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九十四章水利機械
  第九十四章水利機械

  葛天工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了。

  要知道,在遼東的時候,他已經在工部掛名的官員,已經摸著郎中的邊。熬上幾年,當一個工部郎中,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了,葛天工的官職,只是加銜而已。

  畢竟,這些產業在大明管制之中的位置,是很難確定的。

  即便少府成立之后也是一樣的。只能臨時借用其他官職來任命。這種官職與差遣分開的事情,在古代也是很常見的。

  對葛天工來說,根本沒有什么區別。只要是官就行了。

  在遼東失去了官職之后,葛天工一直在等著東山再起,雖然何夕讓葛天工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大多是在重復之前的事情,何夕也沒有給葛天工的授官的意圖。

  其實,何夕不給葛天工授官,一方面,是因為葛天工之前的事情,必須得到懲罰。畢竟,雖然說遼東的事情沒有牽扯到葛天工,其實何夕并不是太相信的。只是適可而止而已。

  葛天工的作為,很長一段時間不能替代的。

  另外一方面,何夕還想讓葛天工改正,最少,將心思從功名利祿上轉移到科學技術上。

  但是時間長了,何夕也確定了,人過三十,很多事情都很難改正了。比如葛天工,他的很多思想,其實在他見到何夕之前,就已經確定了,很難改正了。

  雖然他是技術上的大行家,何夕也還沒有找到能代替葛天工的人。但是他對科學技術本身,從來沒有多少熱愛。

  他之所以有而今的地位,是因為接觸何夕最早,第一個將科學與技術結合起來,但是這種優勢,在很多學子成長起來情況下,是可以替代的。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

  何夕有些無奈,但也沒有辦法。

  這一次,讓葛天工出馬,自然是借助他在技術上的長才。同時,何夕已經改變了對葛天工的定位,從兼顧科學技術的首席專家,變成了技術官僚。

  前者,雖然兼顧管理工作,但是更注重技術研發。而后者,為某些事情提供技術支持。

  而今疏浚天津河道,就需要技術上的支持。何夕在見申國公之前,其實,已經與葛天工商議過了。給出了最簡便的技術方案。但是如何實現,就是葛天工的事情。

  當然了,葛天工在何夕眼中,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并不是那種可以推進一個版本進化的大科學家,但是作為一個科學家,或者工程師,是絕對合格的。

  這個任務,交給葛天工是沒有太大問題。葛天工自己也非常有信心。

  更重要的是,葛天工將這一件事情當成重新博取官職的機會。這才敢立軍令狀。

  天津這邊的事情安排好了。

  何夕就要安排下面的事情,不過下面的事情,并沒有那么好安排了。

  而且外面還在下雨,水天茫茫一片,似乎整個河北東部,都變成了一片澤國。僅僅知道,各地洪澇嚴重,但是哪里更嚴重一點,卻不知道。

  所以,何夕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別的。而是以最快速打通北京與其他各地的聯系。

  從而掌控第一手消息,才能對下面的事情進行安排。

  于是,無數人從北京出發,乘船南下。他們所乘的船,并不大。都是吃水很淺的沙船。哪里洪水多,就往哪里走。

  真正有了進展的,反而是葛天工的工作。

  ------

  北京城南,運河碼頭。

  這個碼頭也是北京城配套工程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配套工程之一。

  無他,太子與何夕將北京城東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運河不能直接通到北平城。轉運消耗太大了。既然如此,新北京城營造上,水路交通就特別重要,碼頭作為重要節點,自然更重要了。

  即便這一場大雨,運河水位明顯上漲,但是依然沒有對碼頭有太大的影響,這碼頭在修建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了。

  而今數條大船停留在這里。

  數百人在大雨之中,齊聲吶喊,拖拽著非常高大的物件,最大的好像是一個橫放著鐵爐子,大概有一丈多高。被油布包裹著,好像螞蟻一般一點點的拖動。

  更因為是下雨天。

  很多人一步一滑,摔倒在地面上,磕碰出不小的傷口,甚至骨斷筋折,遺留下大片的血跡。

  申國公騎在馬上,用馬鞭指著這些東西,說道:“這是-----”

  葛天工也騎在馬上,躬身說道:“在雨中不是說話的地方,還請國公跟我上船,我們船上細說。”

  申國公看了一眼葛天工,目光又掃過無邊的大雨,說道:“好。”

  申國公與葛天工很快就上了船。

  申國公看得出來,這一條船幾乎是運河之中最大的船只了。整個船有兩三丈寬,如果不是而今大雨,河水暴漲,這船來到這里都不是太容易的。

  只是,申國公一上船,就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整個船只,已經被開膛破肚了。

  甲板被拆除,桅桿什么的也不在了。底層船艙呈現在他的面前,甚至申國公還看見一些積水。

  申國公轉身看向葛天工,沒有說話。但是申國公的言下之意,已經很明白了。要葛天工解釋一下。

  葛天工說道:“國公,這是為了蒸汽機上船。”

  申國公說道:“蒸汽機上船?上船有什么用?”

  蒸汽機大規模使用,自然不會是什么秘密了。申國公對蒸汽機還是很了解的。

  的確,而今的蒸汽機還不能作為動力機械來使用,上了船也沒有什么用。只是而今的蒸汽機,不能作為動力來使用,并不是不能做其他的事情了。

  尤其是而今這種情況下。

  葛天工說道:“國公當務之急,就是疏浚河道。讓天津積水快速入海。最好的辦法,就是深挖河底,而之前的扒船,混江龍,全用人力,太過困難,效果也不好,而今用蒸汽機驅動鐵鏟,深入河底之中,扒開河底泥沙。是最好的辦法。”、

  這種類似于挖泥船的船只,在古代有好幾種,有船頭或者船尾帶一個鐵爪一般的物件,沉入河底,然后用船只拖動,好將河底泥沙扒開。有帶著一個滾輪,上面有很多鐵棍鐵鏈,非常沉重,可以放下,可以提起來,放下之后,轉動轉輪,讓轉輪打到河底,從而攪動河底的泥沙。等等。

  總體上來說,這些都是利用人力,或者水力。效果不能說不好。只能說很多時候,不能達到設計要求。

  畢竟這些工程船,制造出來都是為了治理黃河的。顯而易見,黃河并沒有得到治理。

  而今用蒸汽機來驅動這些機械,會有什么樣的效果,何夕也不知道,但是想來要比用人力的效率要高。在疏浚天津河道這一件事情上,能快一分,就少一個人受災,就少一個人死亡。

  能快一分也就快一分。

  而且在何夕看來,這也是擴寬蒸汽機的使用范圍。同樣也是為了另外一件事情做準備,那就是蒸汽機上船。

  畢竟,蒸汽機船的技術要求要比火車的要求低多了。

  甚至可以說,越明白技術細節,何夕就越知道,蒸汽火車頭的高要求。別的不說,即便是二十一世紀,還有很多地方再使用蒸汽機火車頭的,可見這上面的技術含量,其實并不是太低的。

  而船用蒸汽機,還能做得大一點。今日這一件事情,也就是為了將來的蒸汽機船,做技術儲備也行。

  再加上,葛天工對何夕保證,這個技術是可以實現的,何夕才大力支持。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