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零四章 忠顯郡王朱滿
  第一百零四章忠顯郡王朱滿

  最后一件事情了結之后。大軍揚帆而下。

  整個船隊有一百多艘大小船只。

  這一百多艘船只之中,有三分之一,是大明各商號的船只。是受朝廷之托,運輸后勤物資。而剩下的船只,有三分之二是運輸人員。另外三分之一,是運輸不能讓商人轉運的東西。比如一些糧草與火藥等等。

  這一次南下,不是直接穿越南海,而是向西行。沿著海岸線南下。

  在安南的港口停靠的時候,安南人提高了糧草五千石。也算是這一次響應了大明的號召。何夕沒有運輸,而是直接將這一件事托付給后面的商號。讓他們轉運。

  到了占城。

  占城派出了戰船數艘,士卒千余人。還有一個小貴族頭目上船,拜訪了何夕與陸仲亨。

  前文說過,占城是印-度教國家。何夕觀察了一些,這千余士卒,與其說是士卒,不如說是奴仆。畢竟,私兵這東西,厲害的能夠很厲害,魚腩的能夠更魚腩。甚至有些與農夫都沒有什么區別。

  何夕只能收下來。

  畢竟讓他們上陣,估計不是爪哇人的對手。倒是當民夫卻是沒有問題的。

  沿途所過之處,暹羅,真臘等國紛紛助陣。不過都是三五百人,意思一下而已。何夕都列入后勤之中,而越往南,這些國家就越敷衍。想來不過是不想得罪大明。而爪哇又夠不著他們。做做樣子而已。

  如果大明想要更多,那就沒有了。

  就這樣蜿蜒南下,用了近兩個月,才終于到了龍牙門。

  此處就是后世之新加坡所在。之所以叫龍牙門,是因為這里航道之中,有一根好像龍牙的巨石。被海商作為航道的標記物。是以這一道海峽就被稱為龍牙門。也就是新加坡主島與馬來半島之間的海峽。

  一到這里,整個船隊都停了下來。

  滿刺加王與楊寓早就在島上,做了相當布置,用以迎接大軍。

  新加坡這個地方,是何夕在南洋的備選之一,他派楊寓南下的時候,就已經給楊寓介紹過了。而滿刺加王倒向大明之后,楊寓也發現,唯有這個地方,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首先,滿刺加,也就是馬六甲的港口其實也不錯,有數萬人口,物資比較豐富。如果大軍停留在這里,自然是最好不過了。可惜滿刺加王并不覺得有什么好的。

  畢竟,以馬六甲城的防御能力。明軍分分鐘鐘攻破。

  滿刺加王在明軍面前,估計是坐立難安。根本沒有一點點安全的感覺。

  即便明軍沒有別的意思,也不妨礙有些野心家,想借助明軍上位。故而滿刺加王是萬萬不答應的。

  而新加坡。也就是龍牙門這里。

  首先港口不錯,后世的新加坡是世界級大港口。能作為世界級大港口,就說明先天條件不錯。即便是后來有改造。也必須有改造的潛質才行。

  而這個時代的船只,與后世船只吃水,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后世世界級大港口的潛質,用于安置大軍是再好不過了。

  其次,這畢竟是交通要道。連接南海與馬六甲海峽。也是有人煙的。不過,人不多,放在大明不過一個大一點的村落。估計有數千人而已。總算不是一點人煙都沒有,什么基礎設施都要從頭開始。

  再然后,就是這是一個島嶼。雖然,總算是給滿刺加王一些虛幻的安全感。距離滿刺加是有些距離的。滿刺加王即便倒向大明,也不代表他想將國家獻給大明。

  楊寓思來想去,也就答應下來。

  畢竟,在南洋大明需要本土國家的支持,別的不說。總不能在南洋這種盛產糧食的地方,所有糧食都要從中國運過來吧?

  這些且不去提。

  滿刺加國王一到,何夕先與之寒暄幾句,隨即面南朝北一站,說道:“滿刺加王接旨。”

  滿刺加王一愣,不明就里。還是楊寓提醒他,要下跪接旨。

  滿刺加王滿心的憋屈。他投向大明,是形勢所迫,但是堂堂一方諸侯,受這種委屈。心中豈能過得去。但是此刻大明軍隊就在港口。他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跪下接旨。

  何夕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十步之內,必有忠信,南洋天遠,豈無忠臣。滿刺加王-----,”

  洋洋灑灑寫了一些贊美的話。最后說道:“賜姓朱,賜名滿。封忠顯郡王。一切禮儀同郡王。欽此。”

  這一封圣旨,是何夕的先斬后奏。

  圣旨不能說是偽造,但是到底沒有經過內閣,各部門用印。放在中原頂多算是中旨,但是滿刺加王哪里知道這個?糊弄南洋人,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何夕也不是用意如此,這年頭消息傳遞很慢。他到南京請旨,朝廷必然有一番爭論,等一番流程走完,很多事情都來不及了。

  來之前,何夕就在朱元璋要了全權。南洋的事務,何夕自己處置就行了。雖然這封圣旨,發出之前,已經上報過了。但是這一件事情多多少少是有一些犯忌諱的。

  不過,何夕不在乎。他只要能在南洋打開局面。這就是區區小事。如果他不能在南洋打來局面。他受到的沖擊,比偽造圣旨要嚴重得多。

  滿刺加王,不,而今是大明顯忠郡王朱滿對朝廷禮儀一點都不懂,對這一封圣旨背后的政治含義,也不明白。他甚至還沉浸在跪下接旨的屈辱感之中。但是楊寓卻震撼非常。

  這個圣旨一出,朱滿就是宗室了。

  甚至可以說,是眼前所有人之中身份最高的一位。能管他的,只有南京宗人府。之前的滿刺加王,雖然是王。是一方諸侯,但是在大明體系之中,那就是域外蠻夷,很多人多看一眼都覺得煩。而今大明郡王卻地位非凡。須知,而今大明宗室并不多,幾乎能數得出來。在大明宗室體系改革之中,郡王這個位置,幾乎被清除。親王的兒子,只有一人繼承王位,其他人要么自尋出路。要么輔佐兄長。不會被封郡王了。

  唯一的郡王大概是靖江王了。

  靖江王即便對朱元璋滿腹恨意,但是在朝廷體制之內,卻能橫行霸道。幾乎所有的官員都不敢對靖江王怎么樣。而今的朱滿畢竟底氣不足,自然不敢如此。但是就地位上,已經與靖江王相媲美了。

  幾乎是一步登天。

  而滿刺加國,不,大明顯忠郡王國,今后就是大明的領地,對顯忠郡王的領地開戰,幾乎等同于對大明開戰。

  這一次冊封,根本就是寫入大明禮法的牢不可破的盟約。

  楊寓瞬間明白了何夕的用意,但是依然為何夕的膽大,而膽戰心驚。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

  楊寓之所以覺得不可思議,是因為這個時代大明人普遍看不起外國,覺得蠻夷,覺得跳梁小丑。但是何夕只是公平的衡量滿刺加國的實力而已。

  是的,滿刺加國人口不多,有沒有百萬不知道。畢竟,滿刺加國本身是沒有人口統計這一項的。這樣的規模,軍隊,財政,就不用說了。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大明需要滿刺加。

  大明需要在南洋有一個堅定的盟友。也需要一個落腳點。

  但是滿刺加畢竟是被逼迫投向大明的。在何夕看來,一旦有變,滿刺加王會毫不猶豫地投奔爪哇。或者其他人。

  那么怎么樣才能,讓滿刺加王死心塌地的跟隨大明?

  那就是下重注。但是要下怎么樣的重注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