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十八章 何夕的應對
  第十八章何夕的應對

  對于這個局面,何夕是有所預料的。

  只是他也沒有想到,宋訥會做得這么絕。

  何夕問道:“宋大人,您這樣做?不怕我報復嗎?”

  宋訥說道:“我為朝廷大臣,在此一日,就守大節。決計不能讓你這種人在國子監散布異端邪說的。你要么早早離開國子監,尋你的榮華富貴去。你在國子監之中,就只能忙這些事情。”

  何夕說道:“明白。我也是朝廷大臣。陛下十幾年開國,方才有如此局面。不能容忍讓你這腐儒,耽擱朝廷大事。”

  宋訥說道:“胡說八道。”

  “好了。”何夕說道:“宋大人,不用說了。很早我就知道,咱們兩人是說不到一起的。既然大人出招,也請看看下官的奏疏的。”

  何夕畢恭畢敬從身邊掏出一本奏疏,遞給了宋訥。

  宋訥接過一看。卻是《請重修元史疏》。

  這正是何夕的反擊。

  《元史》就是何夕找到的突破口。

  何夕在奏疏之中,首先指出元史之中的謬誤。

  元史作為二十四史之中修得最不好的史書。里面問題之多,幾乎不可勝數。

  當然了,元史有天然缺陷,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元史修得時間太短了。不足一年。是政治產物。在元朝滅亡之后,朱元璋急于建立正統。而《元史》修訂,就是建立正統的標志之一,雖然主持修《元史》的宋濂是大儒。但是這樣急促的修建,自然出現很多問題。

  什么為一個人寫了兩個傳記?

  各種生僻的譯名,還有傳記與傳記之間的矛盾等等。大問題,小問題。可謂不勝枚舉。

  不過,這僅僅是一個引子而已。

  畢竟《元史》是什么樣子,不僅僅何夕知道,大明朝上下也是知道的。

  何夕從這個問題上引出來,盛世修史。而元史的質量不好,反而影響到了皇帝圣明的名聲。然后以史學大家的身份提出了包括重修元史在內的一系列史學著作。

  包括各種專門史。比如財政史,軍事史,等等。

  但是這種修訂規模宏大。需要人手很多。為了不重蹈覆轍,重現元史的局面。他建議建立史局。專門負責這些事情。而為了培養專門史學人才,在國子監之中另設一堂,分出一些監生,專門學習史學。

  何夕這一篇文章,寫得堂堂正正,一氣呵成。

  宋訥一時間也找不到反駁的點。

  因為元史修得實在太爛了。他也看過。何夕說得有些道理。但是宋訥即便政治目光再差勁,也能看得出來,何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于單獨教育的史堂。

  只要何夕掌握了單獨的教學權,他到底教些什么。就不好說了。

  何夕的學問,本來就離經叛道了。再讓他是這樣做,對理學是相當不利的。

  “不行。”宋訥說道:“這一件事我不同意。”

  何夕說道:“宋大人,您似乎忘記了一件事情,在下,國子監司業,也是朝廷命官,是有單獨的上奏權的。您作為我的上官,在下上奏之前,讓你您過目,這是對您的尊重。但是并不代表,您能攔得住。”

  “給你的是副本,正本已經送往通政司了。”

  “對了,您的安排,我個人是尊重的。但是家中有事,請假一旬。十日之后,我定然來履職。到時候國子監的庶務,我一定給您處理得妥妥當當。”

  “如果大人沒有事,我就先走一步了。”

  宋訥臉色鐵青。一句話說不出來。

  何夕說的每一句話,都戳中了他。

  上奏,他攔不住。在他看來,簡直就是在示威。至于請十天假,回來服從安排。這更是子啊陰陽怪氣。因為根據宋訥的推斷,這一件事情,十日之內,就要鬧開了。

  不管結果如何,何夕都不太可能服從他的安排。

  何夕見宋訥不說話,就退后行禮。轉身就走了。

  何夕出了宋訥的值房,看著碧藍色的天空。長出一口氣。心中無限感慨。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何夕大概明白了朱元璋的想法。而今他與宋訥之間的斗法,才是大臣之間爭斗樣子。

  寵臣的威脅之所以強大。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皇帝在想什么,可以投其所好。

  其實何夕也具備這樣的實力。

  他知道朱元璋心中是怎么想?單單這一點,就超過了很多人。他就不信朱元璋對這個合理建議有拒絕的想法。

  這也是他作為大明臣子第一封奏疏。

  ------

  夜里,燭光搖曳。

  朱元璋微微愣神。他想起自己已經去常州的女兒,一時間有些擔憂。不知道是擔憂安慶公主,還是擔憂馬皇后的病。嘆息一聲,繼續批閱奏疏。隨即他一愣,從奏疏目錄之中發現了何夕的奏疏。

  朱元璋一聲招呼,徐正立即從所有奏疏之中,將何夕的奏疏翻了出來。

  朱元璋細細看完之后,隨即輕輕一笑,說道:“孺子可教也。徐正。”

  徐正立即說道:“奴婢在。”

  朱元璋說道:“將這封奏疏,傳抄禮部,翰林院。下令相關大臣會議,給朕報一個結果。”

  徐正說道:“是。”

  朱元璋說道:“還有,今后何夕的奏疏放在最上面。”

  人都好為人師,朱元璋也不例外。甚至淮西勛貴之中,有很多將領都是朱元璋調教出來的。作為老師,最喜歡那種一點就透的學生。而何夕就是。大明朝廷運作規則,大明文臣斗爭的那些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事情,何夕一點點明白。

  朱元璋心中暗道:“或許過一段時間,何夕就不用怎么教了。只是何夕這孩子心善,有些鬼蜮伎倆。卻不是他所能有的。俺應該給他找一個謀士。”想到這里,朱元璋內心之中已經有了人選。

  朱元璋已經有了預感。那就是何夕獨當一面的速度,要比他想要得快。

  或許他很快,就能讓何夕負責更重要的事務了。

  ------

  月色灑在地面上,方孝孺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

  方孝孺很是清廉。

  他所在的宅子,不過是一個數間房帶院子的小宅子。而且是官屋。也是因為他在秘書監工作。否則這樣的官屋,他也是租不到的。

  方孝孺是很少有時間在家里的。作為秘書監的副手,他的生活作息,要無限地與朱元璋靠攏。至于朱元璋什么作息,就不用多說了。也只有日落之后,才能回家。與妻子兒女們見上一面。

  只是方孝孺雖然忙碌,官小而權重。比起歷史上,山中隱居的生活,專心學問的生活。也不知道那一個更好。

  只是方孝孺回到家中也不安穩。他看見一個人在這里等候多時了。

  不是別人。正是劉三吾。

  方孝孺也知道劉三吾是為了什么而來,他與妻子說了兩句,讓妻子與孩子都在房間里面。他與劉三吾坐在院子里面。相對而坐。

  方孝孺說道:“劉大人,方某身為天子近臣,嫌疑之地。劉大人本不該來。”

  劉三吾說道:“我知道。但是方先生乃是宋老夫子衣缽傳人,宋老夫子生前,目方先生為儒門宗師之選。而今危及儒門之事。我不得不登門。自然是有些不妥。但是這一件事情,我不登門,先生就能不問嗎?”

  方孝孺在儒學上很有天分。宋濂從不在學問上限制方孝孺,雖然他年紀尚輕,學問不俗。更不要說有宋門一系的師兄弟。地位不低。所以遇見大事,劉三吾也不能不來問方孝孺的意見。請求方孝孺的支持。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