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一十六章陸賢的目標
  第一百一十六章陸賢的目標

  不用說這些,陸賢對何夕說的已經不懂了。

  陸賢很不明白,何夕僅僅為了這一點點小事,就要把下金蛋的廠子給賣掉?這腦殼壞掉了。

  其實,即便朱元璋上面查得再緊,真正落實到下面的事情,其實并不多。

  就是下面管事的,也糟蹋幾個大姑娘,小媳婦的。都很正常。須知,初夜權這東西,才在神州大地上消失了幾十年而已。蒙古入主中原,讓中國文化倒退了好多年。

  遼東的案子,在陸賢看來,是司空見慣尋常事。

  該處置就處置,該處理就處理。

  但是總不能因為,這樣一點小問題,就將廠子給賣掉吧。豈不是因噎廢食了。

  只是陸賢并沒有再問,因為他知道,何夕能說道這份上,大抵不全是假話,或許有別的原因,但是就是不該問的東西了。甚至陸賢覺得,大抵是何夕想要拉攏一些人,為變法站隊。

  而陸家其實已經站隊了。畢竟,陸家一切都源于開海,開海是何夕主持的,這些年來因為開海的問題,大小爭論不斷。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將來何夕落敗,南洋的局面會怎么樣?誰也不敢打包票。

  畢竟,北宋時期,舊黨上臺,寧肯將土地讓給敵國,也要廢掉新黨的成就。

  陸賢說道:“不知道營造紡織廠,這一次賣不賣?”

  何夕說道:“自然在出購之列。”

  陸賢就不多說了,他們僅僅是談個意向而已,下面自然有辦事的去談。

  隨即兩人又說起了北京城的情況,當陸賢知道何夕準備在北京城,購置大片地產營造府邸的時候,也僅僅是點點頭而已。

  兩人說了一陣話。何夕這才將陸賢送走了。

  何夕隨即拿起茶壺,噙住茶壺嘴,近乎一飲而盡,問道:“接下來是誰家?”

  “營陽侯楊家。”

  何夕這一段時間,頻頻接見這些人,雖然說,做好背后的溝通,很多事情,看上去順順利利,但實際上,在背后做足的鋪墊,否則,哪有那么順利啊。

  說實話,陸家好算好了。

  因為陸家的立場,已經是很明確了,一點曖昧之處都沒有,算是何夕鐵桿支持之一。所以雙方談的僅僅是意向與選擇,其他的就不多用談了。敘舊就行了。

  而其他勛貴就不一樣了。

  即便他們因為開海賺了不少錢,承何夕的人情,這人情也不多。他們能派人過來,已經不錯了。但是愿意不愿意,在北京砸錢,卻是另外一回事了。

  何夕也是很煩惱的。

  ——

  雖然何夕定下的日子越來越近,何夕也越來越忙碌。

  只是忙碌之余,何夕也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在打太極,似乎不愿意參與,即便何夕費了很多口舌,更多存觀望的意圖。

  何夕忍不住對楊震吐槽道:“楊震,你覺得,他們到底是怎么想的?”

  楊震說道:“學生已經,他在擔心。”

  何夕說道:“擔心什么?我說得不夠清楚嗎?市場是現成的,技術是完善的,賣出廠子,也不會完全撤出管理人員。他們只需組織生產,決計不會賠本的。他們在猶豫什么?”

  楊震說道:“學生以為他們在猶豫,為什么這么大的好處?大人一口不吃?”

  何夕一愣,說道:“瓜前李下的,我怎么可能要啊?”

  楊震理解何夕的顧慮,何夕不是一個貪財的人。錢對何夕來說,從來是一個工具,一個可以使用的工具的。好用就行,不追求擁有,朝廷的錢與自己的錢,能為他的事業服務,其中也沒有多少區別。

  要錢,反而壞了自己的名聲,影響自己的事業。

  楊震說道:“大人,沒有發現嗎?其實規劃的北京宮城外面的土地,幾乎全部給賣光了。就是因為大人,將自己的院子安置了東華門外,第一家。下面的人都覺得,大人是不可能坑了自己。但是這廠子,大人可沒有入手一家?如此一來,他們自然疑慮起來?”

  何夕忍不住苦笑起來。

  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何夕的清正廉潔,反而成為了阻礙。

  何夕細細想想,或許是習慣了。在開海的時候,何夕就是一馬當先,先搞定靖海商號,給所有人做了示范之后,才有后面的人下場,而今也是一樣的。

  他們或許能理解何夕的想法,但是不敢完全下定決心。

  畢竟,何夕給出的價格都不低。不從市面上收回大量的銀票,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的。甚至何夕也想借助這一次銀票回收,將寶鈔也給回收了。所以,何夕回收的銀票一定要多,沒有一千萬兩,根本不夠。

  而一千萬兩,并不是一個小數目,幾乎能大明一年賦稅折算的一半了。

  也是這些家族,今后所有的流動資金了。

  或許,他們可以向銀行借貸,但是問題,這個時代,這些人經商習慣,或者這些勛貴們根本沒有借錢的想法。

  這么大筆錢,猶豫才是常態。

  何夕苦笑一聲,說道:“那你看看,我賣個什么廠子啊?”

  楊震說道:“我倒是有一個推薦。”

  何夕說道:“什么推薦?”

  楊震說道:“不知道,大人最近有沒有關注趙宗德在做什么?”

  何夕說道:“他不是在研究蒸汽機嗎?”

  楊震說道:“并不是。趙宗德而今正在研究車床。”

  何夕說道:“車床?他研究那個做什么?”

  楊震說道:“趙宗德說過,他看了大人的設計圖,他可以修改的地方并不多,不過一些細節而已,稱得上盡善盡美了。唯一的問題,就是將盡善盡美的圖紙落實成為實物。這一點不是設計的問題。”

  “但是最精巧的工匠,也達不到大人的要求。偶爾為之尚可,大規模生產,卻是不可能的。大規模穩定生產,更是不可能的。但是以他的看法,這些車床,卻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何夕以手附額,說道:“我居然沒有想到。”

  何夕的事情太多了。他對蒸汽機研究的指導,僅僅是指導而已。更多的就很難抽出時間了。很多重大科研項目的瓶頸,有時間并不在項目本身,而在其子系統之中。

  這一點何夕明白,近乎常識。但是問題是葛天工就未必明白了。即便明白了,也未必有動力去研究了。

  要知道,精密加工,或者機床行業,水太深了。

  根本就是精益求精,一個細節一個細節的去扣,去磨,對于精度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要比研究蒸汽機更難,因為對精度的要求是永無止境的。

  即便到后世,這也是國家投入重點之一。

  不過,隨即何夕搖搖頭,說道:“這樣不好。這方面如此重要,還是放在朝廷上比較好。”

  楊震說道:“大人,不然,大人在位,這項目放在大人手中,還是放在朝廷手中,其實并無什么區別。但是一旦大人不在位,這項目在朝廷之中,又有誰能看出來他的重要性啊?”

  “以學生之間,還是大人賣下來比較好。”

  這是一個身份確定的問題。

  何夕如果將自己與朝廷完全綁在一起,將自己視為朝廷的一部分,是政權的核心。那么,這些前沿的科技研究,放在朝廷是比較好的。畢竟朝廷的人力物力在他之上。

  但問題是,何夕不能不面對一個問題,正如朱元璋不能永遠秉承朝政一樣,何夕也不可能永遠在位。

  這是必然。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