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八十五章南京新鈔
  第八十五章南京新鈔

  在北京各方面在何夕的領導之下,相互制衡,何夕與朱雄英之間的問題最大的。但是除此之外,其他各方面力量是沒有超出限制的。

  即便是葉沈也不能獨行。

  這雖然有一些麻煩。但是權力場上就是這樣的。

  在此之前,南京局面在朱允炆帶領之下,雖然磕磕碰碰,比不上北京運轉良好。但是總體上來說,也是在可控之中。

  勛貴文官相互制衡,皇帝居中拆裁決。

  皇帝有文官的絕對支撐,勛貴們雖然一時間權力很大。但是不會顛覆朝廷。

  但是而今不一樣了。

  丁顯為了打擊自己的征地,將大量勛貴引入這其中。

  也就是說,在丁顯的操作之下,原本屬于商人的力量被勛貴給吞下去了。如此一來,勛貴們的實力大增。而且軍隊協助的話,這些勛貴們對軍隊的影響力,也會滲透到了民政領域。

  有錢,在軍隊之中有影響力。在地方上也有影響力,甚至在關鍵的時候,還能拉出來人。這是什么?這不就是門閥世族嗎?

  皇權沒有了文官體系作為依靠,面對如此龐大的力量集團,將會是什么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也就是說,丁顯這個做法是親手打破了之前朱元璋一直要建立的力量平衡。

  姚廣孝不明白了,這丁顯是真傻了,還是另有所圖了。

  姚廣孝說道;“此事關系重大,我不能決斷了。必須立即讓何大人知道。大家等消息吧。”

  隨即姚廣孝立即通過他的渠道將消息送到北京。

  -------

  如果說丁顯完全沒有預料到姚廣孝等人預料到的局面,那是假的。

  丁顯之所以如此做。

  是因為他根本沒有想那么多的權力。

  朱允炆上面逼得緊,不管用什么辦法,丁顯必須搞出一筆錢來,來供應朝廷大軍。數十萬大軍與戰場火炮,其實在丁顯看來就是一個字:“錢。”

  搞錢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管對于個人來說,還是對于國家來說。

  而朱允炆對丁顯其實比對方孝孺更沒有忍耐之心。

  無他,方孝孺自己是有背景,有實力的。朱允炆在對方孝孺的時候,必須權衡利弊。但是丁顯卻沒有這些,所以丁顯比任何人都必須要優先滿足朱允炆的要求。

  否則朱允炆要他死,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丁顯沒有時間去想什么未來與隱患。

  還有丁顯殺了方孝孺。很多人都在醞釀著對付丁顯。丁顯是知道的。丁顯在這上面比任何事情都敏感。他首先要做的就是鞏固自己的權位,將這些政敵給打下去。否則這些人之中,如果出現一個比自己更無恥,更沒有底線,更有辦法的人出現,自己該如何自處啊?

  所以,痛打落水狗是必須的,至于怎么打,是自己打,還是想辦法讓別人幫忙打,這并沒有什么區別。

  丁顯班底還是比較單薄的。出了南京城,很難說有什么門生故吏。

  所以,這一件事情對于丁顯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更重要的,最深入的一點那就是,丁顯這個人本質上對任何人不可能有忠誠可言。對他來說,他是給皇帝打工,按照皇帝要求,按時按量的完成而今的任務就足夠了。管未來做什么?

  如果在完成這些任務的同時,也給自己做一些私活就更好了。

  他這一件事情是這樣的。他明顯是慷朝廷之慨,隱患是未來的。人情是自己的。而且有這多人的人情在,他丁家在這些產業上插一腳,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而如果他將來再培養出足夠的班底,又與勛貴大佬們有良好的關系,那是誰?那是李善長第二啊。

  何夕在北京做的事情,他在南京未必不能做。

  至于皇帝,朱允炆,丁顯根本沒有為他考慮過多少。也不覺得自己對不起他的。畢竟這要求是他提,最后他也要批準的。身為皇帝看不出里面的問題,那是你的問題。

  而不是他的。

  所有事情唯一超出丁顯預料之外的事情,大概就是這些勛貴們居然跳反到了北京這一條船上,當然了,即便丁顯知道了,大概他也會當做不知道。

  畢竟,未來這一件事情,或許能夠救命。

  -------

  何夕看到南京傳過來的消息,簡直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何夕可以肯定,丁顯這個做法豈不是讓南京鈔成為北京的附屬貨幣了。當然了,丁顯這樣做在這個時代是先例,也算是開創者,很多事情他估計也沒有想明白。

  不過是何夕建立的體系,他改動一下,就直接用了。

  這倒是將何夕給難倒了。

  該怎么做?

  維系這種關系,這簡直是經濟殖民了。這里印鈔南京花。要多少給多少,不出幾個月,就讓南京惡性通貨膨脹。但問題是,南京那邊惡性通貨膨脹,會不會影響到北京。

  畢竟,不管怎么樣?雙方已經鎖定了。雖然北京方面可以宣布不承認南京新鈔。所以兌換都是私下進行的。與北京無關云云。將責任推干凈。

  但是問題是,大明只有一個,即便雙方開戰了。但是雙方的經濟依舊緊密相連。南京經濟崩潰,北京印刷的鈔票終究會回流北京。

  這是何夕不可避免的。

  其次,前文說過,對何夕來說快速結束戰爭,并不是一件好事。畢竟戰爭結束的時候,何夕與朱雄英之間的問題,估計就要冒出來。

  當沒有危機與需求的時候,變法也就沒有那么迫切了。何夕面對的輿情與官場風向,也就不一樣了。

  何夕思量想去,終于嘆息一聲,選擇從自己夾帶里面找出幾個人來,精通銀行事務的人才,這樣的人才也只有何夕這里有了。

  將他們派到南京去。

  幫助丁顯完成這一次改革。

  畢竟打擊文官士大夫們,是何夕與丁顯的利益一致的地方。何夕與丁顯不一樣的地方在于,何夕已經構建出一整套全新的教育體系,同時培養出一批新的官僚。

  也就是北京國子監,營口大學,等幾個大學抱出來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官場天然抱團。他們在面對士大夫集團的時候在,很有戰斗力。

  經過這幾年下來,何夕也敢肯定,即便將來這些新官僚們與士大夫這些舊官僚們在朝廷上廝殺。也決計能夠戰勝那些士大夫們。

  而丁顯卻沒有。

  也就是何夕完成的替代,一個利益集團代替另外一個利益集團。而丁顯做的是,侵吞,讓勛貴集團將原本文官地主的利益侵吞一部分。

  何夕心中暗道:“是應該為今后布局了。”

  沒錯,這一場南北戰爭其實才算是中場。但是在何夕看來,勝負早已定下了。戰事也沒有多少懸念了。無非再來三四場大決戰。或者說戰事有反復,多糾纏兩年而已。

  畢竟。何夕已經完善了北京體系,整個新體系加上工業體系軍事體系,各方面都是勝過南京的。這種情況如何還打不贏,幾乎不可能。

  所以戰后的事情,何夕也要提上日程了。

  畢竟,他要考慮的不能僅僅是遼東北京一隅。大明的經濟也不能如此不平衡。

  何夕一想到戰后布局。心中忽然一動,暗道:“能不能與丁顯有一些接觸。”

  是的。何夕看透了丁顯決計不是忠臣孝子,讓丁顯投奔北京,何夕不敢作此妄想。但是與丁顯在一些領域做一些交換。以方便自己在戰后的布局。

  卻是可以的。

  估計只要價格合適,丁顯什么事情都敢做。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