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五十六章燕王遷都的想法
  第五十六章燕王遷都的想法

  其他人部落首領殺了帖木兒,會有巨大的聲望,用來吃掉帖木兒的殘部。畢竟,帖木兒控制區有整個中亞,伊朗土耳其等地方。燕王一戰雖然擊敗了帖木兒,但是并不能一下子將帖木兒的地盤給吞并了。

  -------

  中亞最好的土地,其實就是在幾個山間盆地。

  而帖木兒統治核心區,就是在后世阿富汗北部,中亞五國南部。

  要明白,后世中亞五國曾經是蘇聯的加盟國,他們的國界不是自然形成的。就要考慮為什么蘇聯要這么做了。中亞最大的哈薩克斯坦。可以分為兩部分的,北方與尋常俄國國家并沒有什么區別了。只有南部以哈薩克人為主。

  而烏孜別克人,已經其他三個斯坦,原本都是類似于中國的民族自治區。

  后來獨立了成為國家。

  但實際上,這幾個民族幾乎是被俄國造出來的。他們都可以稱為蒙古人。

  而蒙古族群,可以將蘇聯國內很多民族給劃進去。

  這就是一個很尷尬的事情。

  蘇聯作為一個國家,主體民族數量不足。出于統治還有革命思想。自然要將民族化得越細越好。作為大股東持股數量不夠,那就讓剩下股東盡可能多。大股東才會有足夠的優勢。所以才有一百多個民族。

  但是中國與蘇聯是不一樣的。漢族的數量足夠。偏偏學蘇聯劃分了五十六個民族,須知在民國的時候,還是五族共和的。這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事。

  這就是后話。

  不過也說明,天山,蔥嶺,興都庫什山脈等一系列由青藏高原延伸過來的山脈北麓,又雪水為發源地流下的一系列要么匯入咸海,里海,還有沙漠之中的內流河,或者個別匯入北冰洋的河流。所沖擊出來的平原。是整個中亞最好的地方。

  最有農業潛力的地方。

  而農業自然是一切的基礎。

  沒有農業,什么都支撐不起來。

  帖木兒的根本之地,就是在這一帶。他多次遷都,其實都沒有超出這個范疇。

  其中撒馬爾罕更是后世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也是花子模國的首都。是帖木兒不能損失的重鎮。

  但是而今,已經被燕王攻下來了。

  帖木兒曾經雄心勃勃的要將這里建立為亞洲之都。進行了大量的建設。甚至后世這里很多建筑。都是這個時代留下來的。

  而燕王一眼就看到了這座雄城。

  帖木兒用心經營的地方,自然是很不錯的。雖然比起大明的南北兩京,等一系列重城,就根本不算什么了。但是在中亞這個地方已經不錯了。以此地為根基,四處征伐,足以控制,中亞,西亞。乃至南亞很多地方。

  稱之為亞洲之都也是可以的。

  當然了,這個亞洲是剔除中國的。

  農業,手工業什么的都有根基,附近不少地方,也可以作為屯耕之地。

  農業條件,不能說比西域好。但也相差不大了。說起來新疆農業,也是靠雪水,與這里相差不大。

  伊犁距離這里也是很近的。

  帖木兒在這里可以遙控西域等地,燕王自然也可以。

  不過,燕王遷都在此,最大的原因,其實并不是這個。就是這里距離大明足夠遠。

  燕王很早就明白了。燕王距離大明太近,并不是什么好事。

  只要燕王遷都到這里。就證明燕國統治的核心區,就是這里了。西域成為雙方的緩沖區。如此一來就能讓大明皇帝安穩的看見一個強大的帝國崛起。

  燕王對帖木兒還是很佩服的。從一個蒙古中下層貴族一步步走到今日,堪稱梟雄。但是燕王決計不覺得自己不如帖木兒。

  帖木兒之前打下來的地方,他都要拿下來。帖木兒沒有打下來的地方,他也要拿下來。

  燕王而今就有一個渴望,他打聽西方地理,知道一直向西,就會有海,他想打到海邊。

  而且,燕王越早確定根基之地越好。畢竟燕王并不受到大明的技術封鎖。只要燕王想,北方所有鐵廠大匠都可以在燕王麾下效力。但是很多事情,不是幾個技術人員可以搞定的。

  建立一個工業基地。需要鐵礦。煤礦。還有足夠的人口,與糧食基礎。

  而今這一帶是有足夠的人口基礎,也有足夠的糧食基礎。而中亞也是一個礦產豐富的地方。煤鐵也不缺少。

  今后這里就是燕國根本之地。

  只是如此一來,也有一些問題。

  那就是燕王政權之中,漢人越來越少。

  一方面是中國人,安土重遷。即便是遷徙,很多人覺得,還是南洋好。這里距離大明核心之地,太遠。來了之后,今后根本不可能回家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整個大明在蓬勃發展,大部分人都是有出路的。即便是小老百姓,也覺得生活沒有什么壓力。沒有想要遷徙的可能。

  甚至很多在燕王軍隊之中服役的士卒,在賺了足夠的錢。都想回家了。

  是的。他們固然是燕王的忠臣,為燕王出生入死。但是當他們足夠有錢了。也打不動了。有選擇的自由,想要落葉歸根,也是真的。

  甚至燕國之中,有些出色的子弟,也被大明虹吸。他們都愿意去大明,而不愿意在燕國。覺得沒有什么出路。

  這就是燕王最無奈的事情。

  如此一來,蒙古人在燕王政權之中的數量越來越多。

  燕王并不歧視蒙古人。但是讓他將他的燕國變成一個蒙古人的政權,卻是他絕對不想的。

  所以,這里的耕地是他用來安置漢人最好辦法。他也不指望中國移民。就指望漢人在這里多娶老婆多生兒子。

  否則將來這個國家,不知道是誰的了。

  至于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阿拉伯教的問題。

  燕王在之前遇見的蒙古人。大多都是信奉長生天,黃教等等。但是來到這里,信奉大多是真主。而且帖木兒麾下,一支阿拉伯騎兵高喊真主萬歲。奮不顧身的沖擊燕軍火銃陣。那種勇氣與犧牲的精神,讓燕王看了也為之驚嘆。

  從開始到結束,在沒有撤軍命令之前,決然到沒有一個人后退。

  雖敗猶榮。

  而帖木兒是信奉真主的。他更是在他的首都建立當時最大的神學院。以此來統治他的領地。

  這就讓燕王犯難了。

  對于回回教。燕王也是了解的。但是也僅僅限于了解。并不是太在乎的。畢竟,回回教在中原不成氣候,不值當燕王專門去了解。他對回回教的一些學者,也是很寬容的。

  因為沒有利害關系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因為這里的蒙古人都已經信仰伊斯蘭教了。這些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占據了所有蒙古人的大多數。還有當地很多游牧民族也是一樣的。

  燕王要治理這里,伊斯蘭教已經是他繞不過的問題了。

  甚至有很多人已經來勸說燕王,要燕王信奉伊斯蘭教,一旦燕王皈依,那么拿下帖木兒剩下的地盤,就是易如反掌。

  畢竟帖木兒本身的統治,就是自己控制中樞根基之地,外圍都是一些諸侯。他的封臣而已。

  這些人不會對帖木兒效忠到死的。帖木兒與燕王數次大戰,被迫出走,已經是明日黃花了。他們自然不會頑抗燕王。而宗教就能成為紐帶。

  但是燕王本身來說,他信個鬼。

  燕王從小讀四書五經長大,說他是孔孟的忠實信徒,那是假的。但是儒家已經與中華文明融化在一起,幾乎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存在了。

  對于儒家內部的種種分歧,外人是看不出來的。他們將儒家等同于中國文明。

  更不要說,何夕掀起了民族主義的浪潮,已經在擴散了。

  這股民族主義浪潮,建立在元滅宋的基礎之上,即便沒有何夕,也是會發展起來的。幾乎是中國對異族入侵的應激反應。明代對外過分強硬,其實也是這種反應。

  只是歷史上走到了另外一個方向上。

  但是何夕的引導之下,卻走上了歷史的岔道。

  這個岔道自然會影響到燕王。

  對于燕王來說,皈依伊斯蘭教,就是以伊斯蘭教的教義來統治國家。《古蘭經》寫得過分詳細,伊斯蘭教本身就是政教合一。這對燕王來說,根本不可接受。

  不說別的。如果燕王接受了伊斯蘭教,成為了伊斯蘭教的保護著,真主在人間的代言人。那么大明皇帝該放在什么位置上的。

  真主與儒家所謂的上天,那個更高。

  燕王只要接受了伊斯蘭教教義,他根本無法面對大明王朝,更不能面對自己的血脈。

  是的,伊斯蘭內部,也有圣裔之爭。也就是先知的后人,他們在伊斯蘭教中有特殊地位。而他朱家,剛剛將蒙古的黃金家族給撕碎,而今又出來一個圣裔。難道他老朱家,就不能是天下第一嗎?

  他做了這件事情,估計到了地下,都不好見朱元璋。

  甚至也不好面對自己麾下的文官們。不說別人,就是練子寧,一旦燕王皈依伊斯蘭教,練子寧絕對請辭。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