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一刀傾情 > 第3550章
  厲秋風思忖之際,只聽松山一鷺沉聲說道:“九姓人家原本都是漢人,自大宋末年逃到扶桑,已在扶桑居住了百余年。當年他們倉皇逃出中土,許多人的父母妻兒沒有來得及逃走,不是死在韃子刀下做了枉死鬼,便是墜入大海葬身魚腹,僥幸未死的被韃子擄去做了奴隸,遭遇更加凄慘。逃出生天的九姓人家族人生怕韃子不肯放過他們,派出兵馬緊追不舍,是以逃到扶桑之后隱姓埋名,不敢泄露行蹤。他們害怕在陸上居住遭到敵人突襲之時無路可逃,索性盡數搬到了船上,靠著捕魚為生。如此一來,就算有人想對他們不利,他們盡可以駕船逃走。而且他們擔心族中有人說漏了嘴,將來歷泄露出去,從而招來禍患,是以隱瞞了出身來歷,不將各家的來歷說給族中的孩童知道。幾十年過后,除了各家的族長及少數長老之外,年輕一代壓根不曉得他們出身來歷。”

  厲秋風聽松山一鷺如此一說,心中疑云大起,暗想慕容姑娘講述九姓人家來歷之時,曾經說過九姓人家的先祖都是陳友諒的部將,可是這個老家伙一張嘴便說九姓人家是在大宋末年從中土逃到扶桑,與慕容姑娘講述的九姓人家傳說大相徑庭,不知道是不是這個老家伙故意欺瞞,另有所圖。

  厲秋風思忖之際,只聽松山一鷺接著說道:“其實九姓人家的先祖都是大宋朝的官員。大宋末年,韃子大舉南下,兵鋒直指臨安。奸相賈似道把持朝政多年,排除異己,任用奸佞小人做官,已經使得大宋朝廷處于風雨飄搖之中。此番韃子傾盡全力來攻,宋軍壓根抵擋不住,曾經擊殺韃子大汗蒙哥的襄陽守軍投降,韃子直撲臨安。大宋君臣只得逃離臨安,乘船出海,被韃子追趕至崖山,退無可退,只得與韃子決一死戰。

  “崖山一戰,二十萬宋軍全軍覆沒,宋末帝趙昺被大臣陸秀夫背在身上投海自殺,皇太后、皇后及后宮妃嬪、宮女也盡數跳入海中自盡。大戰過后,海面盡是浮尸,情形凄慘無比,大宋就此亡國。只是宋國雖然滅亡,但是仍有許多大宋的忠臣良將不肯屈從韃子,他們有的藏匿民間,召集故舊部下,打算伺機起義,驅逐韃子,盡復大宋江山。有的不肯做韃子的臣民,帶著家人乘船出海,逃離中土。在揚帆出海的大宋遺民之中,有九位大宋官員,便是后來的九姓人家的先祖。臨安被韃子攻陷之后,這九位官員逃回鄉里,打算召集鄉黨與韃子對抗,只是還沒等他們樹起義旗,大宋皇帝已在崖山遇害,九人聽聞此事之后大哭了一場,知道形勢已經不可逆轉,可是要他們做韃子的臣民,比殺了他們還難受。九人商議之下,決意趁著韃子忙著征討各地殘余的宋軍,尚未封閉海岸碼頭之機,帶著父母妻兒和族人揚帆出海,尋一處穩妥的海島居住下來。他們以為韃子雖然滅了大宋,但是這些胡人殘忍暴虐,必定不會長久占據中土,遲早要被趕回漠北老家。到了那時,九家再回轉中土不遲。

  “九人帶著父母妻兒和族人乘船出海之后,在海上漂泊了數十日,最后到了扶桑,從此在扶桑居住下來。他們既要提防韃子追兵追到扶桑,又要防備扶桑官兵和土人偷襲,是以不敢在陸上居住,只能居住在船上,靠著捕魚過活。百余年之后,當年從中土逃到扶桑的九姓族人已經死得干干凈凈,留在扶桑的都是他們的后代,除了各族族長和族中的長老之外,其他九姓人家的族人雖然知道自己是來自中土的漢人,但是壓根不曉得先祖曾經是大宋官員,為了逃避韃子追殺才逃到扶桑藏匿。

  “九姓人家雖然寄居于扶桑,但是并未忘記自己是大宋子民,仍然視趙宋皇帝為主公。每年二月六日,九姓人家都要聚在一起參加祭祖大典,而二月六日便是宋末帝趙昺登基做皇帝的日子。崖山大戰之時,韃子以火攻擊破宋軍水師,大臣陸秀夫見形勢已經不可逆轉,背著趙昺跳海自殺。九姓人家逃到扶桑之后,為了祭奠自殺殉國的趙昺,每年二月六日都要舉辦大法事,只是為了不走漏消息,假借祭祖大典之名罷了。老夫曾經派人暗中到九姓人家的水寨中打探消息,見過九姓人家祭祀大典的模樣。據說每逢二月六日那一天,九家族人盡數集結于水寨之中,在搭起的高臺上懸掛十四幅圖畫,供九姓族人祭拜。其中懸掛于最高處的那幅圖畫繪的是宋末帝趙昺,其下三尺并列懸掛的兩幅畫像繪的是文臣陸秀夫和武將張世杰。陸秀夫背負趙昺投海自盡,不辱國體,張世杰率領宋軍與韃子死戰,寧死不肯投降,都是大宋的忠臣。而在陸秀夫和張世杰的畫像下面還有一幅圖畫,圖中繪的正是大忠臣文天祥。在文天祥畫像下面一字排開懸掛著九幅圖畫,繪的是當初帶著父母妻兒和族人逃到扶桑國的九位大宋官員,正是九姓人家的九位先祖。”

  厲秋風聽松山一鷺說到這里,這才恍然大悟,那日陳平與他和慕容丹硯、葉逢春說話的情形瞬間在眼前閃現。記得當時陳平對三人說道,每年二月六日,是咱們九姓人家的大日子,比大年三十還要熱鬧隆重,因為那一日是咱們九姓人家的祭祖大典,九姓水寨子弟都要參加。可惜在下幾人都是陳家的第四代、第五代子侄輩,排位幾乎在同族叔伯兄弟的最后面,看不清楚九家長老在木船上搭起的臺子上做些什么。只是聽同族前輩說過,木臺上懸掛著十四幅圖畫,居中那幅圖畫懸得最高,圖上繪著一個身穿黃袍的孩童。孩童左右兩側各有一幅圖畫,左側圖中繪的是一位長須文臣,面目儒雅,右側圖中繪的是一位頂盔貫甲的武將,神情威嚴。這兩幅畫雖然與中間那幅圖畫一起懸掛在高處,不過要比中間那幅圖畫低了三尺。而在這三幅圖畫之前又有一幅圖畫,圖中繪著一位高冠文士。在這幅圖畫之前一字排開懸掛著九幅圖畫,據說這九副圖中繪著的人物,便是咱們九姓人家的先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