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二章 朱元璋的新境界
  第二章朱元璋的新境界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代歷代皇帝也狠狠打擊了朱元璋。

  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更何況子孫后代。人能管的也就自己百年而已。百年千年后,管得什么樣子的。想管也管不了。

  這也讓朱元璋為子孫后代的私心大大減弱了。

  當然了,朱元璋一心推行封國計劃,也算是他為子孫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將來即便大明亡了。海外各地封國能延續下去,也算是他血脈不斷的,其他的也就是兒孫自有兒孫福了。

  再加上想要天下大同,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想讓朱元璋少年時候的悲劇不再重演。這簡單質樸的想法,也是朱元璋當年參加義軍的初心,再次回來了。

  此刻的朱元璋,通透無比。他見過了天下最殘酷丑惡的爭斗。但依舊秉承簡單干凈的初心。對用最殘酷的手段對付任何人也不會覺得慚愧。但是內心之中還是懷揣當年在大街上,餓著肚子乞討的心:如果天下人都能吃飽飯就好了。

  對太子的政治教育。朱元璋從來是親力親為的。朱元璋對太子的滿意,其實也是因為太子是朱元璋自己打造的一面鏡子,朱元璋將一些自己最希望的東西,寄托在太子身上。

  要仁厚。

  因為仁厚才能得人心。朱元璋對下面的人殘酷,是因為他知道他下面的人是怎么樣的豺狼虎豹。不嚴苛不行。

  要懂得政治手段。利益權謀。拉攏人心。等等。

  所以,不能以簡單黑白分明來對應這個世界。

  太子仁厚是真的,手腕也是真的。是朱元璋理想的守成之君。奈何而今的朱元璋不想守成了。

  前提一變,一切都回不到過去了。

  朱元璋說道:“標兒,你其實也知道,你減免的這些賦稅,其實到不了真正的百姓手中,不過是為了安撫這些人不再搞小動作。只是,你這樣做。他們就會安分嗎?下一次,他會覺得這個辦法是可行的。不會再來一次。”

  “父皇。”太子說道:“這一次徐叔叔都到江西走了一圈,前后動用六十多個衛所。仗雖然沒有打幾次。但是消耗錢糧不在少數。如果一直這樣的話,朝廷會有很大的負擔。而今孩兒也知道,多出了幾百萬石糧稅。這些大族也未必會真交,還是要承擔在那些百姓身上。他們真會生不如死。”

  “事緩則圓。”

  朱元璋說道:“那就這樣吧。”

  朱元璋提起毛筆,在朱砂上一蘸。隨即在一封奏折上寫了一個大大的“誅”字。隨即扔給了太子。

  太子一看倒吸了一口涼氣,說道:“父皇,這------”

  太子知道這一封奏疏寫的是什么?是地方發生問題的地方官處置問題。太子沒有想殺一個人。最多不過罷官降職而已。足足有好幾百名之多。至于涉及吏員什么的。根本不夠上這個奏疏。

  幾百名官員一下子治罪。牽連的家眷下屬等等,恐怕也要數萬人了。

  朱元璋說道:“豺狼在山。先問狐貍吧。”

  朱元璋這一句話,是從一個典故之中化用的。漢代外戚當政,民不聊生。朝廷派御史下去查地方官員。有一位御史說:豺狼當道,安問狐貍。意思是說,天下大事就壞在外戚,這才是當務之急。哪里有時間去問地方官那些破事。

  而今朱元璋的意思就是,這豺狼隱藏在山林之中,一是抓不住。也搞不清楚。錦衣衛畢竟不是神仙。錦衣衛才建立幾十年了。而地方大族動輒從靖康后開始經營。

  一些關系網。是錦衣衛所不知道。

  既然這些豺狼抓不住,就先問問這些狐貍吧。

  也就這些地方官。

  不管怎么說,這事情在他們治下,是他們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合謀也好,沒有合謀也好。先狠狠地處理一番。讓他們知道,當得是誰的官。今后再出現這樣的事情,他們該怎么辦。

  太子心中一寒。但是依然努力爭取,說道:“父皇,這些人固然有過。但罪不至死。”

  朱元璋說道:“大明地賦稅很多都帶血的。朕制定的賦稅可不至于到這個程度。這些賦稅之中的血,又何至于死?”

  以朱元璋制定的政策,大明賦稅征收,決計不至于逼死人的。但是事實是怎么樣的?只能說洪武政事還比較清明。下面官員不敢亂來。故而,但是從賦稅之中上下其手的官員,從來是沒有少過。郭桓不是第一個人。也不是最后一個人。

  有些事朱元璋知道,有些事情朱元璋不知道。但是數千萬石糧稅征收上來,每年因此而死的。決計不是一個兩個。具體是一個什么數字。沒有人能統計出來。

  他們只是埋葬在大明帝國臺階下的泥土。

  太子不會自欺欺人地說這些人不存在。只是太子下意思覺得,這是一種必然。畢竟,大明百姓其實都不富裕。從這些人手中征稅。不出一點事情才奇怪。哪朝哪代都是這樣的。

  從來如此而已。

  這些人的生死不會影響大局。但是士大夫們,已經他們背后的力量,卻能影響到朝廷。

  是以太子,想要挽回。

  只是太子沒有渡過魯迅。但是朱元璋讀過的。從來如此,就對嗎?

  太子說道:“父皇,這么多人法辦,朝廷哪里有這么多官員?”

  朱元璋說道:“正好國子監又有新生畢業了。”

  太子無話可說,只有深深的恐懼。一句他一直想問。卻不敢問出來的話。在他內心之中徘徊不去。那就是:“父皇,你真的想廢太子嗎?”

  前文說過,太子才大明文官最大的后臺。換一句話說,那就是文官體系大多都是太子的人。而今,朱元璋用國子監生代替原本的文官。而國子監生都是何夕的人。

  太子有著深深的危機感。

  畢竟這一次,朱元璋去遼東,帶了燕王過去。讓燕王與何夕在遼東待了很長時間。

  太子是一個好兄長。但也是一個政治人物。

  朱元璋說道:“太子,咱們朱家的根基是天下百姓。而不是這些大族。是小民,而不是官員。百姓死一個少一個。而官員殺了一群,還有一群。你好好想想吧。”

  ------

  太子乾清宮之中退了出來后,一時間有些失魂落魄。

  其實今日裂痕與危機。太子雖然在意,但也沒有那么上心。原因很簡單。太子在朝廷之中的潛勢力其實很大的。比歷史上好大。因為何夕的影響,朱元璋設立了秘書監內閣制度。太子的權力,就近乎后世內相加首輔的權力。一當就是數年,可想而知,太子的根基又有多深厚。

  當然了。朱元璋也不是后世的明代君主。整個大明都是朱元璋打下來了。更不要說朱元璋一直很勤政。大權也沒有旁落的可能。

  所以,太子權威雖然大。但依舊能被朱元璋反掌之間收拾干凈。

  太子最大的危機感。就是他一向很能把握朱元璋的脈絡。朱元璋的心思,不敢說他完全能揣測明白。但是事后還是能搞清楚的。而今他完全搞不明白了。

  根本想不通朱元璋為什么這樣做?

  就好像清丈這一件事情,還有朱元璋安排何夕在遼東做的事情,還有先打高麗,又打日本。

  他都懷疑,現在的父皇還是當年那個父皇嗎?

  不過,太子雖然有沉重危機感,此刻他還有最后一張牌,一張王牌。那就是找媽媽。、

  何夕帶來最大的影響,馬皇后還在。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