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三章君問歸期
  第三章君問歸期

  朱元璋說道:“金銀足夠鑄幣嗎?”

  何夕沉吟片刻,說道;“這個不好說。鑄幣的問題,不在于金銀,而在于寶鈔數量了。臣以為還是多準備一些吧。”

  朱元璋嘆息一聲。

  不知道在想什么?

  何夕覺得,他大概是后悔當年發行寶鈔數量太多了。

  即便有小十年沒有發現寶鈔了。寶鈔的價格依舊保持六十多。一貫寶鈔,僅僅能幾十文錢。寶鈔已經成為貨幣改革的重大問題了。倒不是說,一定要將寶鈔恢復原來的價值。而是不解決寶鈔的問題,推出新鈔票,或者金銀幣,都有問題。

  不用鈔票,自然是不行的。

  因為不管寶鈔出了多少問題,但是鈔票這個方向,本身是沒有錯誤的。否則后世不會都用寶鈔。

  但是如果用鈔票,新鈔代替舊鈔。在何夕這里,就是用銀票代替寶鈔。遼東銀票就是試運行版本。如何讓銀票體系接納寶鈔體系,這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

  是一個問題。更大的問題是朱元璋。

  朱元璋不在乎官員,但是在乎百姓,當他意識到,寶鈔本身就是對百姓一場剝削之后,其實有意想將寶鈔的價格恢復到原來,最少不能這么低。

  只是,這里面需要大量的金銀。

  甚至何夕都不知道有多少。

  朱元璋沉思片刻,微微搖頭,沒有再說什么,而是指著剛剛送過來官于西番之亂事情,說道:“這東西我看過了,你令有論功行賞就行了。”

  何夕說道:“那瀛國公?”

  朱元璋說道:“讓他留守西寧便是。”

  西寧哪邊那里需要一個國公留守。

  西寧北邊是山,其他方向都是荒原,唯有東邊有一個出入口。也沒有什么敵人。明顯是發配藍玉。

  何夕想了想說道:“陛下,臣以為應當給瀛國公一個差事。”

  朱元璋說道:“什么差事?”

  何夕說道:“招撫烏斯藏。如此也算是給瀛國公一個立功的機會。”

  朱元璋看了一眼何夕,對何夕的心思很清楚。何夕并不是為藍玉求情。而是覺得,朱元璋做的太赤裸裸了。將藍玉閑置于西寧,近乎流放。但是加上這一條就不一樣了。

  烏斯藏,就是西藏。

  西寧距離西藏的腹地自然是有些遠的。但是從西寧一路到拉薩卻是一條大道。

  也是西藏與中原聯系重要道路之一。

  給藍玉這一個任務,并不是給藍玉的。而是給天下人看的。也是給太子看的。雖然是裝點門面,沒有本質的區別。好歹讓外人知道。朝廷不會無罪責罰功臣。藍玉到西寧是有任務的。而不是流放。

  朱元璋說道:“好。”

  西藏或者在后世很重要,但是朱元璋根本不放在眼里,畢竟太偏遠了,也太荒涼了。不過,既然后世地圖上有,朱元璋也不介意廢物利用一下。

  朱元璋隨即進入一下問題,說道:“我看你的三步走計劃,第一步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吧。”

  何夕說道:“有陛下的支持,才會這么順利。”

  雖然說,官場上很少有人敢真的暢所欲言。但是民間卻又有不少人,真的有很多意見。是真知灼見。引人深思。

  在報紙上的論戰,有不少。不過都在何夕的操縱之下。

  整體來說,何夕的大明律本身也有很多修改。比如,取消了皇帝之下一律平等的話,而是詳細的規定了皇帝的權力,宗室的權力,士籍的權力,民籍的權力,軍籍的權力,廢除了奴籍。

  而朱元璋制定的很多戶籍制度,也合并為宗室籍,貴籍,士籍,軍籍,民籍。這五種。

  宗室自然是皇室宗親。不過,而今大明真正列為宗室的還沒有。不過是空置而已。貴籍,就是勛貴,士籍,就代表士大夫。其實所謂的士籍更多是官籍,做過官的人在朝廷會記錄在案,雖然沒有明確規定在這些人有什么待遇。但是實際上待遇從來是好的。對官員們來說,罷官并沒有什么。但是奪回出身以來文字。就是在官籍之中除名,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軍籍與民籍,就不用多說了。

  軍籍就是軍戶,民籍就是民戶。

  整體上,對軍戶與民戶的權力大大放松,允許了很多事情,比如百姓如果有正當理由,向衙門申請路引的話,在衙門批準之后,是可以出縣境與府境的。

  也就是百姓有自由遷徙的自由。

  還有人身安全,殺人,限制人身自由,等不管什么樣的人都要受到懲罰。奴籍更是廢除了。讓大量百姓變成了自由民。

  當然了,這里面有很多細則。這里就不用說了。

  畢竟,雖然說何夕的新法,沒有真的讓全天下人同意,但是也畢竟在報紙上一條條公示過的。何夕自然要有大量的妥協,讓大明士林忍下來。

  雖然說,這里有大量妥協,但是更有很多進步。

  在何夕看來,這僅僅是第一版而已。不要著急慢慢來便是。

  朱元璋說道:“準備什么時候,正式送到朕這里?”

  何夕說道:“臣以為還是等一等吧。在臣看來,這一件事情其實是越慢越好,只是------”

  只是朱元璋的強勢,連太子在這一件事情有所動搖,就打發到北京去了。下面有分量的人根本沒有人敢反對。

  而報紙也算是新事物,也只有丁顯一個人敢竭力反對。甚至丁顯竭力反對這一件事情背后,就由何夕的影子。何夕給丁顯寫了一封書信之后,丁顯才敢這樣做的。

  畢竟劉三吾罷官離京,何夕也不能一個人唱獨角戲而已。也正因為丁顯帶頭,才有一批人敢與何夕對抗。

  不過,他們的想法對何夕也是有益的。何夕通過他們的想法,修改了很多條款。不敢說都能實用,最少,更容易執行了。

  其實何夕想要繼續下去。但是丁顯這些人到底分量太弱了。繼續下去也沒有什么用處了。

  朱元璋也知道何夕的想法,他沒有繼續問。而是說道:“你還是準備回遼東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