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三國:開局召喚不良帥 > 第489章 錢幣
  集市

  李燁品嘗的一下蜜餞,味道不錯,雖然比不是宮廷特制,但也有七分味了。

  “小東子,打包兩斤。”

  “諾。”

  “謝謝客官,一共30魏元。”

  店主混跡市井多年,看眼前三人的穿著打扮,就知道非富即貴,立即麻溜的完成打包。

  付錢的事情,當然是小東子辦了。

  魏元,便是李燁推行發布的新貨幣,用來穩定物價,方便商業的發展,對于每一枚銅錢的重量都有嚴格的要求,主要鑄幣權收歸中央。

  銅幣主要材料是銅,而銅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并不是一張紙被人賦予價值成為錢,所以哪怕是非常劣質的銅幣,本身也存在價值。

  就像直百錢的質量非常差,含銅量低,屬于劣幣,但是它確實是銅幣,可以用于流通和交易。

  蜀國官方說一個直百錢可以換100個五銖錢,但是這中間存在著巨大的含銅量差距,在價值方面完全不對等,所以借助這個價值差,才能快速充盈府庫。

  在蜀國,一個直百錢相當于原本的100個五銖錢。

  假設你是一個商人,在蜀地做生意,一張桌子原價30五銖錢,別人用一枚直百錢購買,而你還得找給那個人70五銖錢。

  官方發行直百錢,以此獲得中下層手中的五銖錢,這樣銅就集中到了上層,可是長此以往,就會在蜀地形成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而直百錢價值會急速下跌。

  以上買桌子的例子,在魏國和吳國就行不通,各國貨幣不同,就會有匯率上得差距,一個直百錢,不可能在魏國和吳國買到原價值100個五銖錢的東西。

  銅幣的價值,關鍵就在于其含銅量的多少,含銅量在根源上決定著錢幣的最終價值。

  只有保持價格與價值的相對均衡,才能讓經濟平穩的發展。

  幾百年前,秦始皇統一貨幣,就是因為七國貨幣不同,給各地造成很多的麻煩。

  一到亂世,就會出現各式各樣含銅量不標準的貨幣,因為這是榨取利益的手段。

  雖然含銅量不標準,但本質都是銅,都能流通,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各地貨幣不同,價值不同,價格不同。

  比如:甲地錢幣含銅量高,一碗面5錢,乙地錢幣含銅量低,一碗面500錢;人又不是傻子,甲地人到乙地吃面,怎么可能付給店家500枚甲地錢幣呢?

  況且,鑄造銅幣的技術要求并不高,現有的銅錢也可以熔化重鑄,劣幣的出現如果霸占市場,就會出現大量的仿制品。

  仿制銅幣和仿制紙鈔這種造假行為有區別,它屬于私自鑄幣,仿制銅幣本身也含有銅這個一般等價物,所以具有流通性。

  官方可能只想發幾萬直百錢,但是‘以一當百’的直百錢流入市場,就會出現民間私鑄情況,而仿制的直百錢,也會流入市場,加劇通貨膨脹。

  私鑄貨幣一旦與官府貨幣保持一致,就會非常麻煩,首先他私鑄的直百錢和你正規發行的直百錢一樣,外型一樣,重量一樣,沒法證明它是假的;其次在古代的環境,根本不可能準確追蹤錢幣的流通。

  私自鑄幣在有得時期是罪,但是知法犯法的人少嗎?

  建安年間,李燁正式發行魏元,魏元在漢五銖錢的基礎上,進行改良,采取圓形方孔的外形,重量規定在,國內的主要銅礦都是國有,再加上沈萬三主導的商部作用于市場。

  經過數年的發展,再加上魏國國內基本上穩定,魏元逐步開始流通。

  貨幣的推行是需要時間的,不是我今天說要用魏元,然后幾個月后,全國就通用魏元了,在生產力落后的古代,這種貨幣政策的推行,需要更多時間的沉積。

  在對梁、吳、蜀的國際貿易中,要么使用金銀進行大宗貿易,要么就用各國銅幣,按照含銅量,進行貿易。

  想以自家劣幣在他國賺便宜,誰慣著你?

  在當下,各地分裂的情況下,沒有哪一國的貨幣可以取得絕對優勢。

  未來美元為什么搶手,因為它和石油有掛鉤。

  沒有石油,飛機、坦克、輪船,這些基本上都廢了,交通方面,汽車也廢了一大半。

  在這個時代,有什么東西像石油這么卡脖子嗎?

  有人說蜀錦掛鉤直百錢,騙小孩玩不錯。

  其它國家的蠶不會吐絲,還是其他國家的人不會織錦,亦或者哪國規定必須要穿蜀錦制成的衣服?

  蜀錦確實不錯,但一個非必需品,居然能吹的和錢幣掛鉤,它也算光榮了。

  對于魏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李燁心里還是有數的,比漢朝好點,但還沒有到唐宋時期的水平,只能等一統天下后,慢慢發展了。

  經濟發展急不得,一著急就容易犯錯誤。

  李燁帶著典韋和小東子,連逛了幾個集市,考察鄴城的民情。

  神都集會也在籌備之中,分為城外區和城內區。

  白天基本上都在城外活動,晚上的夜生活就轉到了城內。

  不過對于廣大百姓來說,參與的基本上是白天的活動,城外不僅僅會有許多小販,還會有民間的表演;

  晚上的活動在城內的一些高檔消費區域,不是普通百姓玩得起的,基本上是士族子弟參與。

  中午飯點到了,李燁也沒回王宮,而是帶著兩人去了醉霄樓,天貴星·程霄開得酒樓,現在可是真正做到風靡全國了。

  找了一個包間坐下,李燁直接把菜單丟給小東子:“你看著點吧,夠我們三人吃就行了,記住惡來的飯量可不小。”

  “諾。”

  小東子斟酌選菜的時候,小二也端茶上來,接待的侍女給三人倒上茶。

  李燁品了一口:“茶一般。”

  不過對李燁來說,茶文化也只是社交需要,自己私下的話,不算太講究。

  由于茶盞非常小,典韋連喝了七杯,才算解渴。

  在小東子研究如何搭配菜品的時候,李燁的眼神則是看向場外,幾個士子正在往醉霄樓這邊走。

  為首的那個,還是個熟人。

  袁紹的兒子袁尚,勉強算是一個熟人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