗有勇力,你留給你了。剩下的,只能看你自己了。好自為之。或者真辦不了,也可以不辦。”

  何夕說道;“多謝國公支持。我定然將這一件事情給辦好。”

  何夕之所以這么著急修建。其實也是這個機會太好了。并不僅僅是俘虜在這里,從遼東支援前線的民夫,也滯留在這一帶。立即能拿過來用。但是等人再散去。重新召集,這個成本就太高了。

  而且這一條連接東北水網的大動脈。早修建好一日,對于大明對東北的經營,就早上一天。

  至于危險。固然是有的。但是韃子畢竟不是當初的韃子。遼東軍也不是當初的遼東軍了。何夕到遼東之后,遼東軍人數上并沒有增加很多,反而減少了一些。但是軍備上卻比之前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葛天工,將太平鐵廠很多東西都復制過來了。已經讓遼東冶鐵技術,一下子成了大明第一流水平。

  雖然而今產出不多。更多生產農具,工具。但是稍稍生產一些軍械,就足夠裝備遼東軍了。

  而且都是開國一路打出來的勁旅。遼東的民風也很彪悍。葉旺雖然在大明將領之中,算得上二流三流人物。但也是一個合格的將領,遼東軍的戰斗力一直維持著不錯。

  換裝之后,即便談不上天下第一流的精銳,但在同等數量之下,一點也不虛元軍。

  而元廷還有多少人馬,不到十萬。而遼東軍也是這個數量級。唯一的區別是遼東軍馬匹沒有元軍的多,元軍能做到一人數匹,甚至更多戰馬。但是遼東的騎兵,頂多一人一騎,即便這樣,遼東騎兵也沒有多少。

  不過,這又不是長時間追逐戰。是固定在遼河與松花江之間的小范圍之內。而且在修完運河之后,就可以撤了。

  這運河讓韃子破壞,他們也沒有那個能力。即便破壞一段。修繕起來也是很容易的。說白了不過,是一條土溝,特別是冬天還不能用。

  只是,何夕并不是沒有隱憂的。

  他的隱憂不是別的。是高麗方面。

  他其實已經收到了,葉沈的一些報告。葉沈發現高麗有異動。不僅僅前線摩擦加劇,特別是高麗對鴨綠江的女真部落打擊加重。而且與他有了數次百人以上的摩擦。似乎在探明鴨綠江東岸。明軍到底有多少兵力。

  而且靖海商會之中,在高麗那邊安排的眼線,也報告了很多消息。比如,高麗南方大面積征調糧草。高麗南方的糧價也因此提高了不少。甚至有人想通過他們買糧食。

  這種種跡象都表明,高麗很有可能西進。

  這讓何夕很是憂心。

  本來嗎?何夕是準備調幾個衛所在鴨綠江沿岸布防的。但是而今聽了馮勝的警告,讓他猶豫起來了。

  聽人勸,吃飽飯。

  何夕不敢忽略這位百戰老將的意見。也不看小看,那位脫因帖木兒。

  所以,何夕想來想去,決定不管高麗那邊的情況。他之所以這樣做,因為在他印象之中,高麗并沒有與大明有過大規模戰爭,當然了,那種邊境摩擦,大抵是有的。

  不過那都是小事。

  更重要的是,鴨綠江兩岸的情況。

  一片莽荒之地,根本沒有多少人丁。而大明對遼東的統治,其實都在遼河沿岸的。即便高麗越過鴨綠江,對遼東也不會有多少損失。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