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九十二章燕王督促西進
  第九十二章燕王督促西進

  帖木兒撤軍并不代表所有事情都結束了。

  燕王回軍,跟隨燕王冒險出擊的將士,死傷慘重。折損將校不少。畢竟,冒險燒了帖木兒的糧草。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進攻,而是撤退。是從帖木兒大軍合圍之中撤出來。

  縱然燕王用兵如神,也不能不有所損傷。

  一些將士受傷之后,連續作戰,身體不能支撐。缺醫少藥之余,也不能跟隨大軍連續機動。有人自殺,有人讓別人給一個痛快的。

  其中艱難不必多言。

  回到庭州之后,更是發現死在城下的尸體。就有近十萬具,其中還多次停戰收斂尸體,畢竟尸體太多,也妨礙攻城,而戰場收尸,也是雙方都要恪守的戰爭禮節,除非那一方喪心病狂到一點底線都沒有了,否則都會遵守的。

  但是近十萬具尸體,對北疆是一個什么概念。

  須知大明人口才過億,十萬男丁,對某一個縣某一府也是不能承受之重。而西域總體人口,才幾百萬之多。幾乎壯丁都必須征召作戰。近十萬的死亡,可以說給北疆地區人口結構毀滅性的打擊。

  這種打擊,如果不引入外來人口,單單靠自然恢復,恐怕兩三代人都恢復不過來。

  整個北疆元氣大傷。

  即便這些剩余的蒙古人轉頭效忠燕王。但是對于燕王來說,用處也不是太大了。

  是一個爛攤子。

  讓燕王很是頭疼。

  不過燕王面對這個爛攤子,最大的想法就是先上書北京報捷,然后再次督促北京西進。

  原因很簡單,燕王面對的一切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后勤問題。如果能打通北京的聯系,即便是不能從北京那邊得到一些好處,但只要打通北京的商道。就足夠燕王獲得一些好處了。

  畢竟西域連同西方。

  雖然說燕王與帖木兒敵對的局面很長時間不會改變的。這對商路有一定的影響,但并不代表,商路就斷絕了。

  蒙古人打仗從來不斷絕商路,即便而今雙方敵對,商人行商的風險,大大增加,但是再怎么增加,也還能連通,別的不說,就說帖木兒麾下的一些將領,難道就不搞走私嗎?

  其實,燕王也與西北宋家搞一些走私,將西域貨物專賣到中原去的。但是效果并不好。

  一方面,是燕王與南京朝廷的敵對關系。

  有這個關系,但關系不大。

  畢竟,燕王在南京也是有人脈關系的。對于很多人來說,大家打仗歸打仗,多年的交情歸交情。走私這一件事其實管得并不是那么嚴的。

  問題是,北京市場的購買力,是遠超過南京市場的。

  工業革命是財富爆炸增長。

  因為長途運輸,從西域專賣過來的東西,全部是奇珍異寶。并不是說西域中亞乃至歐洲,只有奇珍異寶。而是絲綢之路的交通環境。不是奇珍異寶。沒有超額的利潤運到東方根本不劃算。

  而面對奇珍異寶,并非南京達官貴人沒有錢,而是北京有一批暴發戶。這些人忽然有錢了。不知道什么地方花,何夕自己就做過實驗,他維持何府一家,每年萬兩上下,就已經是非常奢侈了。

  在這個時代,每年一萬元的收入,就足夠讓他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但是北京卻誕生了很多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企業。很多人暴富之后,不知道做什么?

  他們才是這些奇珍異寶最大的消費市場。

  另外,燕王所需要的東西,南京市決計不能供應的。燕王需要的是什么?是武器,糧食,布匹,農具。等等物資。這些東西能從南京得到嗎?

  不能。

  甚至燕王判斷,單單靠燕國可憐的造血能力,他未來也就在西域與帖木兒拉扯了,即便擊敗帖木兒也不大不可能西進。無他,后勤跟不上,就好像現在。

  燕王如果全國動員,將蒙古壯丁全部召集起來,他麾下也能有十幾萬大軍甚至更多騎兵聚集在此地。但是后勤上,燕王根本吃不消,最后燕王只能選擇這樣做了。

  用少數兵力與帖木兒戰斗,大部分兵力都在后方干瞪眼。

  決定燕王能不能打敗帖木兒,決定燕王能西進多遠,并不在燕王自己。而是在北京,準確的來說,是北京到西域的鐵路。

  所以燕王再次上書督促北京盡快修鐵路,發動西北攻勢。

  甚至希望北京規劃從北京到哈密的鐵路。

  如果這一條鐵路修好了。對燕王才是最大的利好。

  當然了,也有一些威脅。

  畢竟中央的權力也會沿著鐵路線延伸。不過,那要看誰當政了。最少燕王自信北京不會敢拿他怎么樣。

  -------

  燕王報捷的消息到了何夕手中,已經是隆武二年底了。

  自從登萊攻略之后,北京與南京的戰事陷入僵局。

  傅友德一出手,就挽回了山東局面。在這上面不要說,哈刺不花了。就是哈刺不花他爹,納哈出也不是傅友德對手。不過哈刺不花很清楚自己的要什么。他果斷的當了縮頭烏龜。將軍隊龜縮在幾個港口。

  有水師支持,再加上幾個港口本來就是經營很好的水城。傅友德也攻不下來。

  但是不管怎么說,北軍的控制區,已經沿著山東海岸線幾乎要摸到南直隸了。

  畢竟傅友德的出現,再加上南軍重建水師,讓哈刺不花地挺進南直隸的戰略規劃泡湯了。

  在這一戰之后,雙方都趨于平靜。

  畢竟而今的局勢很明顯。山東如果不打一場濟南會戰,將山東濟南以及山東中部山區給拿下來,大軍是不可能南下的。但是即便拿下濟南。還有徐州。

  徐州最讓人擔心的從來不是徐州城,而是黃河。

  前文說過,元代黃河是分多股入海的。這是宋金留下來的遺產。而入明之后黃河雖然修繕了,明朝中后期治水工程才將黃河歸為一股。

  所以徐州黃河更是最險之地。徐州城幾次都淹到水里。

  這是最讓人擔心的地方。

  這個時候,北京的人力物力都在西進戰略上,鐵路每一天都在延伸。何夕沒有精力去打一場濟南會戰,因為如果打的話,這一場會戰,將是比河間之戰更加龐大的戰事。

  這個決心,何夕現在還沒有。

  因為決戰本身代表的不僅僅是前線的問題,還有后方的問題。

  不過,很多人都已經有些急了。

  多次督促何夕決戰。無他,他們看見了丁顯的成績。

  丁顯這一段時間再做什么?

  就是發行南京新幣,用南京新鈔給下面士卒發錢。似乎一下子南京發現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一樣。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南京財政一路向好。在財政的激勵之下,很多事情都立即開始運行了。

  首先,就是徐州鐵廠。幾乎是從太平鐵廠復制的班底,建立的徐州鐵廠,動用了好幾個縣的徭役,徐州鐵廠已經開始產出了。甚至可以供應前線一部分火銃,火炮了。

  徐州鐵廠代表著經過一年的調整,丁顯對北京步步跟隨的政策之下,有了一定的成果。

  最少南京方面的火器產量開始爬坡。雖然在質量上,成本上,南京火器與北京的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數量上的南京已經開始擴產了。

  甚至南京整體上準備編練百萬大軍的計劃已經提上了日程。不過,能不能做到還是一個遠期計劃,不過,編練三十萬大軍,卻是很有可能的。

  甚至在今明兩年,就有可能完成。

  正因為如此。下面很多人都想讓何夕提前發動決戰,在南京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拿下南京。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