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四十章兄弟
  第四十章兄弟

  在很多人眼中,太子是一個偽君子,表明上做得比誰都好,實際上對兄弟下刀子的時候,比誰都狠。

  這種情緒,在太子心中遲遲不能過去。

  如果他真是偽君子也就罷了。但是他在知道靖難之事前,對所有兄弟都是真心實意的。而且他真心實意換來的是,未來靖難之役對他這一脈趕盡殺絕。而今,他其實什么也沒有做。僅僅是盡可能減少動蕩,并解除隱患。卻沒有想到變成這個樣子。

  將來他很有可能與自己某個兄弟兵戎相見。

  不知道,這是一次戰事,被后世稱為某國之亂,還是靖難,或者清君側。

  好像他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甚至他加劇了這一件事情的到來。

  這讓太子更是傷心難過。

  已然成了心結。

  還有一件事情,在太子內心之中反復思量,如果未來不可以改變。他所做的改變,僅僅是改變了靖難之戰這一場戰事雙方勝負,而沒有辦法消除這戰事本身?

  那么他是不是快要死了?

  畢竟,在歷史上,他的壽命也不多了。

  他本來就積郁于心,又拼命工作遣懷,心中又存這樣的疙瘩。

  病倒也不稀奇了。

  總體上并不重,只是遲遲不見好轉的狀態。這讓呂氏擔心。

  于是,朱允炆與朱雄英的之爭,也漸漸地浮出水面了。

  朱允炆也回想起丁顯的話。丁顯而今已經是朱允炆暗中的謀主了。

  朱允炆回憶起丁顯對他說的話。

  丁顯說道:“太子殿下春秋鼎盛,二殿下想要爭,只能蓄而不發。爭得太急,讓太子殿下不高興。但是如果不爭,那位是嫡長,理當繼位。其中分寸最難以掌握了。”

  “臣給殿下獻計,就是尊禮守孝。以不變應萬變。”

  朱允炆當時不理解,說道:“這樣做有用嗎?”

  丁顯說道;“自然有用。也是最大的用處。殿下可知道,大殿下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朱允文說道:“不知道。”

  丁顯說道:“最大的問題是,大殿下不尊儒術。”于是丁顯將朱雄英在營口大學堂的種種都說了出來,最后總結說道:“他支持變法,殿下就只能反對變法了。更何況,何大人與殿下親近嗎?”

  何夕與朱雄英的關系不去說。單單說朱雄英與安慶公主之間的關系就行了。誰不知道何夕與安慶公主是有名的恩愛夫妻。何夕幾乎已經確定是朱雄英船上的人了。

  朱允炆還有選擇嗎?

  朱允文說道:“我需要做什么?”

  丁顯說道:“什么也不需要做。尊禮守孝即可。因為他們會來找殿下您?”

  朱允炆說道:“找我?怎么可能找我,我不是嫡長。”

  朱允炆至今還記得丁顯的冷笑,丁顯說道;“這不重要,殿下真以為天下儒生,對嫡長都非常看重,非此不可?錯了,這不過是細枝末節而已。朱雄英與何夕走得太近,不僅僅殿下不滿意,天下間有太多人不滿意了。只是而今在蟄伏而已。殿下只要給他展示出新的選擇,自然會天下歸心。”

  朱允炆也不是傻子,就問出最有價值的問題,說道:“變法可是皇祖父定下來的。”

  丁顯說道:“陛下老了。而殿下日月尚長,陛下過去定下來的東西,之后能夠推翻,而今定下的東西,未來就不能推翻了。變法這一件事情,太難了。幾乎不可能完成。”

  朱允炆說道:“其實我覺得,何大人有些事情做得不錯。有些事情做得的確有些過了。”

  丁顯說道:“這不重要。殿下登基之后,想做什么都可以。只是而今,必須尊禮守孝,學習太子殿下。畢竟,真正能決定儲位的,不是陛下,而是太子殿下。肖父,肖祖。殿下要選一個。”

  車廂一晃,將朱允炆從沉思之中驚醒,外面市井之中各種叫賣之聲傳了進來。

  朱允炆有些迷茫,心中暗道:“我的選擇真的對嗎?”

  只是朱允炆知道,他其實沒有選擇?

  不是嗎?

  ------

  兩位皇孫還沒有來到宮廷之中,錦衣衛已經將兩位皇孫的一舉一動都報告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了這些無悲無喜,雙眼之間甚至有一些憐憫之意。

  太子這一輩很多事情都還沒有搞定,孫輩之間,一些事情已經展開了。這不由得讓他想起了唐代。唐代大部分帝位傳承都是有問題的。每一次帝位傳承,幾乎都有一場腥風血雨。

  傷了大唐的根基。

  因為每一代參與奪嫡的人,幾乎都是同輩之中最聰明最有能力,且與皇室最親近的人。畢竟,不是聰明又能力,又能信任的人。如何能參與進入如此大計。

  固然,如果輔佐登基成功,收獲是巨大的,但是每一次奪嫡,必然有失敗者。而且失敗的人很多。

  如此一來,很多人就牽扯其間,不能為朝廷效力。

  一次兩次沒有什么?但是大唐帝位傳承正常的太少。每一次都有,那里有這么多人才夠霍霍了。

  朱元璋之所以選嫡長制,這是因為這個原因。

  而今這些事情,更讓他下定了決心。

  太子能不換就不換。

  隨即又擔心起太子的身體了。

  歷史上太子是洪武二十五年去世的。而今距離洪武二十五年越來越近,而太子的身體也一直不見大好。這讓朱元璋也開始擔心起來了。

  不過,他隨即寬慰自己,暗道:“而今的太醫院已經今非昔比了。不會出現歷史上的情況。”

  他沒有忘記正事,他叫來徐正,說道:“你親自去傳旨,讓皇長孫先去看望太子,然后過來見朕。”

  徐正說道:“是。”

  皇長孫,這個詞匯很玄妙。

  似乎在確定朱雄英的地位,但似乎也沒有確定,畢竟朱雄英本身就是皇長孫。而皇長孫畢竟不是皇太孫。不過,朱元璋不著急,他會一點點的讓外界知道自己的想法的。

  只是朱元璋也沒有想到。朱允炆在丁顯的提醒之下,已經決定有了決斷。他這些小動作,并不會騎到什么作用,還會將朱允炆逼得與反對變法一方越來越緊。

  他們真下手的時候,是在他死后。

  朱元璋能管得了生前的任何事情,但是身后事,卻是另說了。

  ------

  不過,朱元璋的辦法很是很有效果的,而且徐正也很會辦事。徐正并沒有早傳口諭,也沒有晚傳,就在朱雄英兄弟兩人在宮門前的時候宣布。

  宮門是出入宮廷的要地,大部分時候都有官員經過。

  所以,徐正這一嗓子,自然讓很多官員聽得清清楚楚的。

  不出數日,就會有大聰明人去揣摩朱元璋的想法。

  為什么是皇長孫,為什么一個字也沒有提皇次孫等等。

  皇帝就是這樣,怕有人太揣摩圣意,又怕有人不揣摩圣意。

  朱雄英并沒有多想,他本來就想去看太子。畢竟是親生父親。只是按理來到皇宮第一個要見的人是皇帝才對。皇帝才是一家之主。他本來要先去乾清宮請安之后,才能去看太子。

  有了朱元璋這一道口諭,朱雄英就方便多了。

  朱雄英領旨謝恩之后,立即向東宮而去,而朱允炆的眼神之中有一絲復雜,但也僅僅是一閃而過,隨即就陪同朱雄英去了。一路上朱允炆一直落后朱雄英半個身位,做什么事情都以這位兄長為尊。恭敬的不敢越雷池半步。

  看上去,真是一個懂規矩,非常好的弟弟。而且這兩個兄弟之間,真實兄友弟恭。形影不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