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零五章 礦賊彌勒
  第一百零五章礦賊彌勒

  朱元璋淡淡地說道:“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之處,生了礦賊,打家劫舍,殺死官員,清丈官員失蹤一十七人。在贛南地區,有人信奉彌勒。居然攻下了縣城。更有意思的是,湖廣有白蓮教復起。”

  “你說有意思嗎?”

  有什么意思?

  一點意思也沒有。

  其實何夕并不是太相信,朱元璋之前所說的大明南北之間的差距。

  而今頓時信了。

  真信了。

  何夕在大明,一直收集大明的情報。那心思比后世看新聞聯播都用心。其實不用何夕多想。只要稍稍關注一下官報的人就知道。自從洪武四年之后,大明罷北伐,轉入休養生息。對外固然有大戰。但是有一場戰爭綿延十幾年,戰事遍布全國。也是不容忽視的。

  那就是剿匪戰事。

  對于勛貴來說,這是苦差事,辛苦不說了。也沒有什么功勞可言。但是輪換了很多戰場上的大將。不敢說將天下土匪都剿平了。畢竟有些人躲在深山老林之中。也是沒有什么辦法的。

  但是大股土匪是絕對沒有的。

  特別是浙江,江西,福建交界之地,本來就是土匪高發地,崇山峻嶺,又是福建通往江西,浙江的要道。土匪盤踞,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何夕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他當年去杭州辦郭桓的時候,當時負責剿匪的人,就是延安侯唐勝宗。他當時剿的匪,就是這一代的。

  幾萬大軍掃過一遍的山頭,這才過了幾年,就又冒出來了?

  這簡直不可能。

  那么這后面有什么,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背后一定有人支持。

  想起朱元璋做的事情,其實并不是太過分的。已經有人要搞事。如果何夕要在江南做事情。不是說做不成,但是要很多事情上,花費巨大的精力,并不是說遼東就不用付出精力。畢竟遼東基礎太差。很多硬件是要補的。

  但是兩方的難處側重點不同,江南恐怕要多一些人的阻力。而在遼東更多是客觀因素。

  何夕說道:“臣這就去準備。”

  “不用。”朱元璋說道:“不急這幾天。朕也想要看看。”

  何夕不知道朱元璋想看什么。但是大體上覺得,應該是看太子的反應吧。這樣的局面。太子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不過這不是何夕的事情了。何夕也不敢多說。

  這個時候天色也不早了。

  朱元璋也下山了。

  到了山下。燕王自己回來了。帶著一幅地圖。正是手繪的一條河流。硬生生從幾座山峰之中開出來的。施工上有些難度。但是一旦功成,這個龍脈就一分為二。剩下的地氣,固然有王侯之相,但已經不是帝王之宅了。

  朱元璋說道:“不錯。你就去辦吧。”

  燕王說道:“父皇,還請賜下一名字。”

  朱元璋沉吟片刻,揮毫寫一下三個字:“日月河。”

  是的日月河。

  日月為明。以此河鎮龍脈,應該沒有什么事情了。

  隨即朱元璋說道:“今后,此河要日日夜夜派人看管。不得有誤。”

  何夕說道;“兒臣明白。”

  ------

  南方的情況,好像比何夕想象的更大。幾日之后,都要急報飛來。一時間,廣西的瑤賊。云南的土司,廣東的連山瑤等等,有一種天下遍地烽煙的感覺。

  一時間大明似乎有一種風雨飄搖的感覺。

  太子有沒有作為,何夕還沒有得到情報。

  燕王也立即請戰。

  不過,朱元璋都壓了下去。

  似乎一點也不擔心。

  何夕內心之中也琢磨過。他覺得大明天下才沒有那么脆弱的。這些地方的亂子,固然是有的,但是肯定夸大了。甚至下面有一分,官面上報十分。很多人都不是沖著朱元璋來的。而是沖著太子來的。

  看看太子會怎么做?

  朱元璋出巡,將朝廷大事都托付給太子了。

  太子如果承受不住壓力退縮了。這事情就難辦了。朝廷不能朝令夕改。朱元璋回來之后,不處理太子。估計很多事情都很難推行下去了。

  只是何夕不明白。朱元璋為什么能沉得住氣。為什么將太子陷入如此旋渦之中,這不像平日對太子如此疼愛的朱元璋啊。

  不過,過了數日。

  太子所作所為也報上來。

  太子一連拿下了一百多個官員,統統下刑部大佬,甚至太子動用了錦衣衛。很多官員根本沒有經過審批直接下獄。隨即派遣東宮人去各省督戰。甚至令徐達迅速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太子一連串動作。立即讓局面鎮定下來了。

  但是在官報之上,似乎什么也沒有發生,有的只是清丈順利進行。大明增加多少賦稅,百姓不會因為承擔更多的賦稅,甚至會承擔更少的賦稅云云。

  似乎,什么也沒有發生。

  這些手段,讓何夕也有一些佩服。

  易地而居,何夕覺得住未必能有太子這樣的手腕。

  只是朱元璋看到太子所作所為,表情卻很奇怪。

  朱元璋面無表情,不知道是高興還是難過,只有輕輕一嘆。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表示了。

  何夕總是覺得,朱元璋這一段是嘆息的次數越來越多了。

  隨著南方風波似乎到了尾聲。朱元璋決定南下。離開了遼東。

  何夕遠遠送朱元璋到了山海關,這才分別。

  何夕原本以為,南京的風波已經結束了。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南京的風波哪里是結束,隨著朱元璋回京,更大的風波正在醞釀之中。這個時候的人在史書之中將洪武一朝當成過渡時代。

  分成洪武前期,與洪武后期。而洪武后期正是從今年開始的。

  是歷史新篇章的前奏。

  這前奏是由兩個人一起完成的。一個是朱元璋,一個是何夕。

  何夕并不知道他會在未來留下什么樣的名聲,也沒有多想過。不過,他從山海關回遼東的這一段路上,想了很多很多。他不僅僅要完成朱元璋的任務。還要做更多的事情。

  朱元璋對未來的,對工業其實并不是太了解的。故而他僅僅在成果上提出要求。

  而何夕不一樣。

  何夕手中權力更多。資源更多了。他想到就不是幾個工廠,幾項技術升級了。而是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

  很多人或許覺得,這太夸張了。

  其實不然。

  因為不同時代的工業體系是不一樣的。因為,工業發展是,越發展門類越多。越發展學科越多。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其實很多工業都沒有的。何夕想的工業體系,不過是重工業,采礦,冶鐵,水泥,機器加工,武器制造。造船業,輕工業,紡織業,糧食加工業。造紙業。還有關這一切的配套產業。

  當然了,僅僅這些是不夠的。何夕也在苦思冥想地做著補充。

  同時何夕也知道。辦成這一切是很難的。僅僅是眼前這些,就足夠難辦了。

  這些產業都要完成從手工藝到工業的升級改造。再加上還要在農業上發力,更要有很多不能避開的事情,比如支持藍玉的戰事,比如高麗遷徙百姓等等。

  何夕也只能悠悠一嘆,覺得每一天都緊張。需要一天當成兩天用,每一個勞動力都很緊張。但人不能過度使用,否則是要出人命。而錢更是要一分當成兩分花。所以資源人力物力,與時間,在何夕做的事情面前都是不夠的。

  于是,也顧不得別的了。在山海關外的古道之上,快馬加鞭,將落日與關城都丟在了后面。

  他著急地趕回去。似乎早回去一天,就能多做一些事情。多趕一些進度。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