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五十章準奏
  第五十章準奏

  太子聽朱元璋如此說,立即說道:“父皇,兒臣不敢以私心而壞國事。兒臣也是期盼何夕能做好這一件事情的。但是------”

  朱元璋說道:“那就讓他去做,我打下的江山,家大業大,一時半會兒敗不完的。標兒,其實,有些事情,你不用想太多,在推行變法這一件事情,有誰能做得比何夕好嗎?沒有。那就讓他做便是了。”

  “成則賞,敗則罰。本就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太子想說什么,卻說不出來了。因為他知道,即便說出來,也沒有用。

  什么叫做,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對于朱元璋來說,是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對于太子來說,卻是無法承受的問題。

  這就是太子與朱元璋最大的分歧。

  從古代社會到現代社會這種跨越,不是一年兩年,甚至十年八年就能完成的。用幾十年,乃至半個世紀,一個世紀都很正常的。而這種變革之中,存在激烈的社會變化,重新洗牌。可以說是人為營造的兩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能與之相比的時代,就是春秋戰國,那是從奴隸制度向封建社會轉變的時代。

  那個時代發生了什么?太子只需想想,就覺得頭皮發麻。

  但是這些話,說給朱元璋聽,又能有什么用啊?

  一陣沉默。

  朱元璋等了很久,想等朱標繼續說話。

  但是朱標已經無話可說。

  彼此的心思,都明白。而都無法改變的。

  好久,朱元璋說道:“你的身子骨不好,回去好好養病吧。等過一陣子身子好了,再來辦差便是了。”

  太子說道:“是。”隨即在小太監的攙扶之下,緩緩的離開了。

  朱元璋看著太子的背影,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隨即在何夕的奏疏上批上一個字:“準。”

  何夕的奏疏,經過十幾人的流程之后,終于算是批下來了。

  而太子離開的背影微微一頓,似乎聽見了這一聲輕嘆。

  ------

  北京征北大將軍府。

  這個府邸之前是,徐達的,也曾經是馮勝的。而今是鄧鎮的。

  只是,府邸是一樣的府邸,人卻不是一樣的人。

  何夕并沒有在這個府邸之中見過徐達。但是他在這個府邸見馮勝的時候,明顯處于下位者,而今申國公鄧鎮卻不一樣了。

  鄧鎮與何夕僅僅能平起平坐而已。

  何夕這一次過來,是與鄧鎮談土地的事情。

  鄧鎮說道:“何大人來了,按理說著一件事情,我一定會辦的。但是這里面有一些難處。那就是遷徙的問題,這不是一戶兩戶,最少有三四個衛所。兩三萬人之多。一下子遷徙這么多人丁。我又是剛剛到任,一時半會兒,還真理不清。”

  “能否容一段時間?”

  何夕知道鄧鎮說的還真不是假話。

  首先不說別的,好幾個衛所的整體遷徙,本身就不是一個小工程。其次,鄧鎮的威望畢竟比不上一些老牌國公。而北京附近的衛所里面的關系也很復雜。鄧鎮也不敢輕易下手。

  何夕說道:“此事固然不急,但是畢竟是越快越好。這一件事情,上上下下都看著的。”何夕說到這里微微一頓,說道:“不過,我這里有一個辦法,國公聽來,覺得合適不合適?”

  鄧鎮說道:“什么辦法?”

  何夕說道:“這四個衛所不遷,裁撤為民戶如何?”

  鄧鎮一愣,很是疑惑,說道:“此事,少有先例。而且軍中恐怕也不滿意吧。”

  何夕說道:“國公說得沒錯,不過軍中,也不是誰都愿意為軍戶的。而且北京城營造也需要人。將來北京城造好了,也需要人。這些人與其2遷徙到遠方,還不如留下來。”

  “軍中不滿意,也就只有一些老卒,與軍官吧。”

  鄧鎮嘆息一聲,緩緩的點點頭。

  鄧鎮雖然說不如乃父,但到底是軍中多年,不是酒囊飯袋,衛所制度一些弊端,在這個時代已經顯現出來了。特別是垛集軍,什么是垛集軍,也就是某地軍隊不夠,直接將當地百姓納入衛所之中,要求家家出丁的。

  就好像遼東,遼東百姓全部是軍戶。就是因為這樣的。

  而垛集軍為什么最慘,因為大明衛所的上層都已經固定,世襲罔顧。是什么人?是朱元璋的從龍功臣,大多是淮西人。而垛集軍是被強征過來,都在軍中最下層,層層壓迫之下,簡直不當人看。

  軍中的摧殘,更為殘酷。

  大部分逃兵,都是這些人。

  何夕說道:“將衛所之中的老卒精簡出來,分給其他各衛所中,從其他各衛所之中抽調不愿意為軍戶的人,這樣一來,動靜就小多了。”

  何夕這個主意,是臨時起意的。但是同時也是有深意的。

  那就是何夕從來想廢除衛所制度。因為在何夕看來,衛所制度本質上,并不是一個正常的軍制,這里面問題太大了。但是何夕更明白,衛所制度是大明勛貴的根基所在。

  不是他能輕易動搖的。但是,先例是很重要的。

  一旦有了先例,就好像在防線上開了一個小口,下面就能順著這個小口,一點一點的延伸下去了。

  鄧鎮也在思考這一件事情。

  鄧鎮覺得這個辦法不錯,是比較好操作的。這幾個衛所在當地已經二十多年了。根深蒂固,一聲令下,讓他們遷走,雖然說軍令難為,但是也是一件麻煩事。

  而且遷到什么地方啊?

  關內的好地固然有,但是大面積的土地,卻是沒有的。要想有大面積的土地,必須遷徙到遼東,或者說漠南地區。或者衛所的土地與當地百姓的土地犬牙交錯的分布在一起。

  這兩樣都不是好處理的。

  任何事情與土地有關系,都是麻煩事情。

  而將這幾個衛所直接撤銷了,將敢戰老卒并入其他衛所,將這些衛所指揮使,提拔,或者放一個閑職。鄧鎮一個國公,這事情還是能辦到的。又加強了其他衛所。

  也算不上麻煩。

  當然了,從側面也反應了一件事情。鄧鎮從來沒有考慮過裁撤這四個衛所之后,大明兵力不夠用的情況。

  畢竟大明有三百多個衛所。

  鄧鎮思量好一陣子,說道:“這些裁撤的士卒,何大人準備怎么安置?畢竟是朝廷有功之臣,放之為民,也不太差了。”

  何夕心中一動,說道:“國公,朝廷之前的政令,對于征召百姓勞役,其實有所限制的,這一次,我不準備征召百姓。”

  鄧鎮說道:“那動用軍中人馬?”

  動用軍中人馬營造,在明代也是家常便飯,甚至后來很多勛臣也這樣做,成為軍隊戰斗力敗壞的重要原因之一。

  何夕說道:“也不準備。我不是說了嗎?用這這些裁撤下來的兵丁。”

  鄧鎮一愣,說道:“僅僅兩萬人夠嗎?”

  何夕說道:“夠不夠現在還不好說,不過,我準備成立營造社承包整個工程。而這兩萬就編入營造社之中。”

  鄧鎮有些不理解,說道:“營造社是什么?”

  何夕說道:“營造社,就是隸屬北京營造司下屬營造公司。朝廷所有,獨立核算,盈虧自負。”

  公司,這個何夕新法之中的定義,而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這種集團,很多都叫會社之類的。何夕說這個也算是入鄉隨俗。只是國有企業,獨立核算,盈虧自負,等等很簡單概念。卻要讓何夕給鄧鎮解釋了很長一段時間。

  鄧鎮才堪堪搞明白,何夕在搞什么東西。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