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 第252章 飄飄然
  隨著錦衣衛指揮使朱驥的到來,安靜許久的應天府又陷入了一種沉悶的恐慌之中。

  等到將官員們抓起來后,朱驥才去完成朱見深交代給他的第二道圣意,去魏國公府探望魏國公世子徐俌。

  徐俌現在還沒有徹底恢復,他躺在床上,臉色還是與常人有一些區別,他睜著眼睛,看著父親,而后又看了一眼徐有貞,強行擠出來一個難看的笑容。

  看到這個笑容,徐有貞心里面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徐俌,這位是錦衣衛指揮使朱指揮。他代陛下來探望你。”徐承宗開口說道。

  而后徐承宗又隨手指了指徐有貞開口說道:“我兒,這位是徐有貞,徐都御史,他也來看望你。”

  當然徐承宗這也是故意給徐有貞難堪,不過徐有貞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尷尬的笑了笑。

  “世子,現在感覺如何,陛下可是很擔心你啊。”朱驥開口說道。

  徐俌笑了笑,開口說道:“多謝陛下關心……”

  “多謝朱指揮使關心……”

  “多謝徐都御史關心……”

  “我,我無礙……”

  他的聲音綿軟無力。

  “安心養傷,早日康復……”朱驥看著徐俌緩緩開口,還沒有說完,卻聽到了徐俌輕微的鼾聲,再仔細一看,竟然是睡著了。

  “說著話,說著話,就睡著,估計我兒還需要數月的靜養,失禮了,朱指揮使。”

  朱驥點頭應道:“魏國公切莫如此說,哪有失禮之言,不如我們出房再聊,不要打擾世子休息。“

  徐承宗做出一個請的動作后,便率先朝外走去。

  在應天府,也只有魏國公能在錦衣衛指揮使面前如此托大了。

  三人來到大堂,下人上茶。

  不過朱驥與徐承宗只是簡單的聊了一些徐俌的傷。

  魏國公不想與錦衣衛朱驥有過多的接觸,而朱驥同樣也有這個想法,故再魏國公端茶送客后,朱驥便于徐有貞一起告辭。

  朱驥在應天府并沒有呆多長時間,自應天府離開后,便直接到了山東,走海路,到遼平府。

  大明與遼平府,朝鮮之間的海域,在此時全都是大明的海疆,已經成了大明的內海。

  朱驥到遼平府,而后數百錦衣衛在一隊騎兵的引領下,朝著遼平城而去。

  ………………

  乾清宮中。

  朱見深正在看著應天府來的奏疏,第一份是徐有貞的請罪奏章,第二份就是朱驥的調查密奏,將他發現的應天府的情況全部寫在了上面。

  徐有貞的奏章一方面是功罪,另一個方面就是為徐俌請功。

  對于徐有貞的隱瞞,朱見深初時很是生氣,可過了一兩日,倒是能懂一些徐有貞的苦衷,而這份請罪奏章中,也將他在應天府搞得那些暗地里面得勾當,全部說了出來。

  跟朱驥得密信并無多大得出入。

  現在坦白了,就有點晚了。

  即便是為新稅制,即便是為了朝廷,但朱見深也沒有輕易饒恕徐有貞的打算,這兩年他順風順水的,有點飄飄然了,自己必須要給他泄泄氣。

  朱見深也能從點見面,徐有貞跟自己一條心,都會有事情瞞著自己,那滿朝的文武,大明全境上上下下那么多官吏,他們暗處的事情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朱見深知道,短時間內,他也無法針對于此做出多大的變動。

  而在原先歷史中,增設的西廠,錦衣衛的擴充,都是皇帝為了不讓自己成為瞎子所做的舉措。

  看來,自己親政之后,還是要走老路啊,西廠增設不增設再說,錦衣衛是一定要擴充的,現在的錦衣衛有七千余人,包括宮廷皇帝親衛,在錦衣衛中自成一營的大漢將軍一千五百人。

  而徐有貞為徐俌請功,也是不留余力。

  而看著這些請功華麗字眼,朱見深來了興趣。

  從剛開始徐俌在新稅制推行之初事事親為,到后面為徐有貞舍身取義,徐有貞寫的清清楚楚。

  某一方面來說,徐俌的努力沒有白費,他進入了朱見深的視線中,并且引起了皇帝陛下的注意。

  在大明中后期,徐達魏國公這一脈的子嗣沒有定國公這一脈的興盛,究其原因,用成王敗寇來形容也不為過。

  若不是朱見深不同尋常,魏國公這一脈幾乎很難被重用。

  徐俌年輕有魄力,身份高貴卻能放下身段,并且在徐有貞給自己的奏疏中,頗有勇武之力,這確實讓朱見深起了動用徐俌的想法。

  不過是騾子是馬,還是要遛遛,行軍打仗還是要歷練一番。

  看完徐有貞的奏章后,朱見深將其放在了一旁,而后看向一旁的張保:“張大伴,徐有貞故意隱瞞與朕,你說朕如何罰他。”

  張保眉頭一挑,笑著說道:“奴婢可不敢給陛下做主啊。“

  ”狡猾……”朱見深笑罵一聲,而后想起了兵部尚書的事情。

  朝廷王文下放,輔臣缺少,兵部尚書的位置懸空。

  朝廷需要挑選新的人入閣,掌兵部尚書事。

  很多人都對這個尚書職務起了想法,奔波游走,不過,其消息卻保存的很嚴密,一點風聲都沒有。

  于謙,李賢各自給朱見深推薦一個人。

  李賢舉薦陳文入閣,掌兵部事。

  于謙推薦彭時入閣,掌兵部事。

  陳文,歷史上李賢的接任者,在原先的歷史上朱見深剛剛登基,就提拔他為禮部尚書,《英宗實錄》總纂官,加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

  李賢在成化二年丁憂,陳文成為內閣首輔,行事鄙猥,任內無有能為,還拉后腿,算是此時大明官員的第二梯隊,寫寫文章什么的不在話下,可將兵部交給他,朱見深可不放心,而且進入內閣,也不行,李賢舉薦他,說白了,還是有私人感情摻雜其中。

  彭時,此時太常寺少卿兼侍讀,跟商輅一樣,都是狀元及第,他曾在成化元年至成化三年,為五品內閣參議。

  在原先的歷史上,他的歷史地位很高,也曾經擔任過首輔,有明賢宰輔,自三楊外,前有彭、商,后稱劉、謝。

  可朱見深還是覺得此時讓彭時擔任兵部尚書,還是有些為時過早,當下也是否決,但卻告知于謙,可入閣輔政。

  至于兵部尚書朱見深有了一個人選。

  現在的江西巡撫,都察院副都御史韓雍。

  他斗寧王,有功勞,有名聲,最為重要的也有能力,唯一的不足點,就是稍稍年輕一些,還不到四十歲。

  但在朱見深這里,年輕才代表著精力,當下便將想啟用韓雍為兵部尚書的事情告知了于謙,李賢。

  對于選用韓雍為兵部尚書,于謙覺得可行,可李賢卻覺得韓雍太過年輕,雖然有功勞,可這個功勞有一部分是勇斗寧王來的。

  寧王剛死沒有多久,這韓雍就從地方官升到了京城,還升了兩級,為兵部尚書。

  朝廷的這一舉動,是不是就朝著全天下的官吏說,敢于檢舉藩王之過,朝廷一定重用。

  自己成經驗包了,那藩王們能樂意,陛下能樂意。

  天子之事無小事,這李賢想的多一些,也沒有什么過錯。

  不過換成朱見深來說,李賢的顧慮就顯得可有可無了。

  藩王享受國之供養,不說讓其為國出多大的力,但也不能拖后腿吧,讓地方官有點奔頭,監督一二,皇帝也能接受……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