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十三章三不足
  第十三章三不足

  何夕知道是給朱雄英攤牌的時候了。說道:“這里一封密旨。”

  何夕隨即從身后掏出一個匣子,遞給了朱雄英。

  朱雄英一打開,就看見了明黃色的圣旨,他顫顫巍巍地打開,里面簡單的寫著幾句話,就是封朱雄英為太孫,于北京行監國事。

  上面的時間,是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兩年前了。

  朱雄英臉色復雜之極,有歡喜,有怨恨,更多是不理解不明白,不知道朱元璋為什么要這么做?

  何夕說道:“這里有陛下的一封密信。”

  隨即遞給了朱雄英。

  朱雄英打開細細看了。密信很長,寫了十幾張紙。

  何夕沒有看過,但是也明白朱元璋在里面寫了什么?不就是朱元璋的總體計劃,同時,或許還有對朱雄英的一些叮囑,讓朱雄英防范自己。

  這一點,何夕早就有預料了。

  朱雄英一直以來,他在北京是學習如何治理現代國家,如何工業化。如果在大明推進工業革命。從來沒有想過,朱元璋的安排之中,還有這個。他回南京之路,只有打回去了。

  這也是朱元璋給朱雄英上的最后一課。

  身為一個皇帝,不要信任任何人。哪怕最親近的人。

  只是朱雄英此刻能不能明白,何夕并不知道。但是何夕知道,這一件事情,雙方已經有了裂痕了。朱雄英與何夕,在未來將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沒有朱雄英的旗幟,北京方面根本不可能聚集各方勢力。畢竟,朱元璋定鼎天下的遺澤。并沒有那么快消散。何夕如果自己起兵,遇見的困難是與朱雄英合作的十倍百倍。

  而沒有何夕的支持,沒有何夕背后的工業體系的支持,朱雄英并不覺得自己能夠打回南京。

  比較,朱雄英雖然讀了靖難的歷史,更知道,靖難之戰中,他的燕王叔有多年,好幾次就差點死了。

  朱雄英并不覺得,就打仗這一件事情來說,他比燕王更厲害。

  雙方彼此互相需要。只是權力場上,也會成為對手。

  不過,何夕毫不畏懼。

  何夕對朱元璋從來是心存感激的。沒有朱元璋的培養,就沒有何夕的今天。但是同時,何夕對朱元璋將死這一件事情,是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的。

  天下沒有了朱元璋,何夕不畏懼任何人。

  包括眼前的人。

  朱雄英這些年歷練在政治上也成熟多了。看過書信,沉默了一會兒,說道:“皇爺爺的計劃,姑父早就知道了。而今當何以教我?”

  何夕說道:“先發制人。等拿下申國公之后,可以立即奪取北京周圍京營兵權。殿下,坐鎮京師,派人走訪北京延邊衛所,我可以保證的是,遼東省十萬大軍,會不惜一切代價支持殿下。我會立即領兵南下,拿下河間府。”

  朱雄英說道:“河間府?為什么是河間府?”

  何夕說道:“河間府的地位位置特殊,真定與河間兩府,有很多河流,都是東西走向,我軍可以憑河而守,次第防御。當然了,如何可以下,不妨繼續深入,據大河之北。此其一也。北京京營乃是匯集四方班軍所聚集的。其中河北衛所皆為北京所管轄。所以,只要行事妥當,整個河北不會遇見多大的抵抗。此其二也。最重要的是,我們總戰略。”

  朱雄英說道:“總戰略?什么總戰略?”

  何夕說道:“殿下,敵強而我弱,南京有魏國公,宋國公,潁國公,這些名臣宿將,指望大軍南下,一舉拿下南京是不現實的。但是自古以來藩王造反,從來以速勝為上,蓋因以一隅敵一國,戰事綿延,焉能長久?即便是靖難之戰,如果不是南京舉止失措,大兵臨江,也不至于崩盤。而今,卻不一樣了。因為工業革命已經發生了。”

  “洪武十四年,大明鋼鐵產量不過十幾萬噸,而今,大明鋼鐵產量已經超過百萬噸了。而其中八成都在北京,遼東,就軍械生產數量,我們十倍于南京。就力量對比來說,我們十倍于南方。可謂優勢在我。但是我們有三大缺陷。”

  “第一,人口不足,遼東河北兩地,人口不足千萬,所以必須全民皆兵,才打得起一場大仗。而全民皆兵,并不是胡亂征召百姓為兵,這種情況,非但沒有用處,還有害處。必須對軍隊進行改革。”

  “第二,糧食不足。自從靖康以來,北方元氣都沒有怎么恢復過了。這幾年遼東產糧年年增多,甚至長春也有余糧。但是支撐而今的大戰,依然有所不足。即便而今北京有存糧,但是一旦開打,恐怕支持不了一年的。所以農村需要改革。”

  “第三,錢不夠。兵馬一動,黃金萬兩。而今北京雖執掌銀行司,看似手頭無數金銀,但是算總賬,北京遼東一年最多不過千萬元結余。這一點錢,根本不夠打仗。是以錢也不足。”

  “人不足,糧不足,錢不足,有此三不足,必須推行變法。從軍事,經濟,政治,組織,各方面推行變法。調動一切人力物力,才能有戰勝南京的希望。”

  朱雄英聽何夕這么說,忽然內心之中生出了一絲恨意。

  朱雄英心中暗道:“這才是皇爺爺想看到的,也是你想看到的。喪心病狂,喪心病狂,你們沒有想過我嗎?沒有想過天下百姓嗎?”

  朱雄英到底是一個孩子。即便朱元璋在書信之中給他解釋了。他也未必明白。不如此,何夕一系列變法根本沒有推行下去的可能。別的不說,將手伸到軍隊之中,對軍隊大刀闊斧的改革。何夕敢提出這樣的要求,安慶公主就等著當寡婦吧。

  朱雄英與勛貴們,你好我好大家好。是雙方的沒有觸及到對方基本盤的前提之下,而兵馬,軍隊就是這些勛貴的基本盤,而今這些老東西,可都沒有咽氣,對于他們來說,韓林兒都能淹死,何夕如何不能死啊?

  只有而今,大規模戰爭才能讓何夕有機會。

  須知,朱雄英在北京三年了。不是一天了。

  不是說朱雄英有多厲害,但是他作為皇長孫有天然的凝聚力。大家都覺得朱雄英能登基,早就靠過來,但是而今形勢忽然變化,朱雄英不能登基,要造反。

  還是這種敵強我弱處境下。

  很多人是沒有選擇的。

  奪嫡是最殘酷,雙方的追隨者,大部分都會趕盡殺絕的。至于投靠對方,抱歉,南京那邊位置早就滿了,投靠過去,又有什么結果,只要朱雄英給他們一點希望,在生存面前,很多東西都可以讓步的。

  更不要說,于天下來說,何夕是少數派,但是于北京遼東來說,何夕以及何夕身后徒子徒孫,北京國子監,已經數所大學,才是多數派。

  有他們支持,還有遼東軍事的支持,這才有何夕大張伸手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何夕為所有人畫了一大餅,這個大餅就是挺進中原,攻陷南京。

  所有人搖身一變,成為了天下的新主人。

  為了這個目標,他們可以容忍自身利益的損失。何夕做的是增量,雖然這個增量需要通過戰場上的勝利來轉化,但是何夕有信心打贏。而如果沒有這一場戰爭,何夕根本無法滿足,大明士大夫集團的胃口,不能滿足他們的胃口,只能割他們的肉,何夕做什么事情都事倍功半,而在別人熟悉的政治角斗場上,幾乎沒有勝利的希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