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250章 朱由校
  泰昌三年二月,遼西戰火頻仍。

  開原軍長驅直入,連下沈陽、遼陽、廣寧、義州、錦州諸城,兵鋒直逼寧遠、山海關。

  遼東經略王化貞投降開原后,朝廷震驚,內閣與司禮監經過一番爭斗,最終推出了新的經略人選。

  正月底,內閣票擬由兵部侍郎王在晉取代王化貞,經略遼東,率薊鎮、宣大、甘肅、陜西、山西等地邊軍火速馳援寧遠,大張討伐,翦滅劉賊。

  二月一日,王在晉代王化貞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經略遼東、薊鎮、天津、登(州)、萊(州),皇帝特賜他蟒玉、衣帶和尚方寶劍。

  新任遼東經略離開京師時,奉詔入宮,向病榻上的泰昌皇帝分析關外形勢:

  “劉賊敗壞遼東、遼西,一壞于開原,二壞于渾河,三壞于遼、沈,四壞于廣寧。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于四壞——捐棄全遼,則無局之可布矣!”

  此時泰昌皇帝已經病重臥床,氣息奄奄,聽了王在晉的話,皇帝連忙搖搖手,掙扎著坐了起來,目光浮動,望向他的大臣:

  “先皇寬仁,厚待開原,以致劉賊坐大。劉賊狼子野心,人神共憤,遼東事已至此,卿不可推辭。糧草援軍,都會給你備齊,國亂思良相,卿到遼東,當與祖大壽勠力同心,為大明除此國賊,建不世功勛!切記切記。”

  王在晉做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知道這次援遼作戰,糧草是不可能備齊的。

  大明九邊各地,拖欠兵餉已久,宣大被拖欠半年,陜西被拖欠十月。各地戰兵形如乞丐,賣兒鬻女者,大有人在,向外番賣自己的腰刀和鎧甲更是家常便飯。

  去年,徐光啟上疏對邊軍進行改革,要求將每名邊軍的兵餉提高到二兩,更換裝備,裁撤京師火器局,直接從澳門兵工廠購置性能可靠的火銃·····結果徐光啟自然遭到了御史和總兵們猛烈攻擊彈劾,后來此事也就沒了下文。這位徐光啟現在下落不明,好像是被開原細作劫走了。

  糧草無解,援兵無望。

  王在晉知道皇帝無其他人可用,除了自己,又有誰愿意蹚渾水呢?

  王在晉安慰皇帝幾句,祈禱圣上早日痊愈,便獨自一人走出紫禁城。

  走過金水橋時,日頭漸漸沉入西山,小冰河氣候下的初春沒有吹面不寒楊柳風,有的只是寒氣逼人。

  王在晉裹緊皮弁服,出了宮門,坐在自己官轎中,官轎一路向王府府邸走去。

  大街上跑動著搶購米面的百姓,遼西戰事正在影響京師。

  王在晉長嘆一聲,無可奈何的搖搖頭。

  泰昌三年二月,失去魏忠賢控制的朱常洛,在新廠公許顯純的教唆下,夜夜笙歌,漁色無度,史書記載:

  “三年二月,廠臣進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

  二月初八,泰昌帝病重,召內官崔文升治病。

  崔文升本是鄭貴妃宮中的親信太監。朱常洛即位以后,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朱常洛患病后,鄭貴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藥房太監的身份向皇帝進“通利藥”,即大黃。大黃相當于瀉藥。所以,接下來的一晝夜,朱常洛連瀉三四十次,身體極度虛弱,處于衰竭狀態。

  泰昌三年二月十日,朱常洛召英國公張惟賢、內閣首輔方從哲等十三人進宮,令皇長子朱由校覲見,崔文升被逐出皇宮。

  泰昌三年二月十二日,鴻臚寺丞李可灼獻仙丹,朱常洛服用后,感覺還好,讓內侍傳話說:

  “圣體用藥后,暖潤舒暢,思進飲膳。”

  泰昌三年二月十三日五更,朱常洛駕崩。

  二月十五日,太子朱由校繼帝位,改年號為崇禎。

  新任遼東經略抵達寧遠之際。

  義州戚家堡、錦州城南雙堡、十官兒屯等地遼民數萬,結寨自保,大、小凌河亦有數千不肯追隨祖大壽的遼民。

  十三山、前寺山、查角山聚集難民十萬,由義州大俠楊三率領,楊三采取中立策略,既不隨遼鎮撤入寧遠,亦不愿向開原軍投降。

  劉招孫派出馬士英、森悌等官員,出面對十多萬遼西難民進行招撫,許諾他們,等擊敗祖大壽,便給難民分田地,只要在戰亂中沒有濫殺無辜者,開原皆既往不咎。

  十三山首領楊三派人前往寧遠,向遼東經略王在晉請求撥發錢糧,他將親率遼西義士與“劉賊”血戰到底,報效朝廷。

  新任遼東經略王在晉對楊三的請求置若罔聞。

  王在晉認為,目前寧遠、山海關防守尚未穩固,不可輕舉妄動,若救回難民,必然無處安置,也沒有糧草供養,而且難民中間肯定會夾雜很多開原奸細。

  最后,王在晉對十三山使者說:

  “劉賊現在只是吞并錦州,并沒有立即攻打寧遠、山海關,若朝廷輕易收留你等,必然會給劉賊開戰的理由。”

  泰昌三年二月上旬,廣寧戰后,右屯衛、錦州、大凌河城、小凌河城、松山、杏山、連山、塔山守將奉高第之命,焚燒廬舍,糧儲,撤軍民于關內。

  開原軍長驅直入,連取明軍所棄之城,兵鋒直逼寧遠。

  二月十二日,祖大壽聞知開原軍已過遼河,馬上進行軍事部署。

  寧遠城內以廣武營步兵防守,中左所都司陳兆蘭率領本營步兵入城,與都司徐敷奏協防,總兵標下家丁在城上及四門為援。

  中軍孫紹祖、何可綱、李國輔、黃維正、彭簪古等人督陣,祖大壽親率家丁在城內緝拿奸細。總兵祖大弼領本營精銳出興水縣堡、瓦窯沖作為援兵。

  副將朱梅,游擊馬廣、鄧茂林各率所部精銳與祖大弼合營,作為寧遠北邊外援。

  祖大壽又令寧遠及金州所屬各小堡堡官孟繼孔、孫承惠、張存仁、金國鳳、孫定遼、趙邦寧,各率騎兵與祖大弼匯合一處。

  龍武水營游擊姚與賢、喬恒、季士登,都司王錫斧等人簡選各船精兵,在覺華島待命,為寧遠南邊外援。

  中右所由劉永昌、尤岱堅守,前屯衛總兵趙率教領所部三車營步兵防守中千所、前屯衛、中后所,作為寧遠的后援。

  這樣,以寧遠為中心,東、西、南、被四面相呼應的防御體系就建立起來了。

  祖大壽從祖大弼及各路敗軍口中了解到遼沈、廣寧等地陷落的過程,號召寧遠全城軍民齊心守城,他讓家丁在城中四處張貼布告,其文如下:“本官定與此城共存亡,城內各將領或守或援,俱當與本城共存亡。結連一處,彼此同心,死中求生,必生無死。若有臨戰退縮,必于軍前斬之,有一人亂行動者殺,城上人下城者即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