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二十八章 問題核心
  第二十八章問題核心

  葛工頭無奈的說道:“大人,先要得鋼,不管是百煉成鋼,還是灌鋼法都不是一步到位的。比將生鐵捶打成甲片要繁瑣得多。先將生鐵制成鋼,然后再用水錘擊打,所需要的工時都要多于直接打造甲片。”

  “百煉成鋼,就是反復捶打,以至于百煉。其中工藝繁瑣,自然不用說了。而今也就是造名刀寶劍時,才用這種辦法,更多的是用灌鋼法,以熟鐵與生鐵相合,錘而得之。雖然不用百煉,但依舊是很是繁瑣。”

  何夕聽了,揉了揉太陽穴。

  這是他之前沒有想到。

  一個很表面的問題,越挖問題越大,變成了一個最根本最基礎的問題。問題是煉鋼這門技術,何夕也不是太清楚的。如果大批次煉出鋼鐵?

  何夕也不知道。

  他沉默了一會兒,說道:“現在休會。大家商議一下,有什么辦法能夠快速大量地煉出鋼鐵。如果真有這樣的辦法,我會上奏朝廷,重重有賞。”他本來還想說,不吝封侯之賞。

  在他看來,如果誰能解決這個最關鍵的問題,封侯之賞都是少的。

  只是他畢竟不是朱元璋,不敢做出這樣的許諾。

  隨即,何夕下去之后,在旁邊的廂房之中,屏退左右。翻出手機,將上面關于煉鋼的內容翻找出來,看了又看。但是這也就是不到一頁而已。

  這是他從各種資料之中拼湊出來的。

  鐵的基本屬性,鋼與鐵的區別。煉鋼的前置條件等等。

  但是何夕翻來覆去地看,也摸不到頭緒,比如里面提出一種煉鋼方法,往里面吹氧氣。拜托,這是大明朝,哪里有氧氣。再比如,有什么電渣重鑄法。電在什么地方?總之不能指望那一個太陽能充電器?

  何夕心中想來想去,還是要群策群力。依靠這些工匠的經驗與技能。他能做的僅僅是提一點概念而已。

  “真不知道架空小說之中大煉鋼鐵是怎么做出來的。”何夕心中暗道。

  -------

  何夕整理好思緒,再次來到大堂前。在后堂他就聽到了激烈的討論之聲。他還聽了一會兒,只是各種他聽不懂的術語,讓他不得不放棄了。

  他咳嗽了兩聲,從后堂轉了出來。

  這些工匠立即下跪行禮,說道:“拜見大人。”

  何夕說道:“無須多禮,落座。”一邊說一邊在正位落座,說道:“你們想到了什么這辦法沒有。”

  這些工匠目光就將目光投射向葛工頭。

  何夕說道:“葛老,你來說吧。”

  “是。”葛工頭說道:“大人,我們討論出來,可以在灌鋼法上加以改進,將熟鐵與生鐵裹在一起,送入火爐之中煅燒。生鐵先融成鐵水。與熟鐵混合在一起,進行鍛打,會比灌鋼法好一些。”

  何夕并不知道,葛工頭所說的這個辦法,就是明中后的蘇鋼的雛形。

  蘇鋼的生產基地在蕪湖。而大量鐵匠都是從南京來的。因為在明初,朱元璋聚集了天下能工巧匠在南京。隨著大明遷都等事情,南京重要性逐漸下降,這些能工巧匠一部分到了北-京。自然也有一些流入民間。

  而蕪湖這些鐵匠,大多從南京而來,恐怕不是巧合。

  不過,何夕知道了也不在意,說道:“這個辦法一次性能出多少鋼?”

  葛工頭沉吟片刻說道:“一次,大概能出幾十斤吧。”

  何夕說道:“需要鍛打嗎?”

  葛工頭說道:“還是需要的。”

  何夕說道:“如果將庫存的生鐵用這個辦法全部鍛煉成鋼,需要多長時間。”

  葛工頭不說話了。

  一萬五千噸,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先要完成,三個月是決計不可能的。所以沒有說下去的必要了。

  何夕也明白這種沉默的意思,他沉吟片刻說道:“我講一些東西,這些是我從古書上看到的。關于鐵與鋼的。你們知道什么是鐵,什么是鋼嗎?”

  這些工匠一點面子都不給,根本不給何導師一點反應。

  何夕只能繼續講道:“純鐵,其實比較軟的。我們一般見到的鐵,是鐵與炭的合金。鐵之中含炭比例,決定了他的性能。含炭多的是鐵,含炭少的是鋼的。而含炭越高,熔點越低。這也就是為什么鐵的熔點在一千五百度,而我們一般爐溫在一千三百度左右。就能冶煉鐵。但是想要煉鋼,必須更高的溫度。”

  “至于溫度這個概念,就是水從冰到沸騰,算一百度。”

  說到這里。

  下面工匠們更是一頭霧水。

  什么溫度,什么鐵與炭的合金等等問題,他們似懂非懂。還要感謝漢語的博大精深。雖然這些工匠望文生義,未必能準確地理解這些詞匯的。有些偏差,但并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比如炭,他們理解的不是,元素炭,他們沒有這個概念,而是形象化的木炭。

  溫度更是不能理解了。因為一千五百度,難道鐵的熔點是水熔點的十五倍?

  何夕深吸一口氣,也不求他們理解了。說道:“我們現在要三個月之內打造出足夠的鎧甲。不能按照老辦法來。所以只能想辦法大量煉鋼。直接用水錘加工。這是最省工的辦法。”

  “而大規模煉鋼,不能用小爐,必須有高爐。”

  何夕說道:“至于高爐,有誰了解嗎?”

  何夕其實匆匆畫了一個草圖,是他理解的高爐。但是這草圖,最多算概念圖。具體該怎么造,他是一竅不通。

  葛工頭看了周圍工匠一眼,發現他們都看著自己。無奈,只能自己站出來了。畢竟上官問話,他們不敢欺瞞。但是大部分工匠膽小怕事。葛工頭與何夕接觸比較多。

  這事情就落在他身上了。

  葛工頭說道:“大人,祖上在前宋做工匠,了解過高爐。而今煉鐵也有用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大人你所說的高爐。”

  何夕聽了大喜過望,說道:“請葛老上前,為我畫一幅高爐的圖。”

  “這是大人的位置,小人如何敢沾染。”葛工頭說道。

  何夕上前,一把抓住葛老的手。葛老的手很是堅硬,上面有很多老繭,棱角分明。何夕將葛老拉上來,說道:“葛老何須客氣。在我這里無須講虛禮。”

  葛老被何夕強行按在何夕的位置上。何夕為葛老找來筆墨紙硯,并為葛老研墨。

  在古代這一段時間,何夕的毛筆字大有長進。從看不清楚的墨豬,從大概能判斷是什么字的墨團。不過,倒是學會研墨了。

  此刻的何夕一心想知道古代的高爐是什么樣子的。故而,沒有在乎為葛老研墨有什么不對的。

  但是這些工匠都看呆。

  何夕這樣的少年貴人,一般情況下,掉一根頭發,都能要他們償命。看上誰老婆了。必須全家出動,拱手送上。至于親手為他們這些工匠研墨,根本就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之前,何夕說自己的尊重工匠。這些工匠是不相信的。

  而今將信將疑了。

  葛工頭看著何夕,微微愣神。葛工頭心中暗道:“雖然何大人未必是真心的。但是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我這一條命賣給大人又何妨?更何況何大人未必沒有千金市馬骨之心。或許這就是我家的機會。”

  葛工頭也不客氣。拈了毛筆,開始畫圖。

  何夕看了,不由慚愧。

  葛工頭的畫圖畫得很不好。談不上什么技法。也談不上三視圖。僅僅是簡單的線條勾勒。但卻是何夕萬萬做不出來的。

  片刻之后,葛工頭將圖畫好了。

  卻是一個好像瓶子一般的高爐,肚子大,上端小,上面是進料口,下面有出料口。還有長長的風道。

  何夕心中好像想起什么,說道:“這里有沒有預加熱?”

  葛工頭琢磨了一下“預加熱”這三個字,說道:“這風道是點火的。大概是大人所言的預加熱。”

  何夕說道:“那用什么鼓風機?”

  葛工頭說道:“多用水排,或者用畜力驅動。”

  何夕說道:“畫出來看看。”

  葛工頭隨即將所謂的水排畫了出來,所謂的水排就是水力鼓風機。其實何夕并不知道,這水排是漢代南陽太守杜詩發明的。在此之后,一直有改進。但是不出杜太守的框架。

  何夕看著高爐,看著鼓風機,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葛工頭見狀,隨即將高爐運作的事項說清楚。怎么投料,要加什么助溶劑,等等。

  更讓何夕挑不出毛病。

  無他,老祖宗留下的根底太厚了。

  好像什么技術問題都解決了。

  明代所謂的高爐,要比自己畫得精準太多了。他僅僅知道空氣預加熱,可以減少爐內溫度損失。但不知道怎么做,但是高爐風道已經設計好了。專門點火加熱。

  至于鼓風機,是一個大風箱,水力驅動。似乎也不錯。最少符合要求。

  至于助溶劑,什么石灰石,螢石,這工匠也都知道。

  似乎是的有了。為什么不能直接出鋼?這問題是出在什么地方?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