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四合院:我是閻解成 > 第180章 北汽摩擴張
  10月,隨著城郊新廠的不斷建設,一座座廠房拔地而起。

  因為資金充足,上頭重視程度高,再加上廠子的確紅火,連帶這片城郊都開始變得有生氣了起來。

  許多小商販,都趁著廠里工人上下班的工夫,在廠門口開設早飯攤子,以及晚上賣些鹵味。

  這兩年雖然改革開放了,下海經商的人一天天多起來,但是進大工廠當工人,還是社會的絕對主流。

  當工人對普通家庭來說,依舊是件體面的事兒。

  畢竟工作穩定,工資不低,許多廠里還會建職工房,能給普通工人分房。

  雖然會按照工齡,婚姻情況以及貢獻排隊,但是怎么說都有個著落和念想,一般的雙職工家庭在這個時候,日子還是過的非常紅火。

  這種情況大概要到90年代,才會初步轉變觀念。

  因為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內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導致把一些競爭力不高的國營大廠給擠垮了,才開始迎來了下崗潮。

  閻解成感覺如今經濟比他前世發展的還要快,這大工廠的下崗潮可能要比他前世還得早兩年。

  當然在北汽摩就不用擔心這種事兒,他一手主導起來的廠,要是還能被擠垮,那真的一頭撞墻上算了,白混了。

  因為廠子在城郊,所以領導層會議決定后,優先將職工醫院先建起來。

  畢竟人一多,在生產環境下受傷也免不了,保證工人的身體健康,絕對是重中之重。

  還有宿舍,辦公樓等等都開始初步建起來了。

  也幸虧資金充足,北京建工集團也就是建廠的承包方,派的人力也足,才能將項目建的這么快。

  而摩托車廠在這三個月中,新老產線一起生產,也就生產了1萬8千輛,都讓婁曉娥派人一次性運走了。

  可能是那之前4千輛摩托的質量不錯,口碑比較好,又因為斷貨了三個月。

  這批摩托一到香港,在門店一上市,就遭到了瘋搶,僅僅一個月,就銷售一空。

  甚至都有黃牛開始倒賣這車了,而且倒賣的價格,比市面上日產的摩托都貴。

  因為省油的優點,許多買不到的北京80摩托的港人,也的確舍得下心以黃牛的高價購入。

  因為黃牛的抬價,哄搶,也進一步導致了港人對這的關注,紛紛讓店里的店員找老板多要些車來賣。

  婁董幾家當然沒有將運來的摩托,全部一次性在香港售賣。

  每家留了一千輛,有些賣往韓國,有些去了臺灣,還有部分到了英國售賣。

  畢竟香港人口就那么多,市場就那么大,遲早有飽和的那天,反正都是他們碗里的肉,可以細水長流慢慢來。

  而國外的市場就不同了,可不能被落下,畢竟他們在外面的影響力和渠道,可不如在香港這個大本營。

  趕緊趁著現在,一邊在香港賣,一邊運點貨去外邊,先打開點市場的口子。

  只是幾家都沒有預料到,這一次的貨竟然比上一次還火爆。

  這一萬4千輛的車子,連一個月都沒有撐到就給賣光了。

  心中都覺得跟搶錢差不多了,他們只不過是將車運過來,就遭到了瘋搶。

  不由的開始慶幸,還好下手動作快入了股,不然依照如今的形勢,要是有香港的別家找上門去合作,他們可能真的被一腳踢開。

  而北汽摩那邊的訂單,也持續不斷的增加。

  國內哪怕經濟整體水平較低,富裕人口不多,但是架不住人多,市場大啊。

  哪怕僅僅是富起來的一小部分,都讓摩托廠感到了驚喜,每個月竟然有上千輛的車是由個人購買的。

  還好如今廠房造的夠多,這幾個月又有17條摩托生產線制造了出來,搬進了幾個新車間,終于是不怕生產來不及了。

  剩下的就是招工,而且這一次招工數量可不少。

  整個北汽摩新廠這邊,目前差不多有1700人。

  這次一邊是摩托車產線擴張,一邊是汽車生產線的招工。

  一下子就合計招工三千個名額,這若是加上摩托分廠的人,就要將近6千人了。

  這還是因為廠房還沒擴張建設完,地不夠的原因。

  市里倒是在上一期投資時,又批下了靠外的2000多畝地,如今廠子都有3千多畝占地。

  因為廠子是在城郊往東就是通縣了,許多人回去不方便,騎自行車倒還好,只是多費些時間。

  若是靠步行,就太辛苦了,有些就直接租附近當地的房子,住到旁邊通縣去了。

  還好廠里有幾輛大巴車,接送員工來回城里。

  現在也在抓緊造員工宿舍,想方設法解決員工在廠里頭工作的居住問題。

  這次招工主要面對的也是城郊的,當地農村人民。

  許多村子聽說附近的汽車大廠,要來村里招工時,都不敢相信,沒想到這種好事兒竟然能落到自己頭上。

  這進廠對農村戶口的人來說可不得了,進去以后就是工人了啊,更別提廠子還就在家附近,這種好事可真是趕上了。

  若是進去了,家里的孩子,以后可不用跟他們一樣,在家里干農活,種地吃飯了。

  正式工哪怕是一級工,也有每月30多塊的收入。

  哪怕如今改革開放了,對農村人民來說也是不敢想象的。

  廠里其實主要是為了工人著想,畢竟第一批的城里招的,許多人回去都有些麻煩,哪怕有廠車,但是也需要等好幾輪才能等到自己。

  這附近招的就不同了,如今廠里還沒建成宿舍,這批招的工人們下班了,可以回村子里居住,回去也方便些。

  俞華是小看了北京農村的熱情,可能是以前工人身份帶來的優越性,附近的村子只要是年輕人,不論男女都上趕著來廠里上班。

  而且哪怕是在城郊,附近村子不算密集,但是這三千人還是很輕松的就讓廠里招到了,還有許多是通縣專門過來找工作的。

  市里也密切關注著他們廠子的發展,還計劃著從城里通一條快速路,去到他們廠附近,支持他們廠子的發展。

  當然也有心將市區里的其他產業,一塊兒搬到外邊來。

  尤其是他們這邊附近集中起來,不僅人氣更旺,而且方便管理。

  廠里俞華這個廠長是整天忙的不可開交,廠里邊的人越來越多,管理起來也越復雜。

  好在他以前管過一段時間的軋鋼廠,倒還算能穩住局面。

  只不過廠里如今忙于生產,再加上是創辦的比較急,人事架構管理體系十分混亂。

  要不是各個車間的車間主任比較靠譜,而且經驗豐富,都是老摩托車廠以及一些汽車廠的骨干,不然這廠早亂套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