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二十八章教學相長
  第二十八章教學相長

  其次就是朱雄英的底蘊。

  這個底蘊,其中之一是朱雄英的學術底蘊。

  朱雄英個人能力如何?他都是接受過當世最頂尖教育的人。不管是儒家學說,還是何夕的學說,以及各種治國之論,都有涉獵。可謂非常之廣博。雖然研究不算太深。

  畢竟皇帝不需要做學術。

  朱雄英本身的底蘊,讓他有足夠的學習能力,他如果想的話,學習什么都可以很快上手。

  或許這種能力,是后世大學生所必備的能力。但是對于這個時代營口大學堂之中的學生來說,還是太難了一點。

  另外的底蘊,就是朱雄英可調動的資源。

  這些營口大學堂的學生們有了問題,是很難找到解答問題的人。

  不僅僅是他們接觸不到那些能解決他們問題的人。還在于在這個時代知識是有價值的。非親非故的,也很難得到毫不保留的解答。但是這對朱雄英來說,決計不是問題。

  朱雄英的身份,讓他想找什么書?只要這個書來在這個世界上,就很少有找不到的。他想問一個問題,只要這個能解決問題的人,不在深山老林與世隔絕的地方,總是會為他解答的。

  如此一來,教學相長。

  本來,朱雄英對農學是迷迷糊糊。但是經過一番調查學習自己總結之后,在理論上,他已經成為農學專家了。動手方面還有一些欠缺。但是在理論上卻足夠了。

  有些問題,是朱雄英從來沒有想到過的。而由下面的學生提出來。反而當朱雄英獲得很多。

  才有了朱雄英現在的樣子。

  成為營口大學堂之中小朱夫子。

  好一陣子,朱雄英才將所有的學生打發了。

  朱雄英才抬眼看見了何夕。立即驚訝道:“姑父,你怎么在這里?”

  何夕說道:“來看你啊?你在這里覺得怎么樣?”

  怎么樣?朱雄英回憶起自己這一年多的經歷,嘆息一聲,說道:“很不一樣。”

  何夕看看天色,說道:“走吧,去吃飯。順便聊聊,怎么可不一樣法。”

  ——

  幾根蠟燭照亮了房間,但是蠟燭的亮度還是有限。房間之中,有一種昏黃的光暈。

  何夕眼前只有四個很簡單的碟子,有兩個是時鮮蔬菜,一個是炒雞蛋,一個是魚。何夕細細一品,應該是魚干回鍋了。只是這種魚干,有一股說不上來的味道與口感,不管用什么樣的烹飪手法也是無法挽回的。

  何夕有些吃驚說道:“你平日就吃這些?”

  朱雄英說道:“不是。我平日只有一個菜,今日是姑父來我這里,才有這幾個。”

  何夕說道:“你之前不是這個樣子的。”

  在何夕的印象之中,說朱雄英鋪張浪費自然是不對。但是他到底是皇孫,從小就習慣了錦衣玉食。即便朱元璋教育之下,伙食用度不可能太鋪張浪費。但也要比尋常百姓好上太多了。

  眼前的,在這個時代也是很簡陋了。

  畢竟,朱元璋制定的官員接待標準還是四菜一湯的。

  朱雄英停著,沉思片刻,說道:“姑父不是問我怎么可不一樣法?我感覺就是百姓太苦了。”

  有一些事情,在朱雄英內心之中憋了很久,在遼東他也少有能表露心扉的人。此刻見了何夕,就全部說了出來。

  這些內容,很多很雜,很細碎,也很真實。

  讓何夕也為之動容。

  都是朱雄英從學生那里聽到是,關于父輩祖輩的故事。沒有什么敘事技巧,也沒有什么轉折,有的只是令人窒息的真實。

  學校是管食宿的。發給學生糧票。但是很多學生都將糧票送回家中,自己想辦法賺錢,甚至去碼頭上扛活,自己賺錢養活自己。甚至坦言,自己來上學,就是為了這幾張補貼的糧票。

  但是他卻是學習最刻苦的。

  并不是他不知道知識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是他承擔的不是他一個人的命運。而今一家人命運,他將這些糧票留下來,固然衣食無憂,但是家中的弟妹就要挨餓了。而小孩子是最脆弱的。

  一個不好,就夭折了。

  他家里兄弟好幾個人,活下來成年的只有他一個。他不希望自己的弟妹活不到長大。寧肯自己熬死了也要將這些東西讓給弟妹。畢竟他現在死了,活得也算比其他幾個兄弟活的時間長了。

  有的人是從阿納出軍中歸降的,說起數年前的一個冬天,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家人,有父親母親,還有幾個兄弟。但是一場大雪之后,有人將他從雪堆里面刨了出來,他活了。他的一家人都永遠埋在雪堆里了。

  還有的人說元末亂世的,他家本來是大戶人家,被各方人馬找上門來,滅了滿門。父親被親信家人護送出來。

  有人講亂世之中,如何易子而食。

  亂兵劫掠的慘狀。百姓慌亂出逃,在田野之中無數棲身,遼東的冬天來了,無數人都葬身雪中,第二年春天的時候,才看見無數尸體,每一個人都保持自己最后的樣子。

  可憐又可怖。

  朱雄英越說越覺得難受,隨即放下了筷子,說道:“姑父,我從小就知道民生多艱,但是老師們從來沒有告訴我,民生艱難到這個地步。他們只是告訴我,修身養性,行正道,懷仁義,這天下必大治。暗示皇祖父殺戮過重。我之前也想過,但是而今再看,行正道?何為正道?懷仁義,何為仁義?皇祖父殺戮雖重,但是重過黎民之凄慘嗎?”

  農學是一個窗戶。

  田里能產出多少?夠幾口人吃飽。一家幾口人,擁有的土地少于幾畝,就不足以維持家庭開支,必須找另外的活計。災年糧食減產。減產到什么程度,還能讓人活下去,減產到多少,必須賣兒賣女。大災幾年,就是全家死絕的下場。

  這些情況,在此之前,朱雄英是沒有概念的。

  但是而今有了。

  朱元璋從小就教育過朱雄英愛護百姓,體諒百姓艱難。但是朱雄英從來沒有吃過苦,根本不知道底層百姓是如何在生死線上掙扎的。而朱元璋的一些講解,也很難讓從小沒有怎么吃過苦的皇家子弟感受到這一切的。

  而今在這里,朱雄英感受到了。

  也正因為這些情況,朱雄英才發現世界似乎與他那些老師們所講的不一樣。有多少糧食能養活多少人,是硬標準,不會因為你是君子,就可以少吃幾口,或者說你是小人,就可以多吃幾口了。

  何夕沒有回答朱雄英,而是眼神有些復雜的看著朱雄英說道:“殿下,你長大了。”

  此刻的何夕不敢再拿朱雄英當做小孩子了。

  皇家的子弟都早熟。

  只是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民間疾苦,這種早熟在何夕看來,更多是一種輕浮。浮在宮廷陰謀權謀政治之中。好像天下之間,也就是宮廷之中一些算計與勾搭了。

  其他的東西,他們根本不知道?也沒有經歷過。更不能去理解。

  而今朱雄英卻不一樣了。

  不敢說朱雄英真正能與底層百姓共情,說一句不客氣話,雖然何夕已經將營口大學堂的門檻放得很低,但是問題是真正的底層百姓,還是沒有資格登上這個門檻。

  真正的底層百姓是沒有能力學習識字的。

  但是不管怎么說,朱雄英對底層百姓的疾苦有了一個深刻的印象,就已經杜絕了朱雄英成為一個何不食肉糜的昏君。在很多事情上,不至于被下面的官僚隨意戲弄了。

  這一點就很好。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