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四十一章 御駕親臨
  第四十一章御駕親臨

  天氣晴朗,惠風和順。

  數千錦衣衛將國子監團團圍住,國子監翰林院,乃至太子,諸皇子一并在列,跟隨朱元璋來到國子監。

  雖然說,何夕想在明鑒堂接待朱元璋,奈何,明鑒堂根本無法與國子監相比,明鑒堂是一個破院子,而國子監是修建了一年多的大明重點工程,想要讓明鑒堂有足夠接待御駕的資格,需要大面積修繕,而且時間上根本來不及。

  于是,最后決定,朱元璋御駕親臨之地,正是彝倫堂。

  此刻彝倫堂正中設御座。乃是朱元璋的座位,兩側所有的位置按照朝廷上的位置各自落座。

  朱元璋讓太子坐在身側,這是理所當然之禮。但是何夕卻在朱元璋身后侍立,卻讓很多大臣嫉妒之極。越發確定這一點。何夕是在御前紅得發紫的人物。

  其實,朱元璋本想讓何夕坐在身側,與太子對應。但是何夕而今也知道朝廷的規矩了。朝廷的規矩,何夕坐在朱元璋身邊,其實是對很多朝臣的冒犯。在中國政治文化之中,坐在哪里。排第幾,是非常非常之講究的。即便后世新聞聯播播報之中,國家-領導人的順序,都是萬萬不能更改的。如果要更改,那是要出大事的。

  何夕之前沒有這個意思也就罷了。而今混了幾年官場,知曉其中意義。就不能順便這么做了。

  他如果一直想在朱元璋身邊做一個弄臣,也就罷了。

  但凡他想做一些事情,就不能太破壞規矩,這會壞人緣的。所以,何夕竭力推辭,最后在朱元璋身后侍立。于是空出來一個位置。

  朱元璋見狀也不強求,他說道;“蜀王在嗎?讓他過來吧。”

  徐正說道:“奴婢這就去找。”

  其實何夕站在朱元璋身后,是搶占了徐正的位置。徐正只能往后面站了。

  ------

  彝倫堂外面。

  幾乎整個國子監的學生都在這里圍著。畢竟能夠見皇帝的機會并不是太多的。雖然說,朱元璋勤政之極。幾乎每天都會召見朝臣,還要上朝。似乎想見朱元璋很容易。

  但是要讓朱元璋單獨召見,沒有侍郎一級根本不可能。至于上朝,黑壓壓數百人。很多小官,根本看不見朱元璋長什么樣子,也聽不到朱元璋的身影。或者只能聽見太監公鴨嗓子喊出來的話。

  更不要說,而今這些國子監的學生了,他們雖然都是預備官員。但是等他們當官,能見到朱元璋,少說數年,多說十幾年都不一定。

  此刻他們瘋狂地嫉妒明鑒堂。

  無他,經過這一次,已經確定了明鑒堂乃是國子監第一堂。彝倫堂雖然是國子監最大廳堂。但是畢竟不是專門教授學生所在。而明鑒堂稍稍有一些動作,就引得御駕親臨。

  這不讓這些國子監生嫉妒是不可能的。

  一個個都在后悔,當初明鑒堂招生的時候,自己為什么不拼命擠一擠。

  而此刻,明鑒堂這里幾十個學生圍在一起。也是緊張無比的。即便包括黃子澄,練子寧,丁顯等幾個學識最好的學生,也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的作業會讓朱元璋來聽。

  當然了,幾十個學生,如果一個個上臺給朱元璋講解的話,一兩天都不夠。但是朱元璋哪里有這個時間。

  所以僅僅選了幾個學生代表而已。

  黃子澄說道:“練兄,等一會兒,你是第一個。你緊張嗎?”

  練子寧依舊是板著臉,面無表情地說道;“緊張什么?我有什么好緊張的。”

  丁顯冷笑一聲,說道:“你的腿如果不抖的話,我就相信你了。”

  丁顯與練,黃兩個人性格完全不一樣,練黃兩個人雖然性格上有所區別的。但是都算得上少年老成。但是丁顯卻有一些張揚。少年有才,意氣風發,固然是不錯,但是在中國古代,更青睞那種少年老成的人才。

  這也是為什么丁顯在兩人之下的原因之一。

  練子寧聽了丁顯的話,這才發現自己的腿一直在抖。

  這種抖是練子寧自己察覺不到的,練子寧深吸一口氣,閉目養神。開始打坐。

  從程朱理學之中,都有講靜思打坐之法,而此刻用來平心靜氣是最合適不過了。

  只是練子寧外面表現得再平靜,他內心之中,還是不平靜的。

  忽然聽到外面有動靜,不知道誰說了一句道:“來了,來了。來了。”

  本來在打坐的練子寧,忽然跳了起來,急切地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卻見一個太監走了過來。練子寧猛地站起來。激動溢于言表,正等這個太監說話。這個太監正是徐正。

  徐正有些奇怪地看了眼前的年輕人,然后與練子寧擦肩而過,來到一邊,小聲說道:“蜀王殿下,陛下有請。”

  蜀王一愣,立即起身,與自己身邊的同學告別之后,就徑直往里面走去。

  蜀王走后,所有的目光看向練子寧,練子寧臉色變幻無端,恨不得用腳趾頭在地面上挖一個洞鉆進去。

  不過,似乎是各種難堪的情緒到了極點,一瞬間練子寧反而不緊張了。似乎是那一種,反正我已經死了,就不怕再死一次了。

  ------

  蜀王被叫到了朱元璋面前,說道:“父皇。”

  朱元璋說道:“你的作業怎么樣?讓我看看。”

  蜀王將一疊文書雙手呈上來,說道:“請父皇過目。”

  朱元璋打開一看,眉頭一挑,說道:“這個題目是你做的?”

  蜀王說道:“不是我一個人,有很多同學幫助我。”

  何夕心中暗道:“何止是很多同學,蜀王這一份作業,根本是整個勛貴班的集體智慧。”

  蜀王在勛貴班中,不算領袖。是因為蜀王年紀小,比最大幾個,小了將近十歲。即便是皇子,這么大的年齡差距,也是比不上李景隆的。但是不代表蜀王就會被區別對待,恰恰相反,蜀王在這群勛貴之中,是被寵著捧著的存在。

  不過,蜀王有一個蜀秀才的外號。

  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外號。整個勛貴班之中,也就是蜀王非常好學,常常蹭課聽。而且這一次作業,勛貴班里面沒有幾個正經去做。他們的學識也不夠。

  唯獨蜀王認真去做了。

  只是蜀王到底年紀小了一點,很多事情都不是太懂。不過,這不重要。蜀王到底是蜀王,他真想知道什么。可以去問,很難有人不真心指點蜀王。而且不包括國子監。

  就有了蜀王這一份作業。

  寫的不是別的,乃是《漠北草原道路考》。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晉王在草原上迷路所刺激的。

  很多人以為草原上蒼茫一片,似乎哪里都能走,這一點,對于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來說,不能算錯,一般除卻一些絕地,比如大戈壁之類,都是能通行的。但是對于大軍來說,卻不一樣,最少一路上要考慮水源。

  從這一點上來說,草原上并不是哪里都能去的。甚至可以說,蒼茫草原根本沒有幾條路。

  蜀王這份作業,問過很多勛貴的家丁。要知道大明與蒙古打過很多仗。明軍幾次挺進漠北,更不要說招降了很多從漠北逃回來的將領。別的不是,燕王的左膀右臂張玉,就是從漠北逃回來的。

  這些人對草原上的道路很是清楚。再加上蜀王將一些漢與匈奴,唐與突厥,蒙古內部戰爭的行軍道路一一考證,最后得出了這一份作業。

  讓朱元璋驚喜非常,簡直不能相信。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