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四十六章 第一次接觸
  第四十六章第一次接觸

  陳祖義想要的一切,梁道明已經成為最大的阻礙。

  無他,雖然漢人在南洋已經很長時間。甚至可以從唐宋開始,特別是宋亡之后,有大量宋人流落南洋,甚至有人說呂宋這個名字,本意就是旅宋。只是,不得不承認,漢人在南洋依然是弱勢。

  一方面是,漢人不是集中在一地,而是分散在整個南洋。就南洋整體來說,漢人數量并不算少。但是細細分析每一地,漢人的數量就少了。

  而且漢人會融入當地政權。幾代之后,很有可能就改名換姓,不再將自己視為漢人了。堅持自己漢人血統的家族,自然是有的。但是絕大多數普通百姓,其實沒有那么多的堅持。而且漢人南下一般帶來中原的先進技術。受到南洋各國的拉攏。如果與當地土著聯姻,改個名字,甚至剛剛開始的時候,僅僅是在外面叫這個名字,回家之后了,還是叫自己漢人名字。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但是數代之后,就不好說了。

  這也讓陳祖義的基本盤,并不是南洋的老漢人們,而是元明交際的時候,大量難逃的漢人。

  而這些漢人很多掌握在梁道明手中。

  在這上面,回回教與漢人完全不同,回回教進入南洋的時間段,與漢人進入南洋的時間段,相差不大。但是而今南洋很多印-度教國家,已經轉變成了回回教國家。成了回回教的基本盤。

  而沒有像漢人一般入鄉隨俗。

  成了南洋的坐地虎,而不是客人。

  陳祖義萌生海外建國的想法,未必不是受到這些回回教國家的影響。

  無他,細看這些回回教創立的過程,最開始的時候,阿拉伯海商作為一股勢力,加入南洋國家內斗之中,什么政-變,入侵等等。手段決計不干凈。

  陳祖義自然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到。

  反正他也回不去了。

  不過,這是后話。

  陳祖義的遠大理想是一回事,現實的問題是另外一回事。

  南洋諸國與中原王朝不一樣,海上貿易是他的國內經濟的重要一環。這是他們的地理條件決定的。這種海上貿易,并不是僅僅東西洋貿易,就是南洋諸國內部,也是存在貿易循環的。

  陳祖義想在南洋立足,海上貿易這一塊,是決計不能丟掉的。

  甚至可以說,在南洋尋找一片土地容易。畢竟而今的南洋雖然算不上地廣人稀,但到底是分散的城邦制度為根本。大多是以幾個核心城邦為中心,讓比較遠的城邦,稱臣納貢。形成一個中央地方大王朝。但究其本質,反倒是與中原夏商周時期的情況差不多。很多國家全盛的時候看上去很是厲害。但是,一旦失敗,很容易分崩離析。新王朝的中心城市與舊王朝完全不一樣。

  正因為這種松散的控制能力。

  陳祖義數萬人馬,想找一地落腳是很容易的。南洋氣候炎熱,很適應糧食生產。養活自己也容易,但是想要做大做強,非經營貿易不可。

  所以,他其實也知道這一次通過戴家傳過來的消息,是有風險的。但是陳祖義的本性,不能讓他錯過這個機會,他本來想找梁道明來分擔這個風險。但是豎子不足與謀。那他只能自己來了。

  于是,他派了自己本族兄弟,帶了幾艘船北上靖江。

  ------

  陳祖孝作為陳祖義最信任的之一,這一次也當仁不讓。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擔心大明朝廷,搞什么陷阱,誘捕之類的手段,他僅僅帶了一艘船,帶了一些南洋的貨物,比如香料,寶石,瑪瑙,象牙等等貨物。

  都是分量輕,價格高的。

  而且還規避了大明水師長期出沒的海域。這才悄悄地進入了臺灣。

  而因為臺灣特殊情況,當這一艘船,通過狹小的水道,出現在臺灣之中的時候,靖江藩這里一下子都知道了。

  何夕本想親自去看看的。但是被姚廣孝勸住了。

  一方面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海盜都是一些什么人物。說刀頭舔血,一點也不夸張。何夕親自接待,萬一一個談不攏。或者有其他的誤會,引起一場火并怎么辦?

  另外一方面,姚廣孝也有擔心。

  擔心新靖江的安全。

  而今雖然澎湖已經駐軍了。但是因為當年澎湖百姓全部內遷,澎湖幾乎是無人島了。維持軍隊在澎湖上的消耗都非常大。故而最后福建都司,權衡利弊之下,先放一個百戶,建立一個百戶所。并將放當年的百姓愿意回去地回去。慢慢聚攏人手。再組建升級為千戶所,或者澎湖衛。

  何夕估計,這種建設要比新靖江這里的建設還慢。

  無他,靖江王到底是藩王。他建設費用,是中央直接撥出的。福建浙江兩省負擔而已。但是建設澎湖衛的經費,就要地方負責了。這費用給得就未必那么爽快了。

  而給錢快慢,直接影響建設進度。

  很長一段時間,澎湖方面的軍事力量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而新靖江的防衛主力,就是靖江王的三護衛,一共一萬多人。但這一萬多人,其實也是新靖江之中,幾乎所有的適齡男丁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新靖江的實力,與陳祖義相比,并不強。

  而且靖江城,還在修建之中。城墻僅僅是溝壑而已,防御力量有限。如果陳祖義傾巢而來,這邊能不能擋住,還是真是一個未知數。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種情況下,何夕更不能大意了。應該坐鎮后方,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最少這個時代的海上秩序,近乎于無秩序,雙方之間的交易,其中信任度,并不比后世黑社會高多少,要隨時防備黑吃黑。

  何夕聽了姚廣孝的建議,覺得很有道理。只能將自己的意思交代給,戴名世與伊滿兩個人。

  ------

  兩人與陳祖孝對接,彼此之間都很緊張的。

  好在交易很容易達成。雙方都是以貨易貨,應該是第一次交易,雙方都不知道對方的底線。而且雙方貨物都有很高的溢價。比如胡椒這東西,而今大明的胡椒雖然不能說價比黃金,但也是一等一的高級貨,非達官顯宦是不能用的。用不起。但是南洋很多地方,胡椒的價格也就那樣。畢竟鄭和下西洋最大的影響就是,大量胡椒涌入中國,本來高高在上奢侈品,一下子涌入尋常百姓家。

  從此大明百姓擁有了胡椒自由。

  這就能說明,胡椒在南洋是什么價格。

  而同樣的,大明建國之后,商路就不通暢了。大明的奢侈品,瓷器,絲綢,等等。在南洋乃是西洋,很多地方都是供不應求的。價格也騰高得很,翻了好幾倍。

  伊滿作為金陵首富,同時這靖海商號有皇室的股份。這層背景下,即便是景德鎮官窯,也能搞出來,須知,中國瓷器外賣,甚至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外賣瓷,雖然根據回回教,基督教的要求,提供定制服務。但是他們的技藝,不要說與官窯了。就是與頂級的民窯都差了很多。

  否則也不會有安南人燒瓷器,自稱中國瓷。西方人都分辨不出來。

  一番交易下來,雙方都大有賺頭,一度覺得對方是冤大頭。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雙方都是長期做買賣的人,精明得很,自然知道,并不是對方是冤大頭。而是即便這樣的價格上,雙方都還有得賺,而且賺得不少。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