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劍歌行 > 第219章 斷壁殘垣
  眾將官不高興的說道:“李毅,有什么主意就說,吞吞吐吐的干什么?”

  那名叫李毅的叛軍將領說道:“我看那些寨堡,都是用土石壘成的,雖說潼關在高處,不利于水攻,但我們可以用水攻的方法,將他們的墻角全部沖垮。”

  眾將對李毅的說法嗤之以鼻。

  叛軍所在的地勢低,而寨堡的地勢高,人家不對叛軍使用水攻就萬幸了。

  李毅郁悶的說道:“我當然知道咱們地勢低,但是我們可以沿河而上,繞到潼關背后去掘開河道啊!”

  眾人互相看看,覺得李毅說的倒是有些道理。

  潼關里的守軍是個什么成色,叛軍將領都看得很明白:那就是一群剛上戰場的農夫。

  只要能夠打破寨堡的防御,里面的守軍根本不足為慮。

  叛軍將領們測算著沿河前進的路線,推算守軍出來攔截的可能。

  “我倒是希望他們能夠離開寨堡出來跟我們打!”李毅拍著桌子怒吼道:“這幫膽小鬼,只會躲在工事里和我們糾纏!如果離開寨堡,我們的戰力足以把他們全部殲滅!”

  其他人也是深以為然。

  崔乾佑重傷無法理事,將軍們湊在一起,決定了出兵的細節之后,連夜就派了兩千精兵陸續出發。

  這兩千人,攜帶著數日的干糧,徒步沿著大河逆流而上,轉到潼關的背后去挖掘河道。

  雖然潼關的守軍更多,但叛軍精銳根本看不起那些農夫,甚至還期待著守軍出來打一仗。

  讓李毅等人惋惜的是,潼關守軍果然當起了縮頭烏龜,躲在工事里不敢冒頭。

  李毅選擇的開掘河段,在潼關后方五里的大河邊。

  兩千人同時開挖,李毅粗劣計算,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能夠挖出一條通向潼關的水渠。

  水渠挖通之后,無法形成大的洪流,但可以將潼關內外變成一片泥濘的沼澤。

  潼關的本體是石塊砌成的關卡,但那些寨堡是夯土結構,墻角如果被水泡軟了,不需要攻擊就會開始自行崩塌。

  李毅的算盤打得是不錯,但到了第四天,挖掘河道的士兵狼狽不堪的逃了回來。

  “守軍出擊了?”李毅感到不可思議:“這些膽小鬼居然把你們給打敗了?”

  逃回來的士兵很郁悶。

  他們確實遇到了官兵的突然襲擊。

  但出兵襲擊他們的,不是來自潼關的守軍。

  襲擊來自叛軍的背后,是從長安過來的天策軍。

  天策軍由潼關之戰的殘兵敗將組成,他們每個人都有同袍死在了叛軍手上。

  這些老兵久經沙場,而且苦大仇深,出手兇狠殘暴。

  正在挖掘河道的叛軍沒想到背后會出現三千天策軍,他們的人數和戰力都沒有優勢,很快就潰敗下來。

  叛軍狼狽不堪的沿著河道逃竄,路上還被潼關的守軍截殺,又損失了不少人。

  李毅等人很驚訝。

  皇帝不是已經逃走了嗎?

  怎么長安又會出現大量的官兵?

  還有這個什么天策軍,以前為何從未聽說過?

  逃回來的叛軍殘部哭著說道:“啟稟各位將軍,太子李擴已經登基繼位了!長安已經平定,隨時可以調集大軍過來支援潼關!”

  在場的叛軍將領,一個個臉色如同喪考妣。

  叛軍一路順風順水,靠的就是老皇帝的腐朽昏庸、多疑武斷。

  如今先帝駕崩,太子繼位,就算李擴再昏庸,比那個剛愎自用的老皇帝總是要強一些的。

  只要李擴穩住形勢,上下齊心,叛軍便絕不可能像以前那么所向無敵。

  消息傳到中軍,重傷初愈的崔乾佑驚慌吐血,叛軍人數少,主將又傷勢沉重,只好暫時退兵,駐守在臨潼古道上,也建立了不少城寨,以防官兵的反擊。

  潼關的戰事暫時安定下來,倒是給了李擴一些整頓都城的時間。

  重新回到長安的李擴,心中是無限悲涼的。

  往日繁華的街道,現在已經變成了殘破不堪的斷壁殘垣。

  帝都經歷了廝殺、掠奪、縱火,百姓和商賈已經逃走,人口與往日相比,十不存一。

  而最大的困難,還是糧食和各種物資的供給。

  新任的戶部尚書劉宗文愁眉苦臉的說道:“陛下,您繼承大統的詔書,已經傳往各地,征調糧草和賦稅的命令也跟著發過去了……但蜀中之地運輸艱難,隴西、隴右等地又很貧寒,恐怕一時間也沒有太多的糧食可以運到長安來。”

  李擴無奈的點點頭,知道劉宗文已經盡力了。

  長安內外打成了一片廢墟,以前的存糧或者被燒,或者被搶,早已顆粒不剩。

  劉宗文也不是神仙,根本沒辦法從廢墟里挖出糧食來。

  唯一可喜的是,明岳派人從潼關運送了一些糧食回來救急。

  李擴拿著明岳的書信,向劉宗文說道:“先生在潼關那邊拒守賊軍,他說潼關那兒不但存糧足夠,還能供給長安城一些。除此之外,潼關還有大量的金銀財物……劉愛卿,你看能不能到哪里去買些糧食來救急?”

  錢不能當飯吃,但如果有了大量的金錢,就可以用金銀去高價購買糧食。

  商人逐利,若是聽說有大筆的銀子可賺,自然會蜂擁而至……

  一支從荒原回來的商隊被選中,作為了弘武帝登基之后指定的第一位皇商。

  隆泰商會的王思仁臨危受命……

  為了表達重視,皇帝親自接見了王思仁。

  進宮之后,王思仁戰戰兢兢的跪在地上,額頭上滿是汗水。

  天下大亂之后,皇權已經不如以往那么強悍。

  但對于王思仁這樣一個卑微的商人來說,被皇帝召見,依然是非常值得榮耀的事情。

  王思仁按照太監教的禮儀,三叩九拜,在皇帝表示賜座后,才低著頭斜坐在圓凳上。

  “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你好好做事,朝廷不會虧待你的……”年輕的皇帝向王思仁說道:“這次去,你先到潼關去見明先生,買多少糧食,如何運輸,先生會明確的告訴你……”

  王思仁磕頭領命,心中惶恐而又疑惑。

  是什么樣的人,會被皇帝稱為“先生”,并且言聽計從?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