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八十六章 挽之
  第八十六章挽之

  朱元璋說道:“教育體系,這個問題,你細細說說。”

  何夕說道:“我上學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也就是小學畢業之中,考試進入初中,初中畢業考試進入高中,高中畢業考大學。在我們哪里叫做高考,乃是國家重典。試卷才從來是軍隊押運。在高考上動手腳的人。最高判處死刑。”

  “一般來說,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基礎教育,進入大學之后,才算是高等教育。”

  說起這個來,何夕太有經驗了,簡直是滔滔不絕。

  朱元璋聽了,眉頭緊皺。只覺得自己的有些牙疼。心中暗道:“什么現代化,什么都好,就是太費錢了。哪來這么多錢啊?”

  教育是比軍事更費錢的存在。

  朱元璋都不敢聽了。他一方面向往這種遍地普及的教育,另外也知道,這種教育需要花多少錢,就是將大明朝廷賣了,也弄不到這么多錢。

  如何敢聽?

  朱元璋說道:“朕知道,今日,朝臣都勸朕恢復科舉。你覺得怎么樣?”

  何夕沉吟片刻說道:“科舉,乃國家大典,是朝廷取士的根基。應該慎重以待。只是臣以為科舉已經落后于時代了。因科舉取的是官,而未來的大明應該是官吏一體。不過,科舉可廢,考試不可廢。”

  朱元璋說道:“愿聞其詳?”

  何夕說道:“其實我們那個時代,朝廷取士也是有考試的。不過叫公務員考試,每年也是千軍萬馬闖獨木橋。大抵是這個部門上報朝廷,每部門缺少多少人。然后朝廷核準之后,發布出去。然后讓人報考。一般來說,都是要求身世清白,有大學文憑。然后聚在一起考試。”

  “擇優錄取。”

  “當然也有情弊,比如內定,比如有蘿卜崗,就是提出種種限制條件,只有一個人符合那一種。但是大體上還是公平的。”

  “在選取人員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總體上來說,沒有比考試更公平的辦法了。主要問題是考什么,怎么考,而考試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朱元璋沉吟片刻,心中也不得不承認何夕說得對,比起舉薦,征召。還是考試最公平。之前人才稀少,科舉出來的也不過是歪瓜裂棗。而今天下太平十幾年了,很多地方也恢復過來了。而舉薦與征召的問題,也有不少。

  以考試為主的選拔人才制度,才是惶惶正道。

  科舉是可以恢復的。具體要怎么改。

  于是,朱元璋一邊沉思,一邊說道:“如此說來,這大學文憑很重要了。”

  何夕說道:“那是自然了。沒有這個在社會上寸步難行了。”

  朱元璋沉吟片刻,暗道:“如此說來,后世最重要的考試是高考與公務員考試了。”

  一慢慢參詳,想想如何借鑒。

  他心思一動,心中有主意了。不過,這事情與現在何夕沒有什么關系。

  這一番談話下來,朱元璋對何夕的各種想法,與水平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最大的眼高手低的問題依然存在。這是必然,一方面何夕來之前,也沒有多少經驗,更不要說,何夕才來到明朝多少天了。對大明朝只能了解一部分。不明白情況,空有理論,可不是眼高手低嗎?

  何夕的想法,有很多是真知灼見,解決的辦法,也大有道理。但是道理是道理,現實是現實。

  朱元璋不會將大明江山,讓何夕隨意涂抹的。這太不負責任了。

  但是何夕本身,也是不可代替的。這一點,朱元璋早就知道,否則他也不會對何夕如此優待。

  所以何夕需要錘煉。而且這種錘煉需要力道。

  朱元璋說道:“何夕,你在宮中時間不斷了。等過了年,你與安慶成婚之后,住在宮中已經不合適了。秘書郎這個職位,對你來說,也沒有什么用了。你成婚后,想去哪里?”

  何夕心中一動,對此他也是早有預料的。

  因為沒有在宮中待著就能成姜子牙,張子房的。

  而且此刻的何夕充滿想要做一番事業的想法。

  更不要說,在宮中,在朱元璋眼皮底下,一點自由都沒有。何夕自然想出宮。

  只是出宮之后做什么。何夕就不知道了。而且他知道,這一件事情由不得他做主。

  何夕說道:“陛下需要臣去什么的地方,臣就去什么地方。”

  朱元璋有兩個選擇。第一,將何夕扔到北疆大軍之中,跟著徐達當參軍,畢竟打仗是最鍛煉人的。而且北伐一戰,朱元璋籌備十年有余,是很有把握的一戰,最大的失利,不過是蒙古人先得到消息,遷到了漠北。大軍撲空而已。

  應該沒有什么危險。

  第二個選擇就是國子監。

  宋濂之死,不管朱元璋如何應對,都表明一件事情。關于科舉的事情,一定要拿主意了。更不要說,從何夕哪里知道,即便是后世也有類似科舉的考試。

  朱元璋對科舉本身不排斥。心思自然轉到了怎么考。考什么上面。

  而國子監作為大明最高學府。科舉恢復這一件事情是繞不開國子監的。而且國子監的斗爭相對單純。宋訥等人,古板嚴肅方正,也不是暗中下套的人。

  是可以讓何夕鍛煉一下的。

  更不要說,何夕所說的整理國故這一件事情,實在太中朱元璋的心思了。而這些事情,國子監都是可以做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北伐培養的是何夕軍事能力,而國子監培養的學術方面的。而朱元璋需要何夕更有那方面的才華,也是不言而喻的。

  此刻大明,說猛將如云,一點也不過分。多何夕一個不多。但是何夕從后世的見識才是朱元璋最重要的。

  朱元璋說道:“等,你與安慶成婚之后,你就去國子監吧。”

  何夕說道:“謝陛下。”

  朱元璋說道:“你與安慶新婚燕爾,俺怎么也不會讓你出京的。對了。你還沒有字?”

  何夕聞弦音而知雅意,說道:“臣請陛下賜字。”

  朱元璋沉吟片刻,說道:“何夕,你這個名字,暮氣太重,不應該是少年人所有。天下有事,正是好男兒大有作為之時,日落西山,我輩挽之。”

  “就字挽之吧。”

  “不要辜負朕的期待。”

  何夕聽了,心中既是振奮,同樣也壓力滿滿。

  挽之,挽住太陽。這樣的字不顯太大了一些。但是朱元璋所賜,他是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的。

  何夕說道;“臣謝恩。”

  朱元璋輕輕一笑,說道:“君臣之間的事情說完了。那么咱們說說,翁婿之間的事情吧。你與安慶婚期,我意越早越好。畢竟徐達他們都在,還能請他們喝杯水酒,就定在上元吧。”

  “也算是雙喜臨門。”

  何夕能說什么?他明白,朱元璋是在給他鋪路。徐達是軍方第一人。與徐達搞好關系,對何夕拉說百利而五一害。如果尋常公主成親,估計朱元璋也想不到這里去。

  何夕說道:“多些陛下。”

  朱元璋說道:“還改口,叫父皇。”

  何夕說道:“多謝父皇。”

  不知道朱元璋是不是有意為之,這“父皇”兩個字,讓何夕更放松一些。

  朱元璋說道:“你家中無人,這也罷了。不過而今快成親了。很多事情也不能都讓別人操辦。這幾日,你就不要在宮中了,去宮外忙婚事吧。”

  “你的府邸,你也去看看,可以給工部提意見。如果不滿意,而今雖然不能修整了。但是將來也能修整。”

  何夕在岳父面前,只能諾諾。

  朱元璋見狀,說道:“沒事就去忙吧,對了,將你今日的想法,寫個折子親自送過來。知道嗎?”

  何夕說的很多事情,在朱元璋看來,是不切實際。但是并不否定其中很多真知灼見。朱元璋有些地方還是不大明白的。他需要細細揣摩。

  何夕說道:“兒臣已經準備好了。這是底本。或許有剛剛說的有些出入。還請父皇見諒。”

  何夕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他雙手遞上。

  朱元璋接過一看,覺得很有意思,這里面很多與何夕剛剛講的一樣,但很多地方都有出入。有些詳細一點,有些疏略一些。對照剛剛講的看,很有意思。

  朱元璋看了一陣,發現何夕沒有走。問道:“你有什么事情嗎?”

  何夕左右看看,說道:“父皇,臣想與安慶坦白身份。畢竟夫妻一場,要一生一世。互相欺瞞,不大好。而且,恐怕也瞞不住的。”

  何夕說完這話,內心之中也是很忐忑的。

  何夕之所以說這個,固然是因為被安慶公主感動。另外也有之前的現實原因,很多事情是很難瞞得過枕邊人的。同時也是對朱元璋的靠攏與試探。

  看看朱元璋對這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意思。

  對于身份保密。何夕已經看開了。

  闖入政治之中。從來沒有絕對的安全。只有自己掌握力量自己才安全,與自己是不是穿越者無關。他已經做好自己身份暴露的準備。

  前提是這種暴露能給他帶來利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