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 第145章 老有所養之
  于謙,李賢,徐有貞三人進入乾清宮,而后叩首行禮。

  “平身,賜座。”朱見深緩身說道。

  小太監們早就準備好了,聽完朱見深的話后,立即將椅子搬了過來。

  三人坐下后。

  朱見深直入主題,開口說道:“沁陽府賑災之事,井井有條,朕很欣慰,可在這官文之上,卻有了一個問題,糧價飆升,雖然官府有配濟糧,但百姓們還是絡繹不絕的去購買糧食,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陛下,官府加大糧食派送,應該能夠抑制糧價。”于謙率先說道。

  “可若是官倉加大配送力度,會讓百姓們更加恐慌,他們只會認為,官府已經無力賑災了,派送的糧食是最后一批,到時候糧食價格依然居高不下。”李賢說道。

  徐有貞說道:“陛下,微臣看來,糧食價格的抬高是因為百姓們對下一年的信心也不大,老人們大多經過正統十二年至成化元年的,三年干旱,并且正統年間的賑災也讓百姓們有些失望,想要抑制糧價,恢復到正常的價格,應將各州府的糧食往沁陽府運送,讓百姓們都看到源源不斷的運糧隊伍,這樣就能夠減輕百姓們的恐慌,只有減少恐慌,才能抑制糧價。”

  說白了就是恐慌,就是對官府的不信任,才是造成這一切的起因。

  徐有貞的這個辦法是需要長期的運轉,等到百姓相信了,積蓄也幾乎是所剩不多了。

  李賢聽完徐有貞的話后,忽然看了一眼于謙。

  而后開口說道:“宣德九年,于太保在巡撫陜西之時,陜西曾有兩年大旱,當時朝廷的賑災官文并沒有到,于太保頂著罪責加身的風險,開放了一個官倉,不過卻是按照市面上低了三成的價格售賣這些糧食,微臣看來,可有于太保此法。”

  “官府每月的配濟糧照發,而官府也要將官倉中堆積如山的糧食,向民眾售賣,價格低于市面價格五成左右,現在沁陽府的糧價升高,稻米一斗可達銀一兩二錢,小麥一斗銀一兩一錢,麩子一斗銀二錢,豬肉一斤銀一錢,這些東西,朝廷應全面介入,由沁陽府與其他州府溝通,調集糧食物資,直接販賣,這樣其價格就能更快的打壓下去,而官府長期穩定的開倉售賣,不斷的配給,百姓才會安心,糧價自然而然的就要下來,不過此法還是要戶部追加賑災銀兩。”

  徐有貞聽完之后,心中想到:“我怎么沒有想起來啊。”

  朱見深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一招是朝廷需要有魄力才能做出來。

  在后世可能經常見到,但在大明卻是頭一遭,李賢的名頭果然不是蓋的。

  這個策略的使用,同樣是幫助了一大批人,而犧牲了一小批人。

  犧牲的那批人就是那些糧食的囤積者,他們高價運過來了糧食,因為朝廷的介入,價格被打壓下去,若是這些糧商沒有特殊渠道提前得知朝廷的策略,提前壓價出售,幾乎都會血本無歸。

  可對一個正常的朝廷來說,永遠都是舍小保大……、

  “李輔臣,如何做。”朱見深想的跟于謙所想的差不多,都是讓地方官府加大賑災力度,配濟糧派發速度,他不是沒有想過,要讓官倉中的糧食流入市場,可卻是有些忌憚,因為他不知道大明到底有沒有這份土壤,能不能做的下來。

  但李賢說了,他對于朝廷的執行力度,地方官府國家機器的運轉,可是要比自己知道的多。

  而且李賢特別謹慎,他說了出來,就幾乎代表了事情可行。

  李賢侃侃而談:“明日拿出詳細的章程,奏給陛下。”

  朱見深點了點頭:“民生大事,還是要多多上心,不敢有絲毫松懈之……朕今年皇宮之中用度,按張大伴所說,可節流八萬兩白銀,朕想拿著這所節省的銀兩,為百姓們做點事情。

  于謙眉頭一挑,詢問道:“不知道陛下想做什么事情?”

  “朕本意是想著用在全國的百姓身上,但現在銀錢較少,無法面面俱到,今年沁陽府受災,便先從沁陽府開始,年過花甲之人,銀一兩,酒五斤,肉五斤,布一匹,不滿十歲的孩童,銀五錢,肉五斤,布一匹。算是朕為受災的百姓做的一些微不足道之事吧。”

  “陛下仁慈。”三人站起身躬身行禮道。

  徐有貞一回來就聽說了陛下停止了宮中采買,問了張保為何停止,張保也不告訴自己,可徐有貞心中清楚,陛下停了采辦,肯定是有用意的。

  徐有貞開口說道:“陛下仁慈之心感天動地,節流宮中用度,以鎮災民,微臣看來,不如戶部出銀,擴大到北方各省,甚至推行兩京十三省,也讓百姓能夠感受天恩浩蕩”

  戶部這兩年過的是富余年,徐有貞可是知道的。

  于謙,李賢二人聽著徐有貞的話,并沒有接話,陛下自己省錢給災民,說得過去,可若是朝廷大開府庫,在兩京十三省大規模推行的話,那這個花費可能要達到五十萬兩白銀。

  戶部辛辛苦苦攢了一年的結余,轉眼間都要走了大半,部中的堂官肯定不會同意,可這是辦好事,他們若是不同意,就要被人家指著脊椎骨罵,這對于他們來說,有些不公平。

  最為重要的就是這今年也沒有什么由頭,陛下沒有大婚,也沒有皇子降生。

  如果戶部今年這樣搞了,那成化七年的年底要不要做。

  每年在所有的剛需支出外,再拿出四五十萬兩白銀,是現在的大明支撐不住。

  這徐有貞有點過分了……

  朱見深當然也清楚,反饋于民,現在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們老朱家印的紙鈔現在貶值的都成廢紙了,主要的流通貨幣就是白銀與銅錢,而且富余年就是一年結余也只有個三十余萬兩白銀。

  自成化三年大明開始過起了富裕年,但府庫之中封存的白銀也不過八十余萬兩,這可是戶部的人,費盡心力攢著的,若是自己同意了徐有貞的話,只會讓他們為難。

  “此乃是朕的想法,不應強加于朝廷。”

  “陛下,可……”

  朱見深擺了擺手,拒絕了徐有貞想說的話。

  “徐都御史從朝鮮帶回來的金銀財寶,價值七萬兩白銀,起初朕只是想著,只對花甲老人購糧食,并未將孩童列入其中,而且,標準也是銀一錢,布一匹,肉三斤,這樣的話,十五萬兩白銀,戶部追加不過十萬兩白銀就能完成,可現在所定之標準有些高了,便算了吧。”朱見深說完之后嘆了口氣。

  徐有貞看到朱見深這么說了,當下也停止了繼續上奏。

  看著朱見深臉上隱藏著那些許的愁容,于謙最終還是于心不忍,他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微臣以為徐都御史所說有理,只需要調整一番,便可以省下一筆銀兩,朝廷每年都能恩施。”

  李賢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于謙。

  而徐有貞也是瞪大了眼睛,哎呀,于謙真的轉性了,現在都會接著本官的話往下說了嗎?

  朱見深看向于謙說道:“于太保以為此事該如何做?”

  “沁陽府災區之事,按陛下所定,由內宮出銀補充當地官府所用度,但在兩京十三省,應用新的辦法,花甲老人不算其中,從七十歲的古稀老人往上推算。”

  “古稀老人可得銀五錢,肉兩斤,布一匹,這個由朝廷戶部出銀。”

  “八十歲到九十歲的鮐背之年老人,可得銀一兩,肉五斤,米一斗,布一匹,由地方官府出銀。”

  “百歲期頤老人所在,家中可免賦稅,每年可得銀二兩,肉五斤,米二斗,布一匹。由戶部與地方官府共同承擔,微臣推測,所用銀兩每年只需二十余萬即可。”

  所謂期頤自戀,注解就是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于養,故曰頤,實際上在這個時代,活到這個歲數的人很少,但卻有,可他們的結果卻是不盡人意…………

  自古稀之年往上而行之,幾乎都是喪失了勞動力,

  若是富貴之家,必有贍養,可若是貧苦之家,就生活困苦起來,有些老人不愿連累至孝的子孫,他們會自盡,有些不孝的子孫,他們會被丟棄…………

  但不管如何,生命的結束不應該如此。

  朝廷所補之銀兩,肉食,說是給老人的,不如說是給老人的子孫,也能讓孝道不在是圣人之言這樣一句空落落的話,子孫能獲得好處,老人就會收到善待,同樣老人亦是能有活下去的奔頭……

  朱見深站起身來,他的眼中已有淚水……

  這次不是裝的,而是真的深情流露,老有所養,這應該是每個國家奮斗的終極目標,這比大明擴土千里,還要讓他感動。

  朱見深揉了揉眼睛,而后對著三個人笑了笑。

  讓下面的三個重臣看著心里面都不是滋味,不由低下頭去,誓言在心中產生。

  帝王如此,官員哪個又不賣命而輔之。

  “于太保,大善之,若是促成此事,必能成為我漢家圣賢,青史永存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