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642章 西安之役
  “此皆誤國之論!班固《西都賦》有言:“晞秦嶺,睋北阜。”關中東有崤山,南有秦嶺,西有隴山,北瀕黃河,韃齊孤軍深入千里,正犯了兵家·····”

  大學士潘獨鰲最后一個站出來發言,他一身浩然正氣,言語之間充滿對齊軍的不屑。

  剛說幾句,就被劉文秀打斷。

  “潘獨鰲你閉嘴!文縐縐作啥子,想考秀才啊,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別擱這兒拱火!”

  “本官早考過秀才了!”

  潘獨鰲不去看那武夫,繼續道:

  “西安城高池深,箭樓角樓一應俱全,城頭架設紅夷大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還有老營精銳守著,鄧長雄想攻下,不死個幾萬人馬,絕無可能!”

  大西皇帝的幾位義子,聽到這話,都不懷好意的朝大學士望來。

  一眾武將畏敵如虎,手無縛雞之力的潘獨鰲,卻挺身而出。

  張自成被他凜然正氣打動。

  “好!好!潘大學士,要是都有你這般氣魄,他鄧長雄也打不到西安來!”

  劉文秀鼻子哼了一下,不陰不陽道:

  “西安要被韃子圍住了,周邊兵馬,個個跟縮頭烏龜似得,縮在殼里不來援助,潘秀才能把援兵說來不成!”

  張自成拍桉而起,晃晃悠悠:

  “誰能去南邊搬救兵,解西安之圍,朕,朕封他為渭南王!”

  西安城中雖還有三萬多大西軍,城防堅固,可是守軍皆是韃齊的手下敗將。

  一些倒霉的營伍,讓齊國十二個兵團輪流錘過一遍,士氣軍心全無。

  眾人竊竊私語,這個封賞顯然沒什么吸引力,西安尚且守不住,何況是什么渭南。

  陜西是待不下去了。要么去河南,要么入四川。

  不過,這兩個選擇結果基本一樣。

  四川土司不會容他們,河南就更不用說了,齊軍第九兵團正在中原等著。

  眾人面面相覷,都不說話。

  張自成咬了咬牙,正要提高賞額,卻聽大學士凜然道:

  “陛下,臣愿前往。”

  潘獨鰲,湖北應城人,秀才出身,天啟三年,朱由檢被弒,天下大亂,這位秀才老爺當機立斷,聚眾三十人,立水寨,練水師。準備效法劉秀黃巢等秀才前輩,干一番大事業。

  武定元年,李獻忠遣劉宗敏南下攻略河南湖廣,王獨鰲殺應城縣令,歸附闖軍。

  本以為抱上了大腿,誰知幾個月后,劉就被蒲剛第五兵團斬殺。潘獨鰲僥幸逃脫,轉頭又投靠張自成。

  因善其撰文桉,足智多謀,自成待以軍師之禮,大西建立后,封他為大學士。

  原本歷史上,這位效法黃巢劉秀的造反秀才,最后被楊嗣昌俘獲,囚于襄陽,崇禎十四年被誅殺。

  “好!好!”

  張自成撫弄頜下黃須,仰天大笑:

  “那話是咋說的?疾風知啥,國亂顯啥。朕,果然沒看錯人,朕這就發三封圣旨,趁著韃子還沒圍上來,你趕緊帶去漢中、安康、渭南,讓那三個龜孫提兵北上!媽媽的,再不發兵,老子把他們腦袋都砍了!”

  老太監捧著筆墨紙硯來到皇帝身前。

  “寫!”

  張自成大聲吼道。

  這老太監本乃是前明秦王府的管事,從出生一直待在秦王府。

  他先后服侍過末代秦王朱存極,大唐皇帝李獻忠,現在又為大西皇帝做事。

  真可謂,足不出戶,歷經三朝。

  “餓念,你寫,趕緊的!”

  張自成一把推開御桉上的酒壺酒杯,扯過一張宣紙,拍在書桉上。

  “寫!”

  老太監顫巍巍舉起毛筆,聚精會神聽著。

  “照老子念地寫,媽媽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格老子的劉進忠,你一到漢中就跟個死人一樣,不知道寫封信問問老子還活著沒有!現在老子損了這么多兵馬,花了這么銀錢,從陜北跑到關中,韃子還不放過老子,老子要和鄧長雄拼命!驢球子,日你個仙人板板!趕緊滾過來救老子,再不來,老子把你爹娘兒子都剁成肉泥,入你媽·媽的毛!欽此!

  ”

  老太監倒吸口涼氣,咬牙將大西皇帝口諭謄寫三份,只把三位知府的名字作了改動。

  張自成大手一揮:“給潘大學士!”

  老太監拿著那黑犀牛角軸圣旨,仿佛覺得燙手似的,連忙遞給潘獨鰲。

  潘大學士正氣凜然道:“陛下勿憂,臣這就出城搬救兵!”

  嵯峨山。

  山坡陡峭,勢如斧砍,登頂南眺,涇渭分明,關中平原盡收眼底。

  嵯峨山位于涇陽,三原,淳化三縣交界之處,距離西安僅有一百二十里。

  廣德二年二月初一日辰時,齊軍第二兵團陸續抵達嵯峨山南麓,大軍依山扎營,火兵生火造飯。

  正午時分,黑色的營帳連綿十余里,宛若一條巨大的黑色蒼龍。蜿蜒纏繞,蟄伏在關中平原邊緣,伸出它鋒利的獠牙,準備給敵人致命一擊。

  中軍大帳。

  身著輕甲縱馬而來的傳令兵一個接一個在大帳門口勒緊韁繩,伴隨陣陣人叫馬嘶,一封封塘報傳入大帳。

  作戰參謀們打開沾有血跡的塘報,對各處戰場情形做出梳理總結,并給出作戰建議。

  塘報原件和參謀的建議,被匯總到主官面前,總訓導官和兵團主官商議之后,下達作戰命令。

  這種決策流程,已經呈現出標準化和流水線作業趨勢。

  第二兵團總訓導官方詩銘放下一份塘報,微微嘆息道:

  “西安城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都是去年才修葺的,他們還增添了幾十門火炮,陜北那些殘兵敗將退入西安,怕是有三四萬人了,撞開這銅墻鐵壁,不知要死多少人。”

  不止如此,大西軍還堅固了敵臺、月城和甕城,城墻每隔米,就有一座“敵臺”。

  每座敵臺上建有屯兵樓一座,城四隅各建角樓一座。

  “流賊增添了好幾個馬面,兩個馬面之間相距剛好六十步,弓箭、礌石都可以砸到我軍頭上。城墻卻厚實得很,火炮鑿不開,只能拿人命去填。”

  “好了,老方,參謀擬出作戰計劃沒有?”

  第二兵團鄧長雄戴著墨黑鎖子頓項鐵盔,露出幾根斑白的鬢發,正目光炯炯望向一幅西安城防地圖。

  地圖是潛伏西安的蓑衣衛冒死送出的,城中各處兵力,火炮配備,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大西軍在西安城墻防御,形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體系。

  月城城樓與大城城樓遙相呼應,控制吊橋城門局勢;

  角樓鎮守全城四角,輔助大城樓,傳遞大將號令以及全城戰勢;

  敵樓則利用其外突的特點形成正面以及兩樓間三方面的交叉火力,狙擊城門來犯之敵,減輕城門守兵壓力。

  輔之以深溝高壘、雉堞,堪稱固若金湯,難以逾越。

  方詩銘目光從城防圖上轉開,連忙回道:

  “作戰參謀們多數主張圍城,等流賊自潰。”

  “圍城?”

  鄧長雄眉頭皺緊,第二兵團進入陜西兵馬足有一萬,加上輔攻的七千蒙古兵。兩萬大軍的后勤,壓力不容小覷,即便是去年山西豐收,糧草充足,可也經不起他們在關中這樣折騰。

  不等鄧長雄反駁,方詩銘接著道:

  “去年關中旱災,流賊把糧食都用來修筑城防了,綜合多方情報,判定他們糧食這個月就會吃完,守軍士氣低落,不敢出城野戰,只要斷糧,他們很快就會投降。”

  “不過,預計要餓死上萬百姓。”

  鄧長雄搖搖頭,又問道:

  “蓑衣衛有多少內應?”

  方詩銘笑道:“內應,就別指望了。又不是打縣城,城內四十萬丁口,加上流賊,五十萬也有的,幾個人在城中放火,沒什么用。”

  “直接攻打呢?要死多少戰兵?”

  訓導官說出一個讓主官感到可怕的數字:

  “三千。”

  “三千?!”

  鄧長雄聲音顫抖。

  “作戰參謀根據大西軍多次作戰表現,推導出來的。守城的是張自成的老兄弟。如果知道已經無路可逃,只有一死,爆發出來的戰力比在陜北更強····”

  鄧長雄閉上眼睛,開始想象第二兵團戰兵登城作戰的慘烈畫面。

  方詩銘小心翼翼道:“鄧主官,第二兵團的作戰目標,是為挺進西南打好基礎,陜西流賊已是窮途末路,若在此損兵折將,就得不償失了,太上皇說了,西南才是大頭。”

  鄧長雄還要問話,衛兵忽然走到主官身前,低聲耳語。

  “什么?流賊來人議和了。”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眠?吾皇要一統天下,一個也不能少,陜西當然也不例外。”

  鄧長雄睥睨望向站在面前,一身大西官服的潘獨鰲。

  這人自稱是大西國的大學士,不過看起來更像是天津衛碼頭上的青皮無賴。

  方詩銘拔出佩刀,刀尖抵住潘大學士下巴,狠狠瞪著對方道:

  “給過你們機會,你們不中用啊!”

  訓導官指向帳外,茫茫嵯峨山中,幾個身形句僂的老頭還在彎腰鋤地,胼手胝足。

  “自萬歷四十七年起,三秦大地水旱蝗災不斷,兵匪如麻,百姓何其悲慘!二十多年前,張自成占據陜西,不知體恤百姓,偌大一個陜西,讓你們折騰成這樣,壯丁不是死,就是逃,只剩婦孺老幼給你們種地,你們現在還想求和?”

  潘獨鰲輕輕推開刀刃,神色平靜道:

  “上官,實不相瞞,是大西皇帝想頑抗到底,這是他寫給漢中、渭南等地知府的求援信。”

  大學士邊說邊將張自成滿口臟話的圣旨遞給方詩銘。

  方詩銘眉頭皺緊,一把奪過圣旨,剛讀了一句,便已目瞪口呆。

  他強忍著笑,把圣旨又遞給鄧長雄。

  鄧長雄看完這令人噴飯的圣旨,不由感慨,同樣是武人出身,張自成和太上皇相差不啻萬里。

  =““r=“://..////“《諸世大羅》/

  “議和乃本官倡導,齊軍驍勇,難于爭鋒。大西破亡,指日可期,本官愿為王前驅,充當你們的內應,等到時攻下西安,希望新朝能不忘本官這點微薄之功。”

  鄧長雄放下圣旨,神色嚴峻道:

  “潘大學士若能內應破城,本將必當親自上疏,為你請功,保舉你在齊國做官,只是····”

  方詩銘笑道:“只怕大學士有心無力啊。”

  潘獨鰲鎮定自若道:

  “兩位放心,本官既能在一眾流寇中周旋這么多年,靠的不是幾篇檄文。張自成義子艾能奇,與他義父一名嬪妃私通,那嬪妃已有身孕,他惶恐被義父發現。艾能奇素知大齊軍威,老夫對他又曉以大義,勸他誅殺義父,投靠大齊!只是擔心以前和你們齊軍交過手,怕他不被收留。”

  方詩銘心道:“果然是個呂布一樣的好義子。”

  鄧長雄神色冷漠道:“這個艾能奇,何時可以舉事?麾下兵馬多少?多少可以追隨他反正?”

  “兵馬不定,日期還未確定,只等兩位主官答復。”

  潘獨鰲繼續道:“為確保萬無一失,本官須先去渭南走一趟,再勸說那三個知府,讓他們也跟著反正。”

  方詩銘笑道:“把我等當傻子嗎?放你去渭南,讓你去搬救兵?”

  訓導官拍桉怒目,大聲道:“你們用連環計,編出這些故事,你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我方詩銘!我熟讀兵書,什么奸計詐謀沒見過!”

  說罷望向衛兵:

  “推出去,砍了。”

  衛兵立即將潘獨鰲拿下,往大帳門口推去。

  大學士仰天大笑。

  方詩銘好奇問道:“我已識破你奸計,何故哂笑?”

  “我只笑世人都說齊國太上皇海納百川,能容遠人,看來也只是說說而已,連我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都容不下,看來也成不了大事!”

  方詩銘笑道:“我來說出你那破綻,教你死而無怨。既是真心充作內應,如何不明約幾時?是不是想套出大軍軍情,然后等我攻打西安,你們派人伏擊?!”

  潘獨鰲聽罷,面不改色道:“虧你還自稱什么熟讀兵書,敢自夸熟讀兵書。不學無術之人,也能充當什么訓導官!可惜我潘獨鰲今日屈死你這庸人之手。”

  方詩銘怒道:“老子是沉陽兵學院第二期畢業,是太上皇的門生!說我無學?”

  “你且說我哪里說得不對,說不出來,老子親自斬了你。”

  潘獨鰲笑道:“豈不聞‘背主作竊,不可定期’?如今你我在此約定日期,到時急切下不得手,這里反來接應,事必泄漏,而且大軍受損,如之奈何?此事但可便宜行事,怎能提前約好?你還讀了什么學院,我看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鄧長雄哈哈大笑,拍拍潘獨鰲肩膀,安撫道:

  “大學士不必動怒,不是訓導官不相信你,只是試一試罷了,你不是黃蓋,我等也不是曹操。”

  潘獨鰲指天發誓:“我與艾能奇兩人,誠心投降大齊,如嬰兒之望父母,豈有詐乎!”

  鄧長雄點頭道:

  “好好好,不管如何,百姓能少些傷亡,便是最好。”

  “吾皇仁慈,不忍多殺人。”

  邊說邊拔出自己佩刀,牽著大學士,走出帳外。

  大帳之外,幾個護送潘獨鰲前去宣旨的衛兵被五花大綁,跪在地上,一臉恐懼地望著周圍。

  鄧長雄將佩刀遞給潘獨鰲。

  “來,大學士,把張自成的人都砍了,換成本官給你的衛兵,護送你上路。此地不可久留,早些去渭南勸降。不過本官估計,劉進忠見到這封圣旨,不用你勸,他也會投降大齊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