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寶之盟
  第一百三十三章三寶之盟

  一片片篝火之下,哀聲遍野。

  椰王也沒有了之前的瀟灑。他拎著一柄明制雁翅刀,渾身是血。走在傷員之中,表情木然,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暗道:“這一戰不能再打下去了。”

  椰王本部人馬的犧牲,讓這一支軍隊渡過了最大嚴峻的時刻。是很有價值的。

  但是很多事情不能用價值來衡量。

  不是誰功勞最大,誰得到最多。

  而是誰實力最大,誰得到的最多。

  椰王此刻有深刻的危機感,椰王本部人馬不過數萬,在舊港海戰之中折損不少,之后在椰城海戰之中折損了一些。今日也折損了不少。此刻大軍依然有數萬之多。但是椰王覺得自己本部人馬的比例,已經降低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步。

  要知道這一支軍隊,有相當大一部分,都是椰王招降納叛而來的。椰王對這些人信任度是很低的。

  甚至椰王懷疑,他明明已經安排了嚴密的崗哨,為什么滿者伯夷軍能忽然出現在大營之外,他擔心有人暗通滿者伯夷,才有了而今的局面。

  想到這里,椰王也只能嘆了一口氣。

  即便他猜得到,也沒有查。

  因為滿者伯夷帝國統一爪哇近一百年,將整個爪哇凝聚為一體。各地貴族往來很頻繁。與各地貴族有來往是很正常的。而且而今的局面,也容不得他查了。

  “該談談了。”椰王不由想到。

  就在這個時候。下面人忽然來報,說何夕來了。

  椰王臉色微微一變,忍不住說道:“來的真巧啊。”

  ------

  椰王只能在一座佛塔下面,會見何夕。無他,整個戰場之中,連一個完整的帳篷都沒有。

  何夕一路走過來,也是踩著鮮血而來的。

  尸體可以拖走,但是地面根本來不及清洗。

  何夕見了椰王,說道:“我沒有想到,武祿王會這樣做,本來,武祿王拜托我來主持和議,而今看來,是他用心不誠,這是我錯了。我本來想掉頭就走的。但是來到這里,總是要見一下大王。”

  椰王對何夕的話,一個字也不相信。他甚至懷疑何夕與東邊暗通了。不過,作為一個杰出的政治家,他決計不會在這個場合,表露自己的心緒。因為他也想談判了。

  椰王說道:“何大人有所不知,如果沒有今日一戰,我估計陛下談判之心是假的,但是有了今日之戰,談判之心是真的。”

  雖然椰王已經叛變了,成為新的椰國國王。但是他依舊習慣稱呼武祿王為陛下。

  何夕裝作不知道,不明白的樣子,說道:“這是為什么?”

  椰王說道:“只要陛下能消滅我,是決計不會與我多談的。但是而今他消滅不了我。就會承認現實。之前的和談或許是假的,而今的卻是真的。”

  何夕說道:“那你的意思是談?”

  椰王說道:“談。”

  ------

  雙方都有意談判。但是實際上距離談判還有一些距離。最后終于在三寶談判。

  三寶就是何夕對于三寶壟的定名。

  三寶壟之所以有“壟”乃是這里葬著一批下西洋的殉職的人員。而今沒有。雖然這一次爪哇之行,并不是沒有人員折損。但是何夕詢問過,幾乎所有人都選擇火化之后,將骨灰帶回家鄉的方案。不想葬在異國他鄉,做異鄉之鬼。

  而三寶,不僅僅是三寶太監,佛教有三寶,道家也有三寶。也算是一個好名字。

  之所以在三寶談判,是雙方不想在對方的地盤談判。于是在明人的地盤談判。

  對,談判之前,雙方一致決定三寶這塊地方是大明的。

  不管談得怎么樣,何夕在爪哇都不算無功而返。

  同樣答應大明的,還有進京朝貢,大明商船有在兩國任何地方停靠的權力,以及香料的經營權,還有一大筆錢。等等。

  而且這一場談判,何夕也不用太過介入。

  何夕需要保證的,就是爪哇分裂,在這個大前提之下,細節就不用太過計較了。反而何夕表現得越公平,就越顯得大明公正。

  來談判的人,就是東王與西王。

  兩個人也算是故人,只是而今相見,內心之中到底是何等的感受,卻是外人難以明白的。

  一個月的談判下來,這一件事情終于談妥當了。

  具體要談的是雙方劃界。不僅僅是在爪哇島內的劃界,也有對屬國的分配。當然了,這是名義上的分配。畢竟,而今爪哇長期分裂已經成為了定局,爪哇在外島的勢力,能夠臣服爪哇多久,誰也不知道。

  最后三方簽訂了三寶之盟。

  大明作為中間人,表示今后保障條約內容,今后誰違背條約。大明將來協同另外一方,共同進攻之。

  這才是何夕最想要的內容。

  其實誰都知道,這僅僅是一個停戰協議。

  椰王需要時間,理順內容,建立起真正的椰國體制。而滿者伯夷王朝,也需要時間整頓內部。緩解反對東王的聲音。確定東王的儲位等等。更重要的是整頓兵馬,準備反攻。

  而今這局面,不管是從地盤上,從實力上,都是東強而西弱。

  其實,何夕內心之中,也有一些不解。東王在談判上,表現得太軟了一點。

  不過,在這一切都做完。

  何夕將施進卿從舊港調了回來。成為三寶城主。雖然而今不過是一個大農村。但是好歹需要人留守。而這里距離舊港太遠了,距離大明就更遠了。從大明來的官員,連舊港都掀起,更不要說這里了。

  于是,只能提拔舊港原來的人。

  這一件事情就落在施進卿的頭上。

  在何夕帶著水師要回舊港的時候,何夕忽然聽到了一個消息。他心中一動,一瞬間內心之中的疑惑迅速解開了。

  那就是武祿王死了。東王成為滿者伯夷第五任大王,接手一個殘破的江山。

  一瞬間,何夕全部明白了。

  武祿王將要死了,這才是滿者伯夷最大的問題,最大的不安全因素。也是為什么東王在談判桌上步步退讓之一。

  對于東王來說,最重要的是坐穩滿者伯夷大王的寶座。至于失去的東西,會拿回來的。

  何夕對這個消息,并不太高興的。

  何夕越了解武祿王。就越覺得他是一個傳奇,十六歲登基,在權臣手下蟄伏數年,最后奪回大權,整合內部,對外擴張,將滿者伯夷王朝發展到最強盛的時刻。但是晚年卻遭遇如此際遇。讓何夕想起了唐玄宗。

  更重要的,這晚年的悲劇,雖然不是何夕一手導演的。但是何夕畢竟在里面加了一把火。

  而今想想,心中卻有一些不是滋味。

  何夕并沒有慚愧之意,畢竟,敵之英雄,我之仇寇。雖然武祿王這個人是個人物,但是在國家大義上,何夕自然不會有半點動搖。而且真正令武祿王承受不住的,不僅僅是兵敗,還有女兒慘死,與大明可沒有多少關系。

  只是,何夕不由得想到了自己身上,想到朱元璋身上。只覺得人生在世,縱然年輕的時候,縱橫天下,但是也有英雄遲暮一日。

  何夕感嘆的不是,武祿王一人的悲劇,而是天下所有英雄人物的悲劇。

  時來天地同借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何夕今日快意,等他到了晚年垂暮之時,卻不知道,是比武祿王好,還是武祿王壞。

  不過,這種情緒只是一時間之間,隨即何夕心中暗生歸意,該回去了。

  不是回舊港,而是回大明,回南京。

  想到很快見到妻子兒子,何夕心頭一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