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 第39章 立碑頌功
  明朝雖然戶部沒那么多的銀兩,但整個國家的運轉卻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在某一方面還要比大清要好一些。

  即便是戶部拿出一年稅收的一半,對于整個大明來說,影響不大,這也是為什么大明的財政一直都很緊張,但國家機器卻沒有出現過什么變故的原因。

  戶部侍郎閔元以為太皇太后看到這么龐大的數目,會稍稍斟酌一二,但孫太皇太后對于財政了解卻不多,一百萬兩,兩百萬兩對于她來說,只是一個數字,當即就命令掌印太監蓋上玉璽,由皇帝的名義下發圣旨,將士兵的撫恤更改。

  給自己孫子收攏民心軍心之事,孫太皇太后還是很上心果斷的。

  當這件事情敲定后,朱見深抬起頭看著于謙說道:“于尚書,可否為戰死之人在他們戰死的地方刻下石碑,將他們的名字全部記載上面,也好,也好讓他們的孩子長大后,能夠有處可循,也能夠讓眾人不要忘記英烈之所在。”

  于謙聽完后眼前一亮,立碑列傳,名傳千古,這對于戰死的將士們不就是更好的一種寬慰嗎。

  名單自己都有,此法可行。

  可閔元聽完后,卻是大吃一驚。

  這他媽是誰給小皇帝出的主意,一定是于謙,他比我進來的早。

  現在可不是后世,石料的運送可是一筆大工程,再加上招收工匠,等等一系列費用,兩三萬兩白銀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從戶部庫房中流出去。

  而正統十四年打的仗實在是太多了。

  你要是立碑頌功,不能只在北京城下立一座吧,是不是大同要立,宣府要立,遼東也要立,土木堡是不是更要立了,這可就是數十萬兩了。

  而張輔與朱壽等一行的武官,更是激動非常。

  史學家多為忠烈之文臣武將列傳傳頌,給戰死的普通士兵只是一個數字。

  勛貴們出身軍伍,他們知道若是能夠立碑頌功會對大明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武人的地位就會大大提升,戰死之后,家有所養,名傳千古,那么明軍的戰斗力一定會大幅度增加。

  于謙還在想著好處的時候,閔元就站了出來說道:“皇上,此事萬萬不行,戶部每年所得之錢糧,到了年底之時,已成空數,若是再增加開支,只怕,只怕會有虧空,一旦虧空得不到緩解,后果極其嚴重啊。”

  朱見深點了點頭,而后抬起頭看著孫太皇太后說道:“皇奶奶,將朕的小木馬賣了給這個大人吧。”

  朱見深不知道閔元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的職務是戶部的侍郎。

  孫太皇太后笑了笑,乖巧又聰明的孫子哪個做奶奶的不喜歡。

  “既然皇上都說了要立碑,并在征詢于尚書的意見,那便由于尚書先行奏對,看看是否可行,再談銀兩之事。”

  聽完孫太皇太后的話后,閔元只好應了一聲老老實實退回。

  “皇上的這個想法,實在是讓微臣驚為天人,若是推行起來,我大明將士在殺敵之時,一定會更加勇猛。”于謙趕忙說道。

  而朱壽也出列道:“臣等也覺得皇上的這個想法,既有為君者悲天憫人之圣德,又有為君者深謀遠慮,實屬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臣附議。”張輔也列班說道。

  朱壽于謙等人說的倒是讓孫太皇太后有些疑惑了,這自己的兒子想干點什么事情,百官都是拼命的勸阻,好似兒子是昏君一樣,可孫子的稚嫩之言卻被當成了圣君之言吹捧。

  孫太皇太后一時之間也沒有反應過來,而朱見深又接著說道:“既然將士們是為朕,與大明而喋血戰場,這個所花的銀兩就讓朕出,朕將宮里面的小木馬都賣了,再去找一些母親,給她要一些金銀。”

  聽完朱見深的話后,孫太皇太后立即笑出聲來,而后摸了摸朱見深的頭說道:“皇上都說了,不讓戶部出銀子,可他的母后也沒有那么多的銀兩,若是于尚書與兩位國公都覺得事情可行的話,便由內庫出這筆銀兩。”

  朱見深說的母親是周貴妃,而孫太皇太后說的母后卻是錢皇后。

  禮部所做之大事,一是要給太上皇的皇后,與皇帝的生母上稱號,二就是定下下一年的年號。

  皇帝年幼,孫太皇太后對于他的母親與母后兩個人的尊號上面一直都下不了決定,怕皇帝長大懂事后,會埋怨自己,也就一直拖著。

  閔元一聽不讓戶部出銀兩,當下松了一口氣。

  按照資歷,即便是履新也輪不到他成為新的戶部尚書,但也不會調離戶部,大多數事情還是要閔元來做,所以他只怕手中沒有了銀兩,這邊發個水,那邊鬧個災,戶部束手無策,那才是真的失職。

  李賢在太皇太后的旨意下兼任了吏部尚書,加封東閣大學士。

  而后李賢便舉薦兩人入閣,于謙舉薦三人入閣,都被太皇太后應允。

  他們舉薦的人入閣只是普通的閣臣,沒有其他任何的頭銜,也只有五品的官位。

  因為皇帝年幼,不能主政,但再用朱祁鈺監國,也于禮不合。

  可能是因為朱祁鈺監過國,讓太皇太后看他多是不順眼,便督促禮部盡早的安排朱祁鈺就藩,快些離開京師。

  多是有些吃飽了罵廚子的嫌疑,不過朱見深卻很高興。

  朱祁鈺走了,他就少了一個威脅了。

  雖然自己已經繼承了皇帝帝位,可還是那句話太小了,主少則國疑,再加上他那老爹將勛貴武將們得罪的死死的,若是在朱祁鎮回來之前,勛貴們怕被清算,破釜沉舟,直接兵變廢除了自己這個小皇帝,迎立朱祁鈺為帝也是可能的。

  雖然看著英國公張輔,與朱壽兩人比較正派,應該不會干這種事情。

  但朱見深卻是不以為然,這些都是真真實實的人。

  朱見深對他們的了解,只是來源于歷史,每個人心中都有陰暗面,不到生死關頭,這個陰暗面是不會流落出來的。

  晚朝比早朝簡單許多,只討論了不足一個時辰,便就退朝了。

  而后朱見深便開始了養豬般的生活。

  看似很多事情都需要小皇帝蓋印披紅,但真實的情況卻是很閑,掌印太監蓋印,諸多的事務都是由于謙,李賢等人主持。

  戰事結束后,有很多事情要做。

  于謙等人奏請,朝會由一日一次,更改成三日一次。

  而心疼朱見深的孫太皇太后也立即應允。

  朱見深就徹底清閑了下來。

  每天就是吃吃奶,睡睡覺,過個三日去太和殿打卡上班,而后參加個簡單的晚朝。

  石亨等一大批武將,孫祥等一批的駐關御史也得到了提拔。

  在朝堂之上,不知道怎么吹起了一陣風,說新帝雖然年幼,但有古來賢君之風。

  淚灑太和殿,促成了撫恤改制,又自賣心愛的玩具,為戰死的士兵們立功德碑,長生祠,并且這股風越吹越遠。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