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我崇禎絕不上吊 > 第822章 于謙死因(1)
  殺了趙知縣,并不是曹化雨的最終目的。

  他還要掌控武清全縣!

  因此,派遣手下,假扮趙知縣,就成了曹化雨最好的選擇。

  若是尋常人,想要假扮知縣掌握一個縣,卻是千難萬難!

  知縣雖然獨大,縣內卻不完全是知縣說了算的。

  尤其是作為運河重鎮的武清。

  明朝萬歷13年,武清知縣陶允光在新建《文學泮池聚奎樓記》碑文中稱:“雍陽北拱神京,南襟滄渭”。

  京杭大運河,肩負的是南糧北輸的重任。

  只要作為都城,人口必然會暴增。

  那么當地的糧食自然是不夠吃的。

  明朝除了萬歷改革后的明末這一段時間之外,一直都是實物稅。

  百姓上繳國家的,是糧食、絲麻、布匹……等等實物。

  京杭大運河自從開通之日起,就肩負著朝京師轉運糧食的重任。

  (當然,永樂疏通大運河之前,使用的是海運。)

  從元代定都北京起,在大運河沿岸設置了多個大型糧倉,其中之一,就設置在武清。

  武清的這個糧倉有多大?

  先看看這個記載:“設有14倉,每一個倉包括50到80個倉廒,(倉廒:就相當于一個大倉庫)。

  每個廒大約在三間左右,這么算來,十四倉的倉庫數大約在2600~2700之間。

  十四倉儲糧226萬石左右。”

  就算按照平均數,武清的這個糧倉,能儲糧16萬石。

  按照一石糧食160斤算,就是2582萬斤,也就是12914噸。

  最少能儲存一萬三千噸糧食,由此,就可以知道武清地位的重要性了。

  也就是動手的是曹化雨這個錦衣衛南堂理事。

  換了其他人,想要這么干,自己全家的腦袋先掉了……

  ……

  明朝時,全國的農業水平,已經數倍于前。

  實際上,明朝經濟的繁榮程度,社會物資的富饒狀態,是后世人完全無法理解的。

  雖然因為缺糧,導致了大明的滅亡。(直觀主因。)

  但是,明朝糧價的穩定時間之長,卻是歷史之最。

  從開國到萬歷末期,這長達250年左右的漫長時間,明代糧食始終穩定。

  從開國的一兩銀子三石——到萬歷后期的0.7兩銀子一石。

  兩百多年的發展,糧價只是漲了一倍!

  就看這一條,就知道明代農業產出的繁榮了。

  而糧食,是社會最基礎、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不分。

  糧價穩定,就足以說明明代社會的繁榮。

  當然,局部地區、局部時段會有波動。

  當然,明末必須除外——

  隆慶開海之后,外貿銀就到了士紳手中,巨額白銀的局部轉移,再加上皇權受限,就會導致物價飛升。

  在經濟學上,這樣狀態下的糧價上漲,是正常現象。

  就是那句話——畸形的社會,就會導致畸形現象。

  明朝前200年左右,糧價始終穩定在0.5兩銀子以下。

  就算遭了災,糧價的波動也不大。

  比如:

  嘉靖二年,南京旱災,米價1.3--1.4兩。

  嘉靖三十二年,大饑荒,米價2.2兩。

  就算萬歷十六年,黃河水災,脫了皮的米,也才2兩銀子一石;倉庫內的陳米,1.5--1.6兩銀子。

  這是災年的米價啊!

  比如現在,稻谷一斤也就一塊多,米價呢……

  糧食價格,分為:稻價、麥價、粳米價、倉米價、面價……

  這是皇帝還有點權利時期的價格。

  再看看崇禎朝:

  崇禎十三年、河南米價34兩。

  十四年:山東米價154兩……

  崇禎十四年,我拿雜糧價格來舉例:

  就算是雜糧,一斗粟米(小米、高粱等)——售價超過一萬枚銅錢。

  十斗一石,也就是說,一石雜糧,售價已經達到了十萬枚銅錢。

  這時期銅銀兌換價格,在七百多到八百多之間。

  按照八百兌一,折合125兩銀子。

  雜糧啊,125兩銀子一石……

  為什么會這樣?

  這就要講講明朝的糧食歸屬權的轉變過程了。

  明朝農業發達,各地糧倉,動輒就是十幾萬石以上的儲備。

  甚至,數百萬石之巨!

  《明史》記載中,也有這樣的原話:

  “洪武二十四年,儲糧十六萬石于臨清,以給訓練騎兵。”

  實際上,到了永樂之后,臨清倉,已經常年儲備糧食150萬石!

  宣德六年,更是再次擴建,足足容納300萬石之巨!

  就這一個倉,就已經超過了元朝運河儲糧之和!

  要知道,這還是建立在明朝地稅,只有三十稅一的基礎上。

  糧食產量之高,就可見一斑!

  仔細研究一下明史,就會發現——只要遇上了災荒,調查屬實后,地方上奏請求減免稅收,朱家人沒有不同意的。

  被黑的那么慘,還是在《明史》中,有這樣的原話——“民不知兇荒,朝廷不知缺乏也!”

  明代漕運比元代更為發達,明政府成立了專門運糧的部隊——運軍,轄下運船有一萬一千多艘,官軍達12萬人之巨。

  因為糧倉分散各地,不容易管轄。

  于是,明英宗開始改革:

  “毀臨清、德州、河西務倉三分之一,改為京通倉。”

  歷經景泰帝、成化帝三朝,運河四大糧倉,就此成型。(算上英宗復辟的天順朝,就是四朝。)

  分別是:淮安的豐濟倉、徐州的廣運倉、德州的德州倉、臨清的臨清倉。

  明英宗為何要集中糧倉呢?

  這件事稍后講述。

  既然扯到四大糧倉,那就扯一扯于謙的死因之一。

  明朝在“仁義”皇帝弘治朱佑樘之前,有一個定語——叫做“國積三年糧。”

  朱佑樘之后,就變成了“國積兩年糧”、隆慶之后,就變成了“國積一年糧”,甚至……很多糧倉一粒也沒有!

  這個“國積三年糧”是啥意思呢?

  ——明朝儲存在官方糧倉里面的糧食,足夠吃三年——是全國。

  實際上,單單從明朝官倉的儲糧歸屬權轉移情況,就能看出明朝滅亡的真相。

  我記得在逃離京師那一段,我在評論里,懟過一句——“要不要我將全國糧倉位置全部寫出來?”

  具體位置,那是要費功夫……

  但是,粗略到縣,這就很簡單了!

  甚至,我還能告訴你這個地方是官倉,還是義倉!

  陳佐立先生的碩士論文《明代糧倉研究》,專門就講的這個。

  …… 無盡的昏迷過后,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節內容,請下載星星閱讀app,無廣告免費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閱讀小說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

  迷茫、不解,各種情緒涌上心頭。

  這是哪?

  隨后,時宇下意識觀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個單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現在也應該在病房才對。

  還有自己的身體……怎么會一點傷也沒有。

  帶著疑惑,時宇的視線快速從房間掃過,最終目光停留在了床頭的一面鏡子上。

  鏡子照出他現在的模樣,大約十七八歲的年齡,外貌很帥。

  可問題是,這不是他!下載星星閱讀app,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無廣告免費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歲氣宇不凡的帥氣青年,工作有段時間了。

  而現在,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紀……

  這個變化,讓時宇發愣很久。

  千萬別告訴他,手術很成功……

  身體、面貌都變了,這根本不是手術不手術的問題了,而是仙術。

  他竟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難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頭那擺放位置明顯風水不好的鏡子,時宇還在旁邊發現了三本書。

  時宇拿起一看,書名瞬間讓他沉默。

  《新手飼養員必備育獸手冊》

  《寵獸產后的護理》

  《異種族獸耳娘評鑒指南》

  時宇:???

  前兩本書的名字還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時宇目光一肅,伸出手來,不過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開第三本書,看看這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時,他的大腦猛地一陣刺痛,大量的記憶如潮水般涌現。

  冰原市。

  寵獸飼養基地。

  實習寵獸飼養員。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星星閱讀app為您提供大神火之虎vvvv的我崇禎絕不上吊

  御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