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 第403章 納朝鮮2
  奉天殿朝會之上,朱見深坐在龍椅之上與下面的百官一同,聽著張保念著石彪想要納取朝鮮為大明國土奏章。

  剛剛回京三日的徐有貞聽完之后,一臉震驚,這石彪什么風聲都沒有傳出來,就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不過這么大的事情,陛下怎么沒有給我先通個氣啊。

  李賢臉色平常,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身旁的于謙,而這個時候的于謙也看了一眼李賢,默默的搖了搖頭,表示對石彪的這個奏章,一無所知。

  彭時現在已經成為了內閣第三號的人物,雖然只是四品的官職,可卻因為大學士的加持,身穿紅袍,站在徐有貞的后面,韓雍的旁邊。

  他看著前面三排的紅袍官員沒有一個人對石彪的奏章給陛下提出意見,本想出列說話,可卻被身旁的韓雍拉著。

  在朝中為官,總是要有親近之人。

  韓雍就是在當初陛下為石亨舉行華蓋殿賜宴時候,與彭時坐在一旁,當時正經朝中新稅制之爭,各大佬黯然收場的時候,彭時被拉出來救場,而韓雍也是救場之人,他們都毫無根基。

  韓雍看徐有貞不順眼,彭時作為清流也看徐有貞不順眼,當下,兩個人不謀而合,互相親近,這些年,兩個人私下聚會最多。

  這個時候,韓雍對其的提示,彭時也是聽從的。

  而后面的言官卻是按捺不住了。

  他們都知道明軍在朝鮮打仗。

  這兩年付出的代價有多少,戶部的清冊之中記載的清清楚楚。

  可明軍打仗,是義軍,行的旗號也是為了扶持對大明恭順的朝鮮王庭。

  現在戰爭打完了,石彪不想走了,這還怎么行。

  至于襄王遷往朝鮮谷州城之事,在這個時候,除了禮部,錦衣衛,還有朝鮮本地的人知道之外,這些臣子大多數都不了解。

  “陛下,凡海外夷國,如安南、占城、高麗、暹羅、琉球、西洋、東洋及南蠻諸小國,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逼近中國西北,世為邊患,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陛下,朝鮮乃是太祖高皇帝列為不征之地,應世代成為我大明之屏障,若是收為國土,耗費兵甲錢糧,對大明毫無利處,懇請陛下萬萬不要存有好大喜功之心。”

  “石彪出兵朝鮮,本是為扶持朝鮮正統,現在為了給自己爭取功勞,上書于此,是讓陛下處于千載罵名之上,犧牲陛下的聲望來成全自己的功績,陛下,應該治石彪之罪。”

  六品言官兵部給事中張懷芝聽完張保念完奏章之后,直接出列將皇明祖訓給搬了出來反駁道。

  朱見深只是看了他一眼,面容沒有絲毫變化,也沒有表態。

  而其他的臣子也趕忙進言。

  “陛下,朝鮮對大明素來恭敬,若是將朝鮮廢棄,大明屬國何以自處,更何況,即便暴虐的蒙元,也沒有真正將朝鮮納為國土,若是我大明將朝鮮收為國土,太祖高皇帝所賜下的名諱,豈不是要消失,陛下豈不是又背負不孝不忠之罪名。”

  “陛下,武將不知周禮,現在占了朝鮮,日后是否還要占領諸多的不毛之地,大明國力近些年來雖然有所恢復,可若是這么熱衷兵事,必定內憂外患,陛下也會從中興之君,變成后繼之暴,臣等不愿陛下擔此罵名,望陛下駁回石彪奏章,訓斥石彪。”

  這些人的長篇大論結束后,朱見深看向了武官首席泰寧侯陳瀛。

  “泰寧侯,你說說吧。”

  陳瀛聽完之后,趕忙出列道:“陛下,微臣以為,遼平伯此奏章應是經過深思熟慮,我等不在朝鮮,不知此時朝鮮之變局,然百姓懇請上達天聽,大明不應拒人與千里之外,應先為代管朝鮮,才能讓朝鮮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仁君該做的事情,至于這些官員所說暴虐,說遼平伯為了請功,都是無稽之談。”

  “而遼平治府,若是前有遼東等地為仰仗,后有朝鮮為后援,則長治久安,而朝鮮背后雖靠有大海,山東登州海路四通八達,亦可為朝鮮之后備,如此依托,則朝鮮穩,遼東平,邊塞無憂已。”

  泰寧候說完之后,郭登,楊洪,趕忙出列:“陛下,我等以為泰寧候所言有理有據。”

  “為了關外之新開之疆土,承互相依托之勢,應代管朝鮮。”

  而這兩個人一表態,后面的勛臣也都開始了附和……

  “陛下,吾等復議。”

  “武人當朝嗎,于太保,徐都御史,李輔臣,你們就視若無睹嗎?武人當朝了,這不是取亂之道嗎…………”張懷芝趕忙說道。

  徐有貞在這個時候也站出來出列道:“陛下,臣認同泰寧候所說,朝鮮之紛爭自成化元年便埋下了戰亂之根,成化五年,臣出使朝鮮,百姓生活困苦,朝堂勛貴無不爭權奪利,朝鮮王軟弱無能,致朝鮮一分為二,而后又是連年戰禍。”

  “大明有萬邦之廣,陛下亦有圣人之胸懷,舉國上下,疲拔殘疾,舉得其養,鰥寡孤獨,咸遂其欲,朝鮮百姓一心歸附,乃蕓蕓眾生向上之道,求生之能,歸附天道,已是眾生之愿,陛下應廣為納之。”

  “自臣從應天府返回京師之后,曾聽聞數十萬朝鮮百姓,從南園而遷,連夜到了漢城,求為大明之民,陛下,懇請陛下,摒棄后世之薄名,成全朝鮮數百萬黎民求生之道。”

  說完之后,徐有貞跪伏在地上,手中的笏板高高舉起。

  站在第四排的詹楊聽完徐有貞的話,已是滿眼含淚,他求陛下不要計較后世之名聲,自己不也是為了朝鮮百姓發聲,不計較名聲嗎?

  徐都御史,當世大儒,半圣也。

  而后詹楊也出列高高舉起手中的笏板,高呼道:“陛下,臣懇求陛下,摒棄后世之薄名,成全朝鮮數百萬黎民求生之道。”

  而這個時候的朱見深也反應過來了。

  他一直平靜的臉上終于出現了一些動容,這徐有貞腦子轉的太快了,這么快就給自己找到了一個臺階。

  行動口號也提了出來。

  摒棄后世之薄名,成全朝鮮數百萬黎民求生之道。

  詹楊跪下后,都察院的御史也開始紛紛出列支持。

  這一會兒功夫,聲勢大了起來。

  武將支持,徐有貞也贊同,言官體系得到了瓦解。

  徐有貞說的話,在詹楊,朱見深的耳中,那是如此的動聽,可在反對者的耳中,卻是無恥之極。

  他將皇帝吹捧成了圣人,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一點臉都不要了。

  “陛下,徐有貞的禍國殃民之言,萬萬不能相信啊陛下,太祖不征之國,在南京已經進入了皇明祖訓,這不是薄名,這是陛下立足后世的根本啊。”張懷芝氣喘吁吁的說道。

  朱見深看了一眼這個看起來比較年輕的六品官員,眉頭稍稍皺了片刻,這小伙子真的看不清楚狀況嗎,現在形勢一邊倒下,剛剛反對的官員都老實了,可他為何還要反對,難道不知道十年寒窗苦讀有多不易。

  真的是認定了一本祖訓吃定了自己。

  “陛下,臣愿效仿漢時汲黯,唐時魏征,撞柱而亡,死諫陛下,朝鮮為皇明祖訓不征之國,萬萬不能破例而行……”

  朱見深聽到這里,確實有些生氣了。

  自從,新稅制奉天殿大鬧劇之后,朝堂之上就再也沒有人敢說出死諫的話來。

  “放肆,以死明志,想要成全自己的名聲,你讓君王如何自處。”這個時候的徐有貞抬起頭來訓斥道。

  “陛下,朝鮮為皇明祖訓不征之國,萬萬不能破例而行……”說完之后,張懷芝真的將官帽取下,扔在了地上,而后看著大殿的紅柱,一沖而去。

  身邊的官員還都以為他光打雷不下雨呢,等他沖出去后,想要拉著已經沒有機會。

  這根柱子是武將這里的,諸多武勛也都認為活著那么好,誰會沒事撞柱子撞死呢,當下都自動的給他讓出了位置。

  而陳瀛看著他沖來的決絕,當下趕忙伸手拉了一把,拽住了衣袖,強大的慣性將他的官袍撕掉一塊,但卻沒有完全制止。

  砰的一聲……血濺當場…………

  奉天殿中的官員,看著張懷芝躺在了血泊中,都是目瞪口呆,即便是坐在龍椅上的朱見深也站起身來,滿臉驚慌的看著不知生死的張懷芝…………

  真的有人會以死明志…………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