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九十六章 新時代的先聲
  第九十六章新時代的先聲

  何夕說道:“燕王殿下有所不知。這里是棉麻結合的。絲綢暫時不行。之所以現在用麻,是因為在高麗有大量的麻料。正好用了。遼東棉花種植不夠,我已經派人四處采購棉花了。估計今年冬天,就能用棉花了。”

  燕王說道:“棉花也可以嗎?”

  何夕說的一樣的。

  燕王忽然臉色沉下來了。他說道:“父皇,這------”

  他不知道該怎么說了。但是他雖然沒有對皇位的想法了。但是畢竟是大明皇子,更清楚自己與大明休戚與共。看見如此大的隱患,不能不提醒。

  麻布也就罷了。

  雖然麻布依然是大明百姓日常穿著,但是麻布有天然問題,不夠保暖。自從朱元璋大力推廣棉花種植,二十年來,棉花遍布天下。各地紡織業也從織麻布,變成了棉布。

  麻布已經成為小眾了。

  達官貴人們一般不穿麻布,即便有一些百姓穿麻布,也不是他們買來的。而是他們自己織的。所以,即便麻布再便宜,他們也不會買的。但是棉布不一樣。

  棉布已經成為大規模流通的商品。規模之大,已經在絲綢之上了。

  有大批百姓依靠棉布這個產業為生。

  而今這里才有幾百臺這種新式織布機。產量就這么多。等全部生產起來,那些百姓該怎么辦?這里面風險太大了。

  燕王雖然政治上不敏感。但是他也知道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大明的根基,也是朱家的根基,不在士大夫身上,不在勛貴身上,而在大明小民身上。

  朱元璋均平天下的道路之中,讓太多的百姓得到好處了。正是因為全天下百姓都認為朱元璋是皇帝。朱元璋才能殺伐果斷,說殺誰就殺誰。也不怕下面造反。因為民心思定。大家都忙著過日子的。誰有空和你玩造反的游戲。

  百姓是最容易滿足的。

  就好像何夕辦郭桓案的時候。嘉興的百姓明明被加了六倍的賦稅。但是百姓依然沉默。不是不知道痛,而是還有活路。這也是大明絕大多數百姓的寫照。

  說大明洪武年間,是人間天堂,自然是假的。但是朱元璋到底創造出一個大多少人能活下去的社會。

  故而大多數百姓都在努力活著,個別達官顯貴,或者士大夫們,想要造反,是沒有跟隨的。暗流之所以是暗流,那就是他們得不到沉默大多數的認同。

  但是這不一樣。

  燕王看不到更遠的東西,但是他知道,這東西會引起民亂的。

  朱元璋其實比燕王看著更清楚,咳嗽一聲,說道;“老四,閉嘴,沒有人將你啞巴。繼續看。”

  朱元璋的心思比燕王更復雜。

  朱元璋用后世的理論來解讀。其實很清楚中國古代皇帝的基本盤在什么地方。那就是自耕農。良家子。因為士紳可以逃避賦役,自耕農不能逃避,他們是大明的賦稅根基所在。

  朱元璋之前雖然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也是按這個套路來做事的。

  不管是遷徙百姓,還是放奴婢。給軍戶授田等等。其實人為地制造了大量的自耕農。

  而自耕農代表的是什么?是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而女織,女人將家中織的布匹拿出來賣,也是家中非常重要的經濟來源。而今這種紡織廠的存在,會嚴重打擊自耕農的小農經濟。

  會帶來什么,朱元璋一時間看不清楚。但是他本能厭惡。

  因為朱元璋喜歡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不管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他都是這樣。眼前的事務,是他掌控不了的。

  如果他沒有得到現代的知識體系,他一定會讓人鏟除這些。只是他明白這是必然,即便他能壓制,將來這些種子,也會在別的地方萌芽。攔不住的。

  燕王想說的。朱元璋都知道。他只覺得燕王聒噪。

  朱元璋就這樣一言不發。跟著何夕走在紡織廠之中。從最開始對麻料的處理,到紡成絲線。織成布。朱元璋都看在眼里。但是另外一個機器頓時讓朱元璋也忍不住一驚。

  朱元璋指著這個大鐵疙瘩說道:“這是什么?”

  何夕說道:“陛下,這是一個試驗品。縫紉機。”

  說到這個東西,不得不說何夕小時候貪玩,將家里的縫紉機大卸八塊,裝不到一起了。自然被重重責打了一番,雖然縫紉機早就不用。但是放在家里,爺爺奶奶還當一個東西。

  不過,正是這一頓打,讓何夕記住了縫紉機的大概結構。

  在紡織廠建設的同時,何夕就想起了這個。于是找來一些鐵匠。開始制造。雖然說,天下能工巧匠都在工理書院之中。但是人工打造出來的,還是比不上后世機械制造得好。

  在何夕看來,傻大笨粗。

  因為很多工藝不到位,本來是家庭用小縫紉機,卻變成一個大塊頭。要一個人在一邊踩著滾輪,提供動力,那邊才將布給縫紉好,更不要說故障率特別高。

  針老是斷。

  所以才是試驗品。

  基本結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機械這東西,基本結構對了。也不代表能用,其中很多細節需要考慮的。所以放在這里使用,想通過長期地使用。來找出足夠的問題。

  “縫紉機?”朱元璋一時間不敢相信。

  是的。朱元璋知道后世很多事情都是用機械生產的。但是對于機械大生產到底到什么地步,還是難以估計的。對于手機電腦這東西,已經超過了朱元璋的理解范圍。即便何夕怎么解釋。朱元璋只能用神仙造物來理解。

  但是縫衣服這一件事情。朱元璋太熟悉了。

  太明白了。

  畢竟,而今天下,幾乎每家的女主人都會這一手,叫做女工。這不僅僅是流行,而是有現實需要的。因為女主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為一家老小做衣服。所以母親或者妻子,在油燈下做衣服,是很多男人一輩子的回憶。

  很多巧奪天工的女工手藝,也是女人足以自傲的手段。

  而眼前已經能被機器做了。

  那么天下之間,還有什么東西是機械不能做的。

  這極大地震撼了朱元璋的心神。

  對于那種毀天滅地的,幾十分鐘覆蓋全球大殺器,朱元璋理解不了,可以不理解。但是縫紉機這東西,正因為太熟悉。才越發難以接受。朱元璋上前去,拿出一件縫好的衣服。

  這是一個很簡單褲子與上衣。尋常明人款式。但是很是寬大。

  何夕上前立即說道:“臣準備將這些衣服分給士卒。只是因為士卒體型不一,就做出大款。讓布料有余,如果穿著不舒服,可以緊緊褲繩。或者讓自己渾家改改便是了。而且這么大也容易生產。”

  大明的軍裝并不是統一發放的。而是士卒們自己領布匹,讓家里人做的。很多干脆是朝廷給銀子,或者說連銀子也不給,讓自備的。

  比如說官袍,就是這樣的。

  何夕也想給下面百姓發一些福利。也算是安撫士卒這兩年的辛苦。更是為未來擴大市場。

  但是朱元璋關心的不是這個。朱元璋用手撫摸著褲縫合的地方。看著密密麻麻的針腳,雖然有些粗糙,但是一個個的結實之極。一時間讓他想起了馬皇后的針線活。

  一時間癡了。

  頓時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一股洪流。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

  新時代的先聲,還有他的時代的尾聲。他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都不能改變。甚至他好將自己熟悉的世界改造成他不熟悉的世界。

  內心之中十分復雜。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