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三十三章陡轉急下
  第一百三十三章陡轉急下

  他雖然不覺得自己麾下的蒙古騎兵比不上明軍的騎兵,但不得不承認,明軍騎兵是有相當戰斗力的。雙方一場鏖戰。不管輸贏都會死傷慘重。

  而蒙古人是真損失不起了。

  而今他手中。號稱二十萬騎兵。其實已經是全部的男丁了。

  不少都已經是白發蒼蒼了。比他還老。但是又有什么辦法啊?不打,等死。打,現在死。

  他能做到。就是死中求活。

  脫因帖木兒不反對和談,但是他知道一切談判,都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的。他就是最大規模向明軍施加壓力。好讓明朝知道,他元朝實力尚存。權衡利弊,談判比打下去更好。雙方的和議才能達成。

  怎么樣才能給明軍最大的壓力,如果能將長春堡給拔了,自然再好不過了。

  但是可能嗎?

  脫因帖木兒知道,不可能。

  或許當初強攻的話,是有可能拿下的。但是而今明軍經營數年,已經不可能打下來了。即便真打下來,也會損失慘重。于是,他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避實擊虛。

  前文說過,而今的遼東既沒有邊墻,也沒有長城。不過是借助天然地勢。與遼河形成一道防線而已。

  是有缺口,有的方能突破的。

  脫因帖木兒也知道,這幾年遼東好生興旺發達。他不去打長春堡。直插遼東腹地,將遼東攪他天翻地覆。最好的結果,還能俘獲一些人丁回去。次好的結果,遼東大傷元氣影響調兵遣將。

  給元廷爭取幾年時間。

  當然了,脫因帖木兒這樣做,并不是沒有風險的。

  最大風險不是別的。

  就是將明軍好幾個衛所甩在后面,真以為這城池里面的都是死人啊?陷入明朝腹地,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

  只是,而今脫因帖木兒手中一副爛牌,他能選擇的打法,本來就不多,不兵行險招,怎么能行?

  燕王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局面。

  他本以為他會面對一場鏖戰。哪知道,蒙古人繞后了。燕王手中的兵馬也不多。五千余人守住長春堡算是夠了。但是出城追擊蒙古人。正好中了蒙古人的算計。

  蒙古人當年打仗,可沒有少用這種辦法。繞城而過,如果守將出城追擊,攔截,自然將人給吃了。沒有人守的城池,沒有任何作用。如果不管,那么他們真的長驅直入。在沒有后方支援的情況下,一座城池是守不了多久的。

  這就是孤城不守的道理。

  總之,是兩難的選擇。

  燕王思忖好長一段時間,說道:“平安。”

  平安說道:“末將在。”

  燕王說道:“挑選軍中勇士,我要一千敢死之人。隨我出城。”

  平安說道:“殿下,這萬萬不可。殿下萬金之軀,如何能做此等事情。不若殿下坐鎮此地,我挑選勇士出城。”

  燕王說道:“不用,區區小陣仗。還難不倒我。此事我心意已決。服從命令。”

  平安猶豫了好長一段時間,只能低頭說道:“是。只是殿下請允許末將跟隨。”

  燕王說道:“那長春堡交給誰?”

  平安說道:“由殿下處置便是,我如果不跟誰殿下出戰。此戰之后,末將恐怕也沒有好果子吃。還請殿下見諒。”

  燕王哈哈一笑。他知道平安說得對。

  燕王對自己有信心。

  燕王從小習練武藝,不敢說多厲害,但是在戰場上走幾圈,也不會出什么問題。更不要說他手中的護衛,還有長春衛的士卒都是精銳之士。甲胄齊全武器犀利。即便被數萬蒙古人圍上了。也能殺個三進三出。

  當然了,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燕王咽不下這一口氣。

  他如果眼睜睜的,看著敵人將自己甩在身后。他卻無所作為,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服氣。

  而且輿論也會對他不利,畢竟大明開國之氣尚在,大家崇尚英雄,鄙視狗熊,見敵人不敢接戰,閉關自守。只會被說成懦弱。而不是老成持重。

  而平安如果任皇子深陷險地,那平安這個指揮使,不管有誰做靠山,今后也都不會有什么前途了。平安這個選擇,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燕王說道:“張玉。”

  張玉立即出列說道:“末將在。”

  燕王說道:“你留守這里,不管出了什么事情、我要看見,大明的旗幟在長春堡上。”

  張玉說道:“屬下明白。屬下請殿下多帶一千人走,這長春堡只需三千人就夠了。還有很多丁壯民夫,可以供調遣。”

  燕王沉思了片刻,張玉是他軍事上的左膀右臂。燕王相信張玉的保證。而一千騎實在太少了一些。說道:“那好吧。就按你的意思來辦。”

  張玉說道:“末將的意思,請王爺速速出城。”

  燕王說道:“你的意思是?”

  張玉說道:“末將當心何巡撫。”

  燕王聽了陡然色變。他心中暗道:“不會吧。何夕不會那么倒霉。而且何夕還在船上。走水路。應該沒有什么事情吧。”

  但是不知道怎么的。燕王覺得眼皮一直在跳。心中有一股不祥的預感。

  ------

  好在,燕王的預感不是太準。

  何夕并沒有遇見最倒霉的情況。

  他好歹帶了千余護衛,都是百戰精兵。畢竟何夕在加強自己護衛上,從來是不臨時成本的。這船上的士卒一身甲胄,內里是鎖子甲,中間鐵甲,外面布面甲,或者說是棉甲。手中的武器有長刀一柄,或長槍一根。盾牌等常規的武器,各自都用騎兵用的手弩,相當部分士卒還配用火銃。足足有三百多跟火銃。

  至于船上的火炮。

  因為運河的原因,這里行不了大船。這船上更是不能用大炮,否則一開炮,打沒有打死敵人先不去說。自己的船先沉了。那就尷尬了。

  不過,雖然有這種級別的護衛,何夕并非沒有危險,他們危險就一點,那就是運河太窄,有多窄。就是一起蒙古騎兵能夠連人帶馬跳進船里的那種距離。

  這一汪汪水,阻擋不了什么。

  好在,這一路有驚無險。

  何夕遭遇了三次進攻,最后一次有大概三四千騎參與進去。那時候箭如雨下,明軍的火銃與蒙古的弓箭隔著幾米的河溝對射。何夕自然藏在甲板下面。只能聽見外面,奪奪奪的聲音,這聲音是代表著箭矢射在船板上。后面轟轟轟,那自然是火銃火炮開火的聲音。

  第三次圍攻之后,似乎是這些蒙古人知道何夕不好啃。

  另外一方面,似乎也是因為運河到了盡頭。流入遼河之中。

  這里雖然是遼河上游,河道也不是太寬的。但比起之前人工挖掘的運河要強了不知道多少。最少蒙古騎兵再也沒有想過,要沖上船來也就放過了何夕。

  不過,何夕并沒有因為自己安全而高興。而是整個人都眉頭緊皺。

  原因無他,在何夕看來,正在遼東建設的工業體系,是比自己性命都重要的東西。他心中暗道:“大意了。我沒有想到兔子急了還咬人,更何況萬乘之國。元朝到底是有些底蘊的。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什么樣子。”

  何夕其實很重視重要產業的安全。在沈陽附近的工礦都單獨建城。但是依然有很多地方,是沒有多少保護的。如果任由韃子橫沖直撞,那麻煩也就大了。

  這個時候,他什么也做不了。

  能做的只是相信自己的屬下,相信姚廣孝,吳高,相信劉璟,等人。即便他不在,也會有一個完美的方案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