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一十五章東征計劃
  第一百一十五章東征計劃

  其實而今何夕的金融計劃還沒有開始。

  一來,朝廷還沒有缺錢到無法維持,二來,北京還沒有建立起足夠的信心。

  何夕建立的金融體系,是具備融資能力的,之前的國債計劃,不過是牛刀小試而已。就好像中日甲午戰爭一樣,日本方面進行了充分的國際融資,借錢打仗。而清朝財政,反應遲鈍,在財政上,遠遠比上日本。這上面已經輸了。

  只要取得前線的勝利,在何夕覺得大進軍的前夜,有足夠的辦法搞到足夠的錢。

  楊士奇是理財能臣,他將傳統的理財觀念與何夕帶來一些財政觀念融合,成為北京的財政大管家,而且做得很好。但是在金融創新上,還是少了一些想法,缺少足夠的膽子。

  何夕直接忽略了楊士奇的問題,問道:“張友直,葛天工,京營鐵路怎么樣了?能不能用?”

  葛天工說道:“正要向大人報喜,京營鐵路除卻少部分工程之外,已經全部完工了。而且我們也做了延伸設計,爭取明年完成營口到旅順,遼陽到沈陽,沈陽到旅順的鐵路。”

  何夕說道:“有多少火車頭,幾日能將十萬的軍,運到營口。”

  葛天工說道:“而今鐵路上,總共有二十個火車頭,需要十日上下,才能十萬人運到營口。”

  何夕聽了。不由皺眉說道:“怎么會這么慢?”

  葛天工說道:“一個車廂大概能裝一百個人。而每一個火車頭能帶五到七個車廂,從北京到營口,一日夜能夠到,只是,火車頭不夠,必須等火車頭回來之后,才能再次運輸下一趟。也就是說大概三日是一撥,一撥能運輸一萬五千人上下。”

  何夕皺眉卻也沒有辦法。

  這二十個火車頭,還是作為鐵路修建維護用的。畢竟而今鐵路還沒有正式開始運行,火車站等附屬設施還沒有修建,而火車頭鐵路上沒有多少也是正常的。

  何夕轉身問道:“楊震,你能調集多少火車頭?”

  楊震說道:“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現在遵化那邊大約有五臺,沒有再多了。也沒有車廂。”

  火車頭,作為這個時間的最高科技結晶,生產效率是非常低的,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也不可能提高多少,這是因為高級技術工人的限制。

  從何夕在南京對鋼鐵產業惡改革,一直到現在,大明的精密加工,已經到了另外的境界。不是隨隨便便找一些工匠就能完成了。想要在火車頭加工上上手,最少有數年的工作經驗的工匠,才有嘗試的可能。

  在大明固然不缺少技藝上神乎其神的工匠。但是卻缺少穩定傳承,大批量的高級工匠。

  而今原材料不是限制,機器加工不是限制,反倒是工匠本身成為了限制與瓶頸,而想要打破這個瓶頸,恐怕要好幾年的時間。

  何夕想了想,對方乘風說道:“方總兵,而今遼東水師如何了?”

  方乘風說道;“而今旅順造船廠的船只,陸陸續續已經服役了。遼東水師兵強馬壯。只需訓練一段時間,就可以為朝廷效力。”

  何夕說道:“那從營口出發,將十萬軍隊運輸到高麗南部,需要多長時間?”

  方乘風說道:“大人,高麗南部可以指很多地方?下官不知道,大人到底要去什么地方,是以不好判斷。”

  何夕說道:“你應該知道我要做什么?你覺得什么地方最好?”

  方乘風沉默了一陣子,說道:“三浦。”

  “如果是三浦的話,大概有半個月。不過,下官覺得突襲三浦,用不上十萬大軍,一萬五千大軍就夠了。而且,三浦乃臣舊地,臣有辦法,可以兵不血刃進入釜山城中。”

  三浦就是釜山一帶,而釜山僅僅是其中之一,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日本退到這里的時候,選擇釜山建設據點,而今釜山并不會那么重要。是日本與高麗之間海路連接的重要地點。

  一旦拿下三浦,就能讓日本與高麗的聯系短暫中斷,而且何夕與傅忠之間的戰爭,并不是外戰,而是內戰,更不要說,何夕對高麗等地的影響力。

  所以,當初高麗明軍發現自己與上司聯系中斷,何夕又過來了。這些人為南京奮戰到底的心思,會有多少啊?

  何夕說道:“此言當真。”

  方乘風說道:“自然當真,大人不提起我也是要說,傅忠太過輕視我等了,用重兵用日本,正高麗南部僅僅有兵馬兩三萬,這兩三萬更是分散在各地,根本形不成合力。只是傅忠情報做得好,估計我等在這里一動,傅忠就會知道。而且遼東水師之前沒有新增大船,他萬萬想不到我等有如此能力,如此一來,從北京選精銳只需七八日,就能兵臨釜山城下,只要拿下釜山,半個月之內,十萬的大軍次第到此,高麗翻不出什么浪花來。而傅忠在日本,孤懸于我,眾叛親離,自然也不可能有好下場的。”

  一邊說,方乘風一邊感嘆。

  很多事情,他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而今卻已經順理成章了。

  傅忠雖然有一些托大,但并不是傻子,他疏忽于對北京方面的防范,是不得已而為之,無他,南京方面不給援軍,他必須將有限的兵力投入日本戰場之中。高麗只剩下兩三萬軍隊,并不是一次性抽調過來的,而是一次又一次抽調,最后只剩下維持與鎮壓高麗人的實力。

  但是傅忠其實也有準備的,畢竟從遼東走陸路到高麗,一兩月,甚至更長時間,也不是不可能的。更需要翻山越嶺。興師動眾。

  而從海路,遼東水師有山東水師的牽制,而且傅忠麾下也有水師,控制對馬海峽,一旦有事,大軍從日本撤出,也是很容易的。

  傅忠所想都覺得不可能,更是在遼東放了很多眼線,一旦遼東兵力有聚集的傾向,傅忠立即就知道。

  就如同京營要拔營,需要三天時間的。而遼東各軍分散各地,想要聚集起來,命令下達,到聚集出發,需要的時間更長,至少京營就在北京城外,命令隨時都可以下達。

  一旦有了這樣的動靜,傅忠立即就會知道,會有防備的。

  至于為什么傅忠在遼東會有眼線?傅家父子接管東洋戰事前后數年,遼東與東洋戰場關系緊密,這種關系緊密,讓何夕在東洋戰場上很有影響力,同時也讓傅家在遼東也能有一些人脈。

  這也是人之常情。

  而此刻軍隊從北京集結,三日到營口,再數日就能到釜山城下,簡直是想都想不到的。這種行軍速度是超過任何將領的常識的。

  也包括了方乘風與瞿能。

  但偏偏那么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其實,何夕與朱雄英商議的事情,一些高級將領并非不知道,畢竟高層之中很多政策,在出臺之前,就會廣泛地吹風,不可能突然襲擊。

  之前他們還有一些怨言。但是而今,他們忽然覺得,真有一個新時代,緩緩地走了出來。

  何夕沉思片刻,說道:“樞密院整理一下,方總兵的計劃,瞿樞密,這一件事情交給你來辦了。”

  瞿能立即說道:“是。”

  何夕說道:“其他人都散了吧。聽通知。”

  何夕其實已經心動了。但是他還有一個流程要做,自然是稟報朱雄英,這樣的大事,不稟報朱雄英,就太過分了。不過,何夕覺得朱雄英不會不答應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