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我家后院有道奇異門通四合院 > 第32章 給老太太裝個取暖器
  四合院劉洋的房門在早上6:30從里面打開。

  然后劉洋從空間取出來昨天跟李元芳去市場買的哥力取暖器家用暖風機節能電暖氣智能低噪電暖器以及太陽能發電機家用220v電池板光伏板全套小型戶外大功率發電一體機。

  然后一個個的東西往老太太房子那邊搬過去,兩間房子就隔著,沒幾步路就搬完了。

  其實劉洋看這邊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老太太又年紀已經偏大,在主世界一到冬天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挨不過去,不是說生活水平差啥的,而是人體的機能隨著年齡越大越對嚴峻的環境變化適應不了。

  所以劉洋想著給老太太整這一套,為啥還要有發電用的光伏發電器呢?

  主要是這邊的用電也是有專門規定的,這得從從20世紀初開始,電成為西方國家生產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電熨斗、洗衣機、電風扇、電冰箱等家用電器相繼進入家庭,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西方國家率先進入了電氣化時代。

  那么我們國家的人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大規模使用電器的呢?我國比西方國家在電氣化方面落后了多少年?

  我們大規模使用電器的時間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西方國家至少落后了50年。

  而這個時候要說無節制的去使用電,一般普通人民那是不可能的,在這個崇尚節約的時代,你那就犯錯誤,浪費國家資源啥的。

  不過劉洋自己發明的那就不一樣了【功勞全攬了,為以后做鋪墊來著,哈哈......】,最起碼沒有浪費國家資源。

  不過用個燈泡照明還是有的,但是很少,其實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煤油燈才是那段風雨飄搖歲月的親歷者、見證者。

  人們為柴米油鹽發愁、對平靜生活的向往等等都在煤油燈的注視下發生。

  煤油燈,人們很少花錢專門去買一個,家家戶戶所用的煤油燈大多數是由勤勞能干的男主人親自動手制作而成。

  以廢棄的墨水瓶或是藥瓶為底,并在里面摻滿細沙,這樣才能增加煤油燈的穩定性,燈芯模是用牙膏或白鐵皮制成的,最后再用棉花布條做個細細的燈芯。無數廢舊的物件都能在能工巧匠們手下生出花來。

  在夏日,黑夜總是很短,人們會抓緊時間在白天里把活干完還能節約些煤油,但只要一到了冬季,那漫漫黑夜襲來,大人們還是要等到屋里黑透了才肯點上一盞小小的煤油燈,小孩子在旁做功課,大人們也圍著燈各自忙碌著家務活。

  因為燈芯細,所以燃起來后那火光也只有豆子般大小。如果燈芯燒久了結成了炭塊,大人們一旦看見了就會趕忙把炭塊挑開,盡力節約一點煤油。

  煤油燈日日照著,燈罩也慢慢地會變黑,為了讓煤油燈的亮度發揮到極致,人們都會定期的仔細擦拭燈罩,有時候黑的嚴重,常常要耗上十幾分鐘才能弄干凈。

  "燈隨人走"是夜生活的常態,要是有人換了活動的場所,要去廚房或是院子,他便會小心的護著燈轉移地方,生怕風把它吹熄了,到時候又要費火柴來重新點亮,其他人只能在黑暗中靜靜等待。

  有些不懂事的小孩子總會問,為什么不多點一盞燈呢?大人們只能只能苦笑著回答說:"小孩子家家不懂,財從細取,過日子,才能細水長流啊。"

  就這樣,人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讓煤油用的慢一些,在那清苦的生活中,人們變得精打細算。淡淡的清冽燈油味都是人們覺得奢侈幸福的味道。

  在那時煤油習慣上被人們稱為"洋油",供銷商都會嚴格的按照相應標準進行分配。這就無形地提高了在一個普通家庭中沒有的地位。

  越是過著清苦的日子,人們就越容易滿足。那豆粒兒大小的光也給人們帶來了無數的歡樂,日日在煤油燈下,油煙肆虐,大人小孩兒的鼻孔鼻窩總是黑乎乎的,人們互相看著也忍俊不禁。

  夜幕降臨時分,人們團團圍住那盞小小的煤油燈,互相交談著,分享著白日里發生的趣事,沒有戰爭的轟鳴聲過著簡單的生活就足以讓人們喜笑顏開。暖暖的燈光下,人們的笑臉也顯得更加溫馨。

  所以那個年代雖然很苦,但是卻是最美好的。

  孫子!你這弄啥東西?老太太一大早就看到劉洋往自己屋子搬這些奇怪但是很精美的東西就一嘴問道!

  劉洋:奶奶,這個冬天冷不冷?

  聾老太太:你個傻小子,你自己沒感覺這天那叫啥,刺骨般的冷,能不冷嗎?老太太我晚上都好幾次被這鬼天氣凍醒。

  劉洋:那奶奶你就瞧好了,孫子我保證今天后,你就能好好的睡覺了,不會再被凍醒了。對了,桌子上有我給你帶來的剛出鍋的小籠包和豆漿,你趁熱吃了。

  嗯嗯!

  老太太這就等著!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