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九章 初生的大明
  第九章初生的大明

  朱元璋在御案上細細看了宋濂的票擬。

  不得不承認宋濂是有大學問的。并不是一個書呆子。在朱元璋看來,很多事情都批得不錯。不過,有些東西,并不能讓朱元璋滿意。朱元璋信手將奏疏之中,幾十冊抽了出來,隨手將宋濂貼在上面的條-子,給撕了下來。說道:“宋老夫子焉知軍事?此事不足聽。我兒,何夕。你們覺得這一件事情該怎么處理。”

  何夕走上來。只是掃了一眼。就知道是什么奏折了。

  千載之下,都聽說班超斬殺匈奴時節的舊事。但是,有些反面典型就不好說了。比如眼前這一封奏疏。就是這一件事情。

  而今是洪武十四年,在很多人印象之中,洪武年間天下早已一統,其實不然。

  而今天下,西北甘肅青海,四川西部一些地區。都還在元廷的影響之下,遼東朝-鮮更不用說了。對了,而今,還不叫朝-鮮,叫高麗。高麗還在大明與北元之間搖擺不定。至于藏區也與北元關系比較親密。而云南更是在北元梁王的統治之下。

  明成祖五次掃北,名震天下,但是朱元璋也有十三次北伐。第一次北伐,就是徐達直取元大都那一次。第二次北伐是洪武五年徐達與王保保巔峰對決。嶺北之戰,王保保親自設伏,引誘明軍騎兵追擊,令明軍步騎脫節。伏兵盡出,猛攻徐達步陣。本以為能夠一戰擊潰徐達,卻不想破一陣,又有一陣,破一陣,復有一陣。這一戰,王保保以巔峰騎兵指揮藝術,證明了什么叫離合之兵。而徐達更是以堅韌的步兵指揮藝術,證明了什么叫做不動如山。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事。

  這一戰證明了初生大明王朝的戰斗力,也證明了老牌大元帝國爛船尚有三寸釘。朱元璋也覺得北元不是一戰可定的。于是從洪武五年到而今。朱元璋都沒有發動對北元大規模戰事,去年令沐英從寧夏出塞,也打了一場勝仗。但是規模并不算大。

  不過,大規模戰事已經在籌備之中的。

  這是何夕從徐達在北平發來的奏疏知道的。北平在數年之前,就開始囤積糧草。徐達甚至在長城沿線設了不少糧倉。就等在出塞的時候取用。

  這一次北伐,不敢說要滅此朝食,但規模并不會比洪武五年北伐小多少。

  這個時候,云南梁王就很成問題的。

  如果在北方的關鍵時候,云南梁王大舉出兵,震動四川,湖南。整個大明后方不穩。很影響戰事的。

  所以,朱元璋派出使臣去勸降云南梁王。本來一切順利。畢竟而今天下局勢一目了然。北元在草原上,與云南千里相隔。大明討伐他,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援軍。云南梁王也沒有想過為大元效死的心思。即便他姓孛兒只斤。

  不過,說云南梁王愿意投降大明,卻也是謊話。云南梁王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讓大明與北元將他給忘記了。他自己安安分分在這里過日子就行了。

  奈何云南梁王在云南少說有十幾萬大軍,這是誰也不能忽略的事情。

  于是,在大明派使臣招降梁王的時候。北元也派了使臣,繞道藏區來到云南。

  一來到云南,他們就聽說了大明使臣的事情,于是一面派人去說服梁王,另一面下黑手,殺了大明的使臣。讓梁王不得不保持對北元的忠誠。

  而今他們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奏疏。

  朱標已經看過了。宋濂希望再次遣使。對梁王寬大,示既往不咎之意。只需梁王稱臣納貢,改旗易幟。就不問罪。隨即下面寫了很多話,什么唐伐南詔之敗。宋太祖玉斧之思。就是說,唐代討伐南詔,敗過很多次,損兵折將。震動天下。而宋太祖很明智地將南詔畫到域外。從而兩國和平。更說,得其地不足用,多蠻夷而難治云云。

  總之一句話,梁王的事情外交解決。不用刀兵為上。

  朱標說道:“父皇說得對,這一件事情兒臣也覺得,老師錯了。使者代表大明。梁王隨意斬使,而不加以懲處的話,今后誰還看重大明使節,忠臣義士還愿意為大明捐軀嗎?所以梁王此舉,冒犯天威,自取滅亡,兒臣覺得應該遣一員大將,吊民伐罪,執梁王于闕下。”

  朱元璋說道:“接下來該怎么辦?”

  朱標一愣。

  朱元璋看他沒有想,說道:“這是尋常臣子之見。而我兒為儲君,卻不能這樣想,兵者兇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所以,在用兵那一刻,就要想到收兵的時候。每一次用兵都要有目的,知道什么時候到此為止。用兵是為了結束戰爭,而不是為了擴大戰爭。你四弟就不懂這個道理。”

  這是朱元璋想起了他那個兒子五次掃北。前期也就罷了。后期根本是為了打仗而打仗。朱元璋暗暗評價他:“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不足。”

  只是這些心思,何夕知道。而朱標不知道。朱標不明白老父親為什么冒出這一句話,但是他下意識為燕王說好話,說道:“父皇,四弟還小,又遠在藩地,沒有父皇您的教導。這些事情自然不懂的,再長大一點就懂了。”

  朱元璋看著朱標的眼神有些復雜。

  自從知道朱標壽命不長,就在朱元璋內心之中結了一個疙瘩。如果朱標能活到他后面,什么靖難不靖難的。根本不可能。只是朱元璋到底是開國帝王,他一方面覺得給朱標找一個好郎中。另外一方面,就是思考朱標如果救不過的后備計劃。

  這無關父子之情,是一個皇帝的本能。即便朱元璋再喜歡朱標也是沒有辦法。

  朱元璋問何夕說道:“何夕你說說吧。”

  何夕說道:“西南之地,乃古之西南夷。山高路遠,貴州,咳咳,”何夕忽然想起了,而今貴州那片地方,還不叫貴州,貴州是明代才有的名字。他立即改口,說道:“很多地方,地無三尺平。交通不便。遍地土司,難以統治。甚至今后即便打下來,恐怕也要派人大將鎮守才行。但是云南之地,可分為內云南,與外云南。內云南,就是昆明,大理一代,外云南,就是云南往西南一代,對中原百姓來說,道路艱難,窮山惡水。卻與天竺相通。中原不占據云南,一旦為異族所侵占,則西南為其所有,四川,廣西,湖廣,皆被其害。于天下而論,如隋唐之高句麗也。今日梁王不振,有大兵而不能用,他日有云南者,就不是梁王這等酒囊飯袋。朝廷該如何?”

  “臣以為,為長遠計,云南不可不下。”

  朱元璋聽了微微皺眉。想起了何夕所言的沐家。開國功臣與大明全始終的,唯有沐家而已,大明在陸地上最后的堅持,也是云南而已。其實按照朱元璋原本的意思,并沒有一定要拿下云南的意思。后來動兵,也有幾分形式使然。而今何夕講解明朝的歷史,讓他的想法有了偏移。

  雖然說,何夕所言的有外族在云南立國,會影響大明。也是原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更多是朱元璋想多給后世子孫留一下份基業。

  朱元璋說道:“此事下發五軍都督府,等你徐叔叔從北平回來,再好好商議一下。”

  太子說道:“兒臣明白。”

  朱元璋隨即又從宋濂代擬的奏疏之中,選出了好幾個不滿意的。當這太子與何夕的面,一個個修改了。一邊修改,一邊教育太子與何夕為什么這樣做。

  同時也讓何夕對現在的大明更加了解了。

  洪武十四年的大明,與很多印象之中的大明是完全不一樣的。武將的地位太高了。一般來說,在本省有差事的勛貴武臣,是凌駕于整個三司之上的。而為了訓練衛所軍,備兵防虜,為了修建城池,為了剿滅流寇土匪。為了抵御倭寇。等等。

  都需要各地有勛貴武臣坐鎮。

  朱元璋為了防止,這些武臣在地方時間長了。盤根錯節,乃至于割據稱雄。頻繁地調換武臣。還頻繁下詔書,要求各地勛臣不要干預民事。

  而頻繁下詔書,不正是代表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有勛貴武臣。根本不在乎這些。在天高皇帝遠的地方,頻繁干預政事。

  這還體現在另外一個方面上,那就是朱元璋本身除卻對北元的戰事之外,他對其他戰事都不感興趣,甚至對云南梁王,也是不得不動兵。才下定決心動兵。

  這是為什么?

  這代表朱元璋一種心態的轉變。

  他覺得,最大敵人,已經是在內部,而不是外部。繼續對外征戰,敗了是朝廷的損失了,如果勝利了。卻是領兵大將的權威增加。對朱元璋的威脅加大。

  在歷史的下游,很多人都覺得,大明數百年的傳承,都是板上釘釘的。當時的人卻未必這么想,加上朱元璋稱吳王,才二十幾年了。大明政權,遠遠沒有人們想象得那么根深蒂固。

  很多戰時臨時的舉措,一直存在,影響著這個國家。最重要一點,就是武將擅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