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四十三章 新靖江的規劃
  第四十三章新靖江的規劃

  何夕說道:“你剛剛說,你問過當地土著?你與當地土著打過交道?”

  詹鼎說道:“打過。這島上的土著,我覺得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生蠻,根本不通漢語。翻譯都不行。而且食人。甚至有傳說,他這些生蠻,為了夸耀勇武,成年的漢子,必須去割一顆人頭回來。簡直是禽獸。”

  “這些人,見了就必殺,不必留手。”

  “另一類就是熟蠻,其實我在這些熟蠻部落之中,看到了很多漢人的身影。洪武初年遷民,也不知道是誰是錯?”

  何夕了然,詹鼎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何夕還是聽出來他的暗示了。

  他暗示,洪武初年想將百姓遷回大陸,但是有一些人不愿意回去,反而奔入山中,與這些熟蠻混在一起,成為熟蠻部落之中的一員。說起來,這大概也算是苛政猛于虎的例證。

  為了逃避朝廷苛政。有些人寧可不做漢人了。逃入山中做野人。

  當然了,或許還有其他可能,這些熟蠻劫掠漢人。

  不管是什么原因,對于歷史問題,宜粗不宜細。很多事情要向前看。

  最少這個結果是好。這些熟蠻是可以交流的。不管是說漢語,還是通過翻譯。這就是現成的人手啊。

  何夕很感興趣地說道:“島上,有多少土著?”

  詹鼎說道:“這里不好說,從來沒有人統計過。但是我估計,有十萬就不錯了。我說的是全島上。”

  這個時代大部分臺灣土著還是處于原始社會,甚至沒有農業可言。都是采集,狩獵獲得食物。所以人口密度很低的。

  不過,詹鼎還是以偏概全了。隨著漢人在島上生活,島上土著其實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從原始社會,一步步走向農耕社會,甚至到了明朝后期,島上就有了數十萬人口的大肚王國。

  從社會結構上來看,已經走在封建王朝的門檻上了。只是他們永遠沒有機會再進一步了。

  這一段時間,島上的人口,其實在緩慢而持續地增長。絕非僅僅只有十萬。

  何夕有些失望。他本來想大量用土著人口補充勞動力缺口的。就好像三國時期吳國,數次征討山越,將山越安置在山下,補充吳國的人口。但是僅僅十萬人。有些太少了。

  心中暗道:“看來我要想辦法了。指望糧食產出,靖江藩想要發展起來,恐怕要十年計,這個時間太長了。”

  何夕之所以,對靖江藩這么上心,一方面是因為靖江藩是何夕海外封國計劃的開端。

  這一件能不能做好,代表之后的事情,能不能順利地推進。

  另外一方面,就是做好海外交易中心。靖江藩也應該有最基本的功能,比如讓水手消費的地方。最少能供應糧食吧。

  所以,何夕絞盡腦汁地想靖江藩的發展計劃。

  ------

  “靖江藩想要迅速發展起來。屯田耕種固然是根本。但是最主要的是做好眼前這幾件事情。”何夕說道:“首先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樹自然是吃樹了。對我說的是伐木。我了解大陸的行情,我看這里一般成材大木,在江南,最少一根七兩。如果更大,更粗的。更值錢,最大的樹木。在江南百兩也是有可能賣到的。”

  樹木每大一分就貴一些。而且這個價格遞增,并不是逐步提升。到了一定規格。差一點,就差好幾兩。

  這也與樹木用途有關系。

  在何夕看來,大明,不,中國古代社會,與其說是鐵器社會,不如說是木器社會。

  這種大木,最大作用是修建房屋。房梁。這就要求,房梁的規格大一些,這房子也就大一圈。就是皇帝蓋房子也需要大木頭。皇帝宮中那一幾棵金絲楠木柱子,可是價值連城。甚至根本無法用錢來衡量。永樂年間修建北-京,為了這金絲楠木。硬生生在貴州群山之中修出了幾條路。就是為了運木頭。

  其次,修建船只。

  其實在古代的思維之中,船就是一所浮在海上的房子。用大木的情況更多。

  而東南地區的大木,幾乎被開采殆盡了。剩下大部分都是深山老林之中,成本已經高得不再高了。面對這樣的價格。臺灣這幾乎保護要錢的木頭,有最大的競爭優勢。

  雖然說,這里的木頭幾乎不要錢。但是從這里運輸到福建,浙江,或者江南卻是要錢的。還是有一些成本的。總之有一些賺。

  “如果可以的話。”何夕接著說道:“其實,可以在這里直接建造船塢。修建船只。直接賣船,比賣木頭更賺錢。”

  也是因為何夕一直想著船的事情,在這一件事情才能迅速地反應過來,畢竟一般人誰注意木頭是什么價格。

  說實話,靖江王這一段時間快瘋了。

  因為這里的情況,不是一般的糟糕。

  雖然說靖江王不受朱元璋待見,一度到鳳陽頓大牢。但是王爺就是王爺,不管是什么時候,他的待遇都沒有減少多少。錦衣玉食是少不了的。而在這里,根本無法維持他的奢靡生活。

  很多事情都有他親力親為。

  這讓他非常惱火。覺得自己被何夕給忽悠了。

  其實,這些小苦楚他還是能忍受,他決計不能忍受的事情,就是看不見的未來。在這里,何夕當初給他畫的大餅,他統統不相信,如此一個蠻荒世界,想要開發出來,非要幾代人不可。

  他朱守謙這一輩子,就是為子孫后代打拼的?

  他可沒有那么高尚。

  好在何夕這一番話,總算是讓他理智一點。

  他萬萬沒有想到,而今隨處可見大木。都能成為財源。一百兩,甚至幾百兩大木就不用想了。這樣大樹都是很難砍伐的。但是那種七兩一根的木頭,在這里幾乎是隨處可見。

  足夠折騰了。

  而且,這也是廢物利用。不用說別的。單單是開墾耕地。砍樹也是必須的。可以說是惠而不費。

  更感興趣的是陸仲亨。

  這位陸侯爺饒有興趣地問道:“還有其他生意嗎?”

  何夕說道:“還有這個。”何夕說話之間,將一面鹿肉,用筷子夾起來說道。

  陸仲亨說道:“不錯,鹿肉在中原可不便宜。”

  鹿肉一直是美味佳肴。在春秋時期,貴族們一般都吃鹿肉。甚至有個秦失其鹿之類的典故。為什么不說,秦失其豬,失其兔。偏偏是鹿,就因為鹿代表美味,以及其他很多東西。

  只是,鹿因為太好吃了。成為被吃滅種的生物之一。在中原地區很早就沒有野生的鹿了。故而鹿肉在中原地區,是很貴的。

  何夕說道:“鹿肉固然好。但是真正大頭是鹿皮。據我所知,島上有大量的鹿群,這就是另外一個財源。”

  鹿肉好吃不好吃是另外的問題。最重要的原因,鹿肉不好儲存。更不要說長期存儲。于是,何夕更看重的是鹿皮貿易。

  這也算是何夕揀了荷蘭人便宜。荷蘭人在臺灣的時候,最重要的貿易,就是鹿皮貿易。鹿皮用途很多,別的不說,武俠小說之中暗器高手,用的淬毒暗器時候戴的手套,用的工具,一般都是用鹿皮的。可以用來防毒的。

  鹿皮因為他固有的特性,是很受歡迎的。而且鹿皮數量很多,最少荷蘭人的鹿皮貿易,進行了好幾十年,還沒有將臺灣上的鹿給弄干凈。

  陸仲亨心中驚嘆,更是覺得自己跟著何夕混是正確的。何夕既有皇帝的圣寵,也有賺錢的手段。這海外荒島都能攥出油水來,這是有真本事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