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六十五章 李云行的學業
  第六十五章李云行的學業

  李云行很郁悶。

  以李云行的能力,通過拔貢,去國子監。有些困難。在國子監中出頭,幾乎不可能的。但是不管怎么說,李云行也是讀書人,基本功很扎實,又是官宦人家出身,在出身勝過這些工匠弟子不知道多少。

  數日之內,李云行就成為了這些工理學院的學生領袖。

  楊震喜歡他,葛天工也喜歡他。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叫他。

  這大體也是這個時代的人對知識才崇拜。畢竟,這些工匠弟子而今即便在讀了一些書,會寫會算,但也僅僅限于會寫會算而已,他們自己都不覺得自己是讀書人。

  而李云行卻不一樣。他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在工理學院是降維打擊。而且李云行讀書好些年了,基本的學習能力,也是沒有問題的。

  對新知識接受得也快。

  自然而然脫穎而出。

  只是這對李云行來說,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因為,何夕這里缺少人手。于是從學生里面挑選一些人手打下手。

  但是在何夕這里,他經受了平生從未有過的摧殘。他雖然覺得自己不是天才,但也不是傻子。為什么從何老師這里說的每一個字,他都知道。但是連到一起都不知道了。

  什么是爆炸力學?

  何夕其實也很無奈。

  他對爆炸力學,也僅僅聞名,卻從來沒有見過面。

  他這一段時間,做的就是兩件事情。

  第一提純火藥,提高黑-火藥威力。這一點,是國家機密。不可外泄。何夕向朱元璋提出要求之后,朱元璋立即派來大量人手。都是出自錦衣衛。而帶頭的就是剛剛從杭州調來的錦衣衛千戶劉本,當初與何夕在杭州,也是見過幾面的。

  朱元璋提拔此人,一是他與錦衣衛內部沒有什么關系。是從暗樁直接提拔上來的。二是與何夕有舊,也算是為何夕培養人手。

  這方面的事情,有錦衣衛的人全力協助。

  何夕不用多操心。

  所以何夕的心思就放在其他事情方面了。比如爆炸力學。

  說的好像高大上一般。其實何夕就是研究,如何才能最大效力地使用火藥。上一次一下子萬斤,看上去好不痛快。但是火藥也是有成本的。如果火藥用量太大。礦石采得太少,估計還收不回成本的。

  他需要一種高效的爆破辦法。同時,這其實也有軍事上的作用。

  畢竟到了后世抗日戰爭時期,炸藥包。也是非常重要的武器。而步兵五大技能之一,就是爆破。

  雖然現在的黑-火藥比不得后世的火藥,即便何夕將黑-火藥的配比調到最佳狀態,也比不上。但是一個能數量使用火藥爆破的軍隊,也是比冷兵器的軍隊要厲害很多。

  但這一切的一切都建立起一套火藥使用方式方法上面。

  只是,如果才能將火藥用好。這也是一個難題。

  最少何夕不知道。

  甚至也沒有人知道。即便到了明末,李自成炸開封城,也鬧出了大烏龍。將炸城弄成了定向爆破。非但沒有將開封城墻給炸毀,反而將外面準備進攻的義軍給炸得人仰馬翻。

  這就是經驗教訓。

  何夕只能用一個辦法,那就是實驗。

  確定不同的材質,在石頭之中,在土里面,在不同的石頭之中,在不同的土中,用不同的辦法,是鑿眼好,還是打出一道橫槽好。還有其他的幾何圖案,深度寬度等方面的不同。

  當然了,何夕只是制定實驗方法。真正一遍一遍來的人。是他的學生。

  是誰啊?

  是李云行。

  于是人一個月前,還在府學之中,讀著之乎者也的李云行,此刻就在烈日之下,帶著工匠們,一遍又一遍炸山。他必須按照何夕的規定,所有炸點,在炸開之前,都要親自確定記錄。然后炸完之后,也要親自驗證效果。

  等等。

  這可不是一件好辦的事情。

  特別是還有一些危險性。

  畢竟之前工匠們沒有這樣用過火藥。遇見過這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工匠被非來的石頭狠狠砸了一下,還好沒有砸到頭,但也是骨斷筋折。就在李云行面前。

  李云行是富家公子,何嘗見過如此血淋淋的場面。當場都嚇傻了。

  二話不說,就去找父親。哀求父親,這事情他不做了。

  卻不想他父親,太平知府李治之,聽了李云行在何夕麾下已經能獨當一面了,大喜過望,說道:“兒子,我李家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有些人事情,我之前沒有敢告訴你,而今你也長大了,該為我分憂了。”

  “你知道嗎?在胡惟庸案之后,我一直提心吊膽。擔心某一天,錦衣衛就闖進咱家,將咱家滿門抄斬。”

  李云行說道:“為什么?這不是沒事嗎?”

  李治之說道:“因為胡惟庸是韓-國公的人。我也是韓-國公的人。胡惟庸倒臺,分明是陛下對韓-國公已經有意見了。而且韓-國公也老了。說不定什么時候都走,韓-國公一走,大公子是萬萬不能接韓-國公的攤子的。”

  “到時候我們這些人怎么辦?”

  “天見可憐,你得了何駙馬的看重。今日不管何駙馬要你做什么事情,即便要你去死。你也必須去。因為你在何駙馬身邊,我家才能從韓-國公門下變成了何駙馬門下,就會轉危為安。”

  于是,李云行也只能灰溜溜地回去,繼續做事。

  不過,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這種事情,很難不出現傷亡。別的不說,單單說炸點不炸,或者延遲炸。這都是常有的事情。畢竟,引火繩受潮,或者被炸斷了。這事情很常見。出現問題之后,自然要讓工匠去看看。

  大多數時候,都是全頭全尾地回來。

  但是粉身碎骨的時候,自然也有。

  遇見這樣的事情,何夕能做的是,也不過是重重撫恤,并總結經驗。畢竟即便后世這種礦山作業,也不敢保證沒有人被炸死。更不要說從頭開始探索。

  后來李云行也就習慣了。

  他每天聽著炮聲入睡。各種數據的記錄,就有好幾十個箱子。各種爆破手法的效果等等。更是記錄了不知道多少。

  李云行也不知不覺之間,對手中的事情開始著迷了。

  似乎感受到,爆炸與爆炸的不同,直覺感受到各種爆炸之間的關系,似乎明悟什么叫做爆炸的藝術。

  ------

  且不說,李云行的作業。單單說何夕。

  其實何夕的工作一點也不輕松。

  雖然基礎課,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何夕早就搞定了。很多都是在電腦之中抄寫出來的。不過,何夕沒有宣之天下,甚至在明鑒堂之中教授。只是放在明鑒堂的圖書館之中,有心之人是可以讀到的。

  唯一數學一門是明鑒堂必學的。

  何夕本來以為,會引起軒然大波。但是他高估了自己。

  因為對天地自然的解釋,很多大儒都會做的。比如朱熹。很多人都知道朱熹是一個大儒,但很少有人知道,朱熹在當時的自然科學上,也算是集大成者,在地球是圓的,行星運作。四季,海陸沉降。海潮等各方面的見解,與后世相差不大。當然,也有一些是與科學相沖突的。但是放在朱熹那個時代,已經相當不錯了。

  所以,何夕自己搞出一套自然科學的說法。其實比何夕將史學單拿出來,與經學放到對立面上,引起的轟動要少得多。

  因為前者是根本之爭。后者不過枝蔓之爭。甚至不引起重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