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七十八章 際遇
  第七十八章際遇

  燕王妃說道:“好了。就當盡孝心了。其實在我看來,我們家再怎么也是王爺,太子大兄,其實也很為我們著想了。我也聽說了一些,覺得也不錯。父皇有二十個兒子,大明才十幾個省。如果每一個都封好幾個藩王。天下老百姓的日子還過不過了,重要的是,皇帝的日子還過不過了,父皇在的時候都是兒子,太子大兄在的時候,都是弟弟,如果太子大兄也不在了。那時候就是堂兄了。當時的皇帝有自己的兒子,他的兒子怎么封。總之都是問題。還不如在偏遠地方建國立業,反正朝廷夠不著。日本,朝-鮮,安南這些地方,不是也維持了很長時間。”

  “哼。”燕王鼻子里出氣,也不知道表達什么意思。

  燕王妃說的他都知道。所以燕王才沒有鬧,沒有反對。但是私下里可沒有不生氣啊。

  “好了。”燕王妃說道:“這件事情什么時候開始執行?說了沒有。”

  燕王說道:“父皇的意思,而今宜靜不宜動,今日僅僅是定下章程。今后諸位弟弟,想要封藩建國的,那就要參軍。為將來努力,不然就等著做富貴閑人吧。”

  燕王妃說道:“那就是還要幾年。這樣吧。你明天陪我去拜佛吧。這一次走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南京。”

  燕王說道:“好。”

  燕王妃起身,將燈給吹滅了。整個人趴在燕王的懷里,說道:“快睡吧。”

  燕王忽然一笑,說道:“我不睡了。”一把將燕王妃給按了下去。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

  燕王陪著燕王妃拜訪京師的寺廟,不出意外地來到了天界寺。

  燕王總就不是女人,女人拜佛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燕王也就自己在天界寺里自己逛逛。天界寺是皇家寺院,燕王年少的時候也商議常來。恍惚之間,已經好些年過去了。讓燕王不由有些感慨。

  看著天界山有些舊日的東西還在,有些已經不在了。燕王一時間也生出惆悵之意。忽然他看見墻壁上題的詩:“香剎依天極,彤云擁地維。龍蟠新賜額,龜負舊刊碑。金鐸鳴風殿,珠幢影月墀。遙瞻晨祝罷,處處藹春熙。”

  不知道,怎么的,覺得這詩寫得極好。

  正印了燕王心中心境,最后兩句,也表現了燕王對父皇復雜的感情。似乎說到燕王心坎里。

  燕王叫住一個小沙彌。說道:“這詩是誰寫的。”

  這小沙彌說道:“這是道衍師叔所寫的。”

  燕王說道:“這位道衍和尚何在?”

  小沙彌說道:“道衍師叔已經還俗當官了。”

  燕王聽了,忽然覺得好像有什么很重要的東西不在了。正要問這道衍俗家姓名是什么?在何處當差。卻聽叮叮當當的配飾作響。卻是燕王妃回來了。燕王妃問道:“王爺在做什么?”

  燕王說道:“看著詩不錯。”

  燕王妃細細看了看。說道:“好像很普通的應制詩。不覺得好在什么地方。”

  “是嗎?”燕王再去看這一首詩,忽然也覺得平平了。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有時候一句話,一首詩,忽然映入心中,頓時覺得是天下絕無僅有的絕句佳作。但是心境變,再看原本的詩詞或者句子,就會覺得不過爾爾。

  只是燕王并不知道,歷史上他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一個幕僚,與他擦肩而過了。

  ------

  姚廣孝并不知道自己與自己名定英主錯過了。他此刻正在給何夕講解這一段時間,這一段時間國子監的變化。

  姚廣孝說道;“劉崧劉大人正位國子監祭酒之后,蕭規曹隨。國子監變化不大。明鑒堂更是一切按照大人您的意見來辦。不過是招生多了不少,而今國子監生,已進入明鑒堂的為榮。”

  “劉大人,更是將彝倫堂作為明鑒堂所在。等明年明鑒堂修成之后,再搬過去。”

  何夕說道:“這樣也好。”

  姚廣孝而今是作為何夕的助手接管明鑒堂的。之所以是他。一來是姚廣孝學問不錯。但是辦事能力更不錯。學者只是姚廣孝身上,最不起眼的一個小標簽。在何夕離開之后,先是劉崧負責明鑒堂。但是朱元璋很快就敲定了,劉崧暫代國子監祭酒。

  這也是與何夕合作的人之中,最合適的一個了。

  本來明鑒堂三個助教之中都是有機會的。但是劉崧還是選擇姚廣孝。

  因為蘇伯衡或許文章學問不及祖上蘇東坡,但是一肚子不合時宜卻學得七七八八。說得好聽點,那是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意志。在為學上從不盲從。也正是因為如此蘇伯衡是程朱理學門下的叛逆者。但也正因為如此,蘇伯衡還是當一個純粹一點學官比較好,真讓他負責管事,那將是災難的開始。

  而程汝器倒是能辦事的。但比起姚廣孝就差了一些。

  事實證明劉崧選擇得不錯。

  姚廣孝不僅僅將明鑒堂辦下去了,而且辦得極好,一心一意完成何夕留下的規劃,并沒有往里面夾帶私貨。這一點,何夕尤其滿意。

  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之間,也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每一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夾雜一些自己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在何夕看來,只要不是太偏,都是可以原諒的。

  但是姚廣孝幾乎按照何夕的范本在搞。完全沒有自己的私貨。

  對何夕來說,算是意外的驚喜了。

  何夕卻不知道,在姚廣孝看來,何夕也是意外的驚喜了。

  姚廣孝并不知道,如果他留在天界寺,會有一個機會。一個成為燕王心腹的機會,從此開始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但是姚廣孝此刻也是滿滿的有所作為之心。

  無他,他已經三十多歲了。

  在古代,這個歲數已經不小了。

  甚至一場大病之后,人不在了,也是很正常的。

  姚廣孝已經能聽見歲月對他的催促聲,這個聲音反復在說:“快些吧,快些吧。建功立業,建功立業。”

  而何夕是他視線范圍之內,最容易夠得著的人。也同樣是他看來,很有意思的人。何夕的學問他細細研究過。只要何夕的只字片文,姚廣孝也是揣摩過的。他分明發現何夕的學問,露出來的是冰山一角。甚至何冰山一角,就讓姚廣孝嘆為觀止。

  正如何夕的一些想法瞞不過宋訥一樣,也瞞不過姚廣孝。

  唯一不同的是宋訥作為儒家代表人物,拼命地反對何夕。不死不休。而姚廣孝卻是很有興趣,他覺得何夕是一個比自己更狂妄,更大膽,更危險的人物。

  與自己是一類人。

  姚廣孝不過是想在天下之間發揮自己的才能,青史留名。

  而何夕居然狂妄到,顛覆數千年以來之成法,用自己的學說改變世界。成則將孔孟踩在腳下,敗則天下分崩離析,大明二世而亡。都不是不可能的。

  是與他一樣的狂人妄人。

  天才與瘋子本來就一線之隔。

  只是姚廣孝是天才,何夕不是。何夕其實對他自己在做的事情,認識不足。其實如果不是朱元璋存在,很多事情不會那么簡簡單單結束的。而大明天下,不會有第二個朱元璋。

  何夕最危險的問題,不是朱元璋,而是朱元璋死后。他沒有了靠山能不能撐起新政。到時候,才是最關鍵的時候。弄不過二世而亡并非不能。

  姚廣孝看得比何夕明白。正因為如此姚廣孝已經決定加入這一場危險的游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