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三國:從軍閥到一統天下 > 第466章 疲于奔命
  三路軍中袁譚的進度反而是最慢的。

  他出兵的速度倒是很快,呂蒙出發的當天他就一同出兵了,只留下一些文臣負責治理丹徒。

  成果也是有的,第三天他便打下了曲阿,看似一路高歌、勢不可擋的樣子。

  然而他也就開心到這里了,毗陵是他根本無法攻陷的城池。

  朱桓來防守都是次要的,朱桓沒來的時候他也不行。

  毗陵三面都是沼澤爛泥地,沒有本地人指引,誰也過不去。

  袁譚就是再多的兵馬也只能攻打一個方向,就是他面對的北城,可是那個方向已經被人加固了無數代,光城門就有四道,根本不給他機會。

  大型攻城器械更是想都不要想,這里河流密布,平時百姓們走的橋器械根本過不來,難道為了打一座城,要讓他修二三十道結實的橋梁嗎?

  現場搓也不行,袁譚真要當場讓人打造,城內朱桓的兩萬守軍就要和他說道說道了……

  這就是他面臨的窘境之一,他還有個更大的麻煩,就是袁術根本沒讓分兵。

  除非朱桓自己愿意,否則所有的計劃一大半都是白忙活。

  人家袁術可是吃過見過的,區區張承呂蒙算得了什么?

  打仗他可能真的不行,但是論見世面,袁術根本不慫。

  袁術甚至派人給他們放話,自己就在城內,都不帶跑的,有種就來攻城。

  攻城是肯定不能攻的,像吳縣這樣的大城,將奇襲部隊全部填進去,能不能造成有效損傷都是個問題。

  可是面對囂張的袁術又不能不做出反擊,呂蒙和張承等人湊到一起商量了一下,決定水陸并進,先惡心一下袁術再說。

  呂蒙和呂范在震澤中逛了將近一個月,收繳了湖周圍所有百姓的船只之后,終于找到了那支水軍。

  雙方大戰一場,袁術的水軍敗逃,消失在了茫茫大湖之中。

  與此同時,張承開始襲擾周邊的村落,有意識的將周圍的百姓都往吳縣方向驅趕。

  效果立竿見影,吳縣開始接收難民,并且派出士兵保護難民進城的隊伍。

  蔣欽試了一下,可以確定是打不過的,士卒的戰斗水平相差太大,也就絕了混進城的想法。

  但是這僅僅是加重了吳縣的負擔,前線也是要進行壓制的。

  呂蒙開始襲擾無錫,阻斷吳縣向前線運送補給的道路。

  袁譚也在毗陵的東面建造了一座營寨,往里面足足塞了一萬兵馬,時不時進攻一下毗陵的補給路線。

  這樣一來,水陸兩個途徑都很難獲得補給,毗陵在戰略意義上被包圍成了一座孤城。

  朱桓坐不住了,地形險要就意味著自給自足困難,毗陵嚴重依賴外部補給。

  而且他還不能退守無錫,退了,袁譚就能跳過無錫,直接攻打吳縣。

  呂蒙那支水軍也不是只攻打無錫,他哪里都會摸一下,摸完就走,主打一個賤賤的。

  震澤周圍的求援信像雪花一樣飄到吳縣和毗陵,袁術還能讓臣子篩選進行選擇閱讀,朱桓就必須一封封都看,還要做出相應的應對。

  朱桓只剩下兩個選擇,要么出城和袁譚決一死戰,要么被困死在這里。

  事實上朱桓也想打出去,他對自己的指揮才能有著絕對的信心,相信可以在正面戰場上干掉袁譚。

  問題是他之前在防守,袁譚現在在防守。

  無論怎么叫陣,袁譚就是不出來。

  最終,朱桓被一封陽羨的求援信壓垮了緊繃的神經,陽羨告急,呂蒙的主力在攻打陽羨。

  陽羨位于震澤西部,是一個絕對不能丟的地方。

  一旦陽羨被攻破,那他堅守也沒什么意義了,袁譚可以從震澤的西面登船,直接將士兵運到吳縣,所以陽羨必須要救。

  最初朱桓派了兩千援軍給陽羨,卻被呂蒙一把火全都燒死在了蘆葦蕩里。

  沒辦法,朱桓只能親自帶隊,分兵一萬堅守陽羨。

  不過他弄了個替身在毗陵,時不時在城墻上露兩面牽制袁譚。

  大戰役沒打,小摩擦不斷。

  整個揚州忙忙碌碌了小半年,等朱桓到達陽羨,夏天都過去一半了。

  袁術也收到了錢塘三城被王朗拿下的消息,可他依舊不慌不忙,穩坐釣魚臺。

  朱桓到達陽羨之后,呂蒙果然老實了很多,不再四處惹是生非,只是偶爾攻擊一下陽羨,施加一些危機感。

  不是因為呂蒙怕了,而是袁譚看穿了朱桓的替身,準備動手了。

  而且,他攻打毗陵的方法已經找到了。

  沒有橋攻城器械過不來?那就造!

  袁譚真就用了最笨的方式,在原有橋梁的基礎上進行了最簡單的擴寬。

  反正他手下士卒很多,人力是肯定用不完的。

  毗陵遭到了猛烈的攻擊,云梯、沖車輪番上,形勢非常緊急。

  同時,東邊大營中的士卒連夜行軍,迅速和張承匯合,開始攻打無錫。

  有了這一萬人的支援,張承這次可不是在佯攻了,而是實打實的往死里打。

  無錫的守軍并不多,只有不到三千,形勢岌岌可危。

  陽羨的朱桓得到求援信后,火速馳援毗陵。

  可是為時已晚,當毗陵城出現在他視線中的時候,城頭換上了袁譚的軍旗。

  但是這么多天,呂蒙早就將這面沼澤濕地摸熟了。憑借著小船的機動性和防護性,呂蒙在蘆葦蕩里硬生生拖了朱桓三天。

  要知道他們距離無錫還不到五十里的路程,三天,黃花菜都涼了。

  果然,無錫告破,朱桓只能繞路回到了吳縣。

  此時的朱桓就像是個點燃了的爆竹,碰到誰就炸誰,而他選擇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袁術。

  “陛下!”朱桓怒氣沖沖地來到皇宮,連禮都沒行,對著高高在上的袁術發出了歇斯底里的質問,“陛下,您為何不派兵支援無錫?”

  “你在質問寡人?”

  “是!我就是在質問陛下!”

  “寡人之事無需向你解釋,退下吧。”

  “無需向我解釋?那你向死去的將士們解釋一下吧!”

  “放肆!來人,拿下。”

  袁術冷眼瞥了一眼朱桓,任憑他如何吵鬧質問,都不再言語。

  此時袁術正盯著桌案上的兩件物品出神,一件是玉璽,另一件是一個青銅古鼎。

  他是一個迷信的人,他相信這兩件東西到了他的手里就是上天安排讓他榮登大位的。

  可是如今來看來,自己并沒有這個命。

  最近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或許,當時得到這兩件寶物的時候是自己理會錯了……

  上天要興盛的并不是他袁術,而是整個袁家!

  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袁家的興盛本應該落在他這一代上,但是上一代人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讓袁紹成為了袁氏的長子,袁家的掌門人。

  禮法不是這么算的,所以才導致了袁家這一代兄弟相殘。

  上一代就不應該將袁紹過繼過去,大伯那一支沒了也就沒了,不會發生那么多爭端。

  上天雖然降下了懲罰,但是上天的恩賜是不會改變的。

  既然袁紹讓大伯那一支延續下來,或許他們才是最終能夠得天命的人?

  袁譚,袁譚!

  不正是這樣嗎?長子雄才偉略,足以振興袁家!

  袁術相信了自己的判斷,不過他還要最后考驗那個侄子一番。

  這到底是不是上天的安排一試便知,只要袁譚真的能殺了自己。

  是的,袁術相信上天欽定的王者是不會死的,至少不會死在這個地方。

  他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就是在等袁譚過來,就是要驗證自己的猜測。

  可笑嗎?

  其實袁術并不可笑,如果他不這么暗示自己,在揚州這個地方,他甚至活不過一年就想要自盡了。

  揚州很安逸,從最早黃巾開始,揚州就只受到了小小的波及,平日里也沒什么叛亂,喜歡鬧騰的山越人平定起來并不麻煩,交給當地豪族基本上就能鎮壓。

  揚州也很混亂,這個地方離洛陽太遠了;遠到很多年前這里就是政治避難的首選;遠到這里的官府需要和當地世家共同決定政事;遠到這里時常有人造反當皇帝;遠到平叛都不需要官府出手,為了將自己的家族發展壯大,當地世家會自發去吞并對手。

  袁術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真的已經很不容易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比袁紹都要強。

  山越人從當地世家手中的一把刀被他生生剝離出來讓雙方對立就很能說明問題,想要消滅這兩個麻煩需要時間,需要很長的時間……

  而且這次戰爭,袁譚最大的功臣是水軍,袁術最大的敗筆也是水軍。

  袁譚的水軍在戰場上非常活躍,發揮出了驚人的牽制力。

  可是袁術的呢……

  不堪一擊。

  不是袁術不想發展水軍,揚州那么多湖河,沒有水軍怎么行?

  可是誰來給他訓練呢?不是有條船、有些人就行的!

  這事兒其實要怪王弋,由于他占據著北方,擔心以后會向曹操那樣,便提前了很久搜羅水軍人才。

  前期厲害的都被王弋弄走了,后期厲害的還沒長大。

  孫家那一幫子舊臣倒是厲害,可人家跟孫堅去益州了。

  袁術怎么訓練?他懂個屁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