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零九章南北分化
  第一百零九章南北分化

  并不是何夕敝帚自珍。

  而是何夕實在想不明白,他為什么穿越了時間。

  這一點很重要。

  何夕也知道對于時空的研究,在后世也是科學前沿,也未必能解釋清楚。更明白,在這方面研究需要多少硬件支持,沒有現實技術條件的支持,只能淪為玄想。

  而且這一件事情如果公布出來的話,會有兩個重大影響,第一,那就是拔苗助長,沒有研究過程,直接得到這些結論,會限制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第二,就是穿越這一件事情,一定,而且絕對會成為研究熱點,甚至是重點中的重點,會帶偏這個科學研究風氣,點歪所有科技樹。

  拋開既定立場,何夕也不確定,前世的科技樹就是對的。但何夕卻知道,穿越這一件事情,太小概率了。

  或者成為一件秘聞傳承下去,才是最好的辦法。

  基于這樣的想法,何夕對這一批書籍需要處理一下,才能放出來。這種處理辦法,就是洗稿。

  這種事情,安慶公主是辦不了的。只有何夕來辦作為合適,要深刻理解未來這一批書籍的意義所在,也明白這個時代的現實情況,結合兩端,對這些書籍內容,進行清洗,將不符合時代的內容,在不影響內容表達的情況下,給清除掉。還要對一些太過敏的東西,進行鈍化處理。

  總之,這一件事情,除卻何夕之外,別的人是做不了的。

  不過是未來的事情,至于這些東西讓不讓何遠思學習,何夕心中也沒有拿定,要看情況。看何遠思成器與否,

  如果何遠思都不成器,這東西根本不可能讓何遠思看上一眼。

  只是這樣的話,是不可能跟安慶公主說的。

  安慶公主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何夕與之多年夫妻,早已明白了。在后世的人看來,是那一種雖然開明,但實際上,依然保守的封建小老太。在他看來,何夕帶來的東西,那就是何家的東西,給朱元璋看,那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但是何夕的東西,就是何家秘傳,必須何家子孫才能繼承,也必須繼承。

  這是何家最大財富。何夕如果在這上面與安慶公司亂說,安慶公主絕對不會同意的。

  不要看安慶公主很多事情上都讓著何夕,最多發發脾氣,也就過去了。并不是說安慶公主真的一點堅持都沒有,安慶公主之所以讓著何夕,是因為安慶公主從小教育遵從女德。真正觸及安慶公主的底線,看看安慶公主會不會反對。

  公主畢竟是公主,與尋常女子是不一樣的。

  何夕說道:“這一件事情,現在說還太早,等孩子長大之后,再說吧。”

  何夕安撫好安慶公主,派人送安慶公主回去休息之后。

  他獨自一個坐在書房之中,陷入長考之中。

  他思考眼前的局面。

  如果說之前太子,是支持大明變法的,而似乎有了改變。只是太子有改變也就算了。何夕對太子態度轉變,是有準備的。兩方面的事情。

  第一方面,就是太子本人。他魄力不足。讓他錦上添花自然是愿意的,如果有一件事情,順水推舟就能做好。太子決計不會不做,但是如果一件事情需要面對千夫所指的境遇,才能做成,太子就陷入猶豫之中。

  這是太子本性上,求全求成,也就是缺乏面對失敗,收拾爛攤子的勇氣。

  一件事情,很大概率不能做成,太子就很難下決心開始。

  這就是為什么太子是守成之君的原因,對于大明這樣龐大的整體,謹慎,少折騰,也算是儒家明君的特征了。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政治人物與麾下勢力的相互影響。

  在何夕沒有來之前,朱元璋對未來的設想,是將大明從武勛時代,轉變成文官體制,畢竟五代之后,軍閥秉政的結果,已經宣告一個事實,那就是武人純粹以軍權沾染中央最高權力,已經失去了可能,縱然有一時亂流,終究不會得人心的。

  這一點,朱元璋也是知道的。

  歷史上,朱元璋不惜以最果決的手段,鏟除勛貴集團,就能看出來,所以,他為后世之君留下的班子,是一個文官政權的底子。

  雖然何夕到來之后,影響了洪武十四年之后的歷史,但是太子在開國之前,就是宋濂的弟子,就已經開始準備與文官體系聯合。太子從一開始,身邊大小臣子,影響最大的就是文官,至于勛臣,更多是勛臣二代。

  太子文武班底,重文輕武,太子的思想上與宋濂等人更加契合。

  這都是很難改變的事情。

  再加上太子輔政這么多年,幾乎成為了文官體系的代表,文官集團就是太子的權力班底,同時,太子也要保證自己政治班底的權益。在之前,變法剛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事情還沒有展開,矛盾尚能隱藏,但是而今,何夕在北方狂飆突進,如火如荼,很多事情上,幾乎是明牌了。明眼都看得出來。

  比如何夕商稅政策建立在公司體系上,就好像大明的統治根基在士紳宗族身上的。北京商稅之多,再加上關稅,鹽稅,其他賦稅。總體上這些田賦之外賦稅的高速增長,已經讓很多人看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大明朝廷不可或缺的人,不是士紳宗族,而是掌握商業資本的大商人,大資本。

  這種變化,對大明朝廷的是否有益是一回事,但是對于他們是否有益才是最重要的。這個根基上的轉換,讓他們看不起的商人騎在自己的頭上,自己之前掌握的一切,都變成了廢紙。

  之前下面的士大夫們,都是覺得,朱元璋再厲害,不過是一個人,是人就有死去的那一天,下面的人都不愿意與朱元璋死磕,等朱元璋死了,什么都會變回來,所謂之撥亂反正。

  但是而今他們發現,不行動就不行動再過幾年就不能行動。

  這才有而今的南方變化。

  而何夕也不妄自菲薄,他在北京做的這些事情,沒有人在乎什么新法舊法,大家都在忙著賺錢了。但是這就代表何夕變法的成功,因為這么多人從新法上獲取利益。

  他們現在很多人其實沒有從內心深處堅持變法的意思,但是他們并不拒絕錢。甚至很多人都想著賺一筆是一筆,將來朝廷改弦易轍之后,再說其他的也不遲。

  但問題是,很多時候,人的身體會比嘴巴誠實。

  而且,人對所失去感到的痛苦,要遠遠比得到幸福多。一件東西,得到的時候感覺不錯,失去之后,感到痛苦是翻倍,甚至更多的。

  所以,反正在北京這個工程之后,獲得利益,也就是在何夕的新體系之下賺到錢的。他們自己或許不覺得,但是絕大多數人其實與新法利益相關了,他們已經與新法脫不了干系的。甚至可以說,他們自己不覺得,但是一旦朱元璋死了,那幫人反對新法的人真正得勢,動起手來,絕對不會寬恕。站上新法邊的人,都不可能幸免。

  畢竟自古以來,黨爭就是這樣的。

  只是現在洪武朝的政治氛圍,要比歷史上好多了。大家雖然知道朱元璋有猜忌之心,但實際上,并不知道,真正黨同伐異起來,并不比一個有猜忌之心的君主更好。

  甚至更殘酷。

  朱元璋好歹還是有目的,有理智,殺人雖然多,卻不是無緣無故,但是黨爭真起來,殺起人來,才真正是毫無底線。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