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九十四章三年平北
  第九十四章三年平北

  朱允炆問道:“魏國公身體如何?”

  傅友德說道:“或許還行?”

  朱允炆微微皺眉,說道:“此話怎講?”

  傅友德說道:“以老臣之見,魏國公不過是年紀大了,不耐煩俗務。托病自養而已。至于身體應該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說著無心,聽著有意。

  其實朱允炆很早就琢磨換將了。

  朱允炆到底年輕,對軍事上不了解,他根本不知道,而今傅友德遇到的是怎么樣的變革?面對而今的局面,傅友德表現并不算完美,各種問題不小。但是問題是,即便是韓信李靖遇見傅友德這樣的情況,恐怕也要好好思考一下再上陣。

  傅友德雖然弄出很多問題,但是整體上,還在水準之上,他搞出來一系改革,不敢說全部都對,但是如果朱允炆真按照傅友德的辦法,來改革軍隊。那么,南軍在實力上,并不會與北軍存在實力上的代差。

  這樣的決策,可不是隨隨便便一個將領都能搞出來的。

  一些事情在內行人看來,簡直是鬼神莫測之舉,但是在外行人看來,不過是芯片制程又精進一納米,很難嗎?

  朱允炆就是這個心態。

  他覺得,前線失利,不是局面艱難。是大明軍隊面對最棘手的局面。南軍與北軍的戰斗,從戰斗力上更類似于大明建國之前,與陳友諒,張士誠,在建國之后與王保保的戰事。而不是建國之后,其他戰事。

  因為其他戰事,簡直都是治安戰。滅滅土匪,掃掃土司,即便是云南梁王,四川夏王,也不過尋常之輩。

  但是朱允炆不理解其中難度,所以一切問題,在朱允炆這里,都是人的問題。打不好,是傅友德的問題,懷疑傅友德與北京有聯系,又懷疑傅友德單純的能力不足。

  如果是后者,那么天下間誰的能力足?

  徐達。

  沒錯徐達。

  在所有人心中,也在朱允炆這個外行心中,天下第一名將就是徐達。所以他其實一直琢磨,用徐達代替傅友德。

  只是徐達一直托病。朱允炆也想知道,徐達是真病還是假病。

  而今傅友德這么說,在朱允炆內心之中有一個印象。他覺得,徐達不想出面,就是因為避嫌,而不是不能領兵。這個想法從朱允炆心中一冒出來,就在朱允炆內心之中生根發芽了。

  只是,這一件事情,而今卻是做不得的。

  朱允炆很明白這一點,只能先用傅友德了。

  朱允炆撇開傅友德那些他聽不懂的話,他直接問出一個,他能聽懂的話,說道:“岳父,你說此戰非一時可定,但是總要給朕一個交代?你覺得這一戰,要打幾年?”

  打幾年?

  傅友德真不知道。

  無他,北京方面太多新東西了。傅友德根本不能用之前的經驗對北軍進行判斷。這種情況下,空口白牙,說幾年?傅友德也不相信。

  而且,傅友德也知道,在皇帝面前承諾,是非常重要的。可不能信口雌黃。

  傅友德沉吟片刻,說道:“如果北軍方面沒有什么新變化的話,三五年之內,大概能平定北方。”

  “好。三年平北。”朱允炆說道:“到時候,朕給岳父慶功。”

  傅友德很想說,你哪里聽到我說三年了?分明是三五年。但是傅友德不敢說。

  其實以朱允炆的心態,給三年時間,已經是極限了。

  甚至如果不是上上下下,不管是文官與武將都告訴他不行,他甚至想要下嚴令,在一年之內平定北京。

  傅友德心中千思百轉,如果傅友德不知道朱允炆對他的微妙心態,他一定會頂回去。甚至他在面對朱元璋的時候,也敢這樣。倒不是朱元璋大度。而是朱元璋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能從現實角度來衡量,傅友德這一件事情的難度。

  其實,朱元璋并不是沒有給前線下過嚴令。

  比如洪武初年,三路北伐失敗,馮勝西路軍收復甘肅,當時朱元璋給馮勝下嚴令,要馮勝將所有軍民撤到關中,原因很簡單,就是擔心王保保逼退東路軍,中路軍之后,王保保的主力獲得了自由行動的權力,再加上騎兵行動迅速,很有可能,王保保已經撲向西路軍了。

  是以下了這樣的命令。

  最后證明,虛驚一場。王保保雖然勝利了,但是損失不小。不堪再戰了。

  這一件事情,馮勝當時就反對。也沒有完全按照朱元璋的命令執行。之后證明朱元璋錯了。朱元璋對馮勝也有處罰,但是之后,也沒有多加處置。

  否則馮勝哪里有今日之地位。

  也就是朱元璋這里,事是事,人是人。

  一件事情對不對,是這一件事情對不對。但是在朱允炆這里就不一樣了。他不能理解,這一件事情到底行不行。他能理解的就是人的問題。

  所以,就一件事情反對朱元璋。朱元璋能將問題局限在這一件事情上,也能理解前線將領的用心,是公心,還是私心。只要是公心,朱元璋最多小懲大誡而已。所以傅友德敢在具體用兵戰略上與朱元璋爭。而今傅友德真不敢與朱允炆爭了。

  特別是,剛剛傅友德掏心掏肺給朱允炆講解堪稱兵家不傳之秘。朱允炆的表現也讓傅友德心都涼透了。

  傅友德說道:“臣必將竭盡全力在三年之內平定北方。只是臣要的東西,一定要給足了。特別是,火炮,火藥,馬匹,錢糧,人馬。缺一樣也不可。”

  朱允炆微微一笑,說道:“這你放心便是。朝廷的家底還很厚實的。”

  朱允炆也想通了。不過三年而已。很多事情都可以放在三年之后再說,傅友德推行軍中改革的時候,他也可以插手,或許是一個機會。

  只要三年之內平定了朱雄英,其他的事情,都不成問題。

  至于傅友德所要的東西,朱允炆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原因很簡單,在他印象之中,大明朝廷的財產從來是非常充沛的。

  -----

  “陛下。”方孝孺說道:“潁國公要的東西,有些問題。”

  朱允炆等傅友德走之后,立即將方孝孺召過來,將傅友德給他的清單,直接給了方孝孺,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方孝孺會給這樣的回答。卻讓朱允炆大吃一驚。

  方孝孺說道:“陛下,這里的一些東西,大部分都是齊備的,少部分需要立即生產的,但是有一些卻是沒有的。總之,想要完全滿足潁國公的需要,是有問題的。”

  朱允炆說道:“有什么問題?”

  方孝孺說道:“第一,火銃。火銃多產于北京與遼東。而太平鐵廠更多生產刀兵與甲胄,火銃生產有一套完善的流程,但是要想將太平鐵廠所有器械都用來生產火銃,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第二,就是火炮。”

  “朝廷生產的火炮從來不少。但是潁國公要的這種火炮,一來數量太多。他每一個衛所都要配上幾十門,還要全軍下轄一個專門的炮兵衛所,總計火炮要數千門之多。更是要求輕便,又要去射程足夠遠。在朝廷現有的武器之中,根本沒有這樣的炮。”

  “臣估計這樣的火炮,一時間也是搞不出來的。”

  “第三就是火藥。潁國公要的火藥是天量,朝廷現有的火藥是夠的。但是提供給潁國公,其他地方軍隊怎么辦?而生產火藥的話,有一項原材料卻很缺乏。”

  “什么原材料?”朱允炆問道。

  “硝石。”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