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九章新大明律
  第九章新大明律

  第二部分,就是商法典。

  大明對商法幾乎是空白的。說完全空白是假的,但是關于商業的問題,都是雜見于很多條款之中,而不是集中在一起。

  商法之中,規定商社法人,股份制,會計制度,商業犯罪。等等。

  這里相當一部分都是楊震提供的。然后何夕加以提煉的。

  這幾年的放開海貿,大規模商業的發展。讓何夕有了一個很好的觀察窗口。

  何夕在后世也沒有做過生意,對于后世很多商業法規也不理解。照搬都不知道怎么照搬,但是這幾年海上貿易的瘋狂發展。也激烈的很多法律問題。

  比如說某一個商社犯錯了,在海上劫掠被地方官府抓住痛腳。

  那一件事情,該誰負責?

  是具體某一個船員,還是某一個船廠,還是整個商社的負責人,還是這個商社的幕后大佬。

  何夕是沒有政治潔癖的。

  他需要勛貴們的支持,自然要做出隔斷,推出了商社法人與股份制等條款。一般來說,商社犯罪,是由商社的負責人,也就是法人。而不是股東負責。

  當然了,這里的法人概念與后世的法人概念是不太一樣的。

  何夕也順水推舟地推出了股份制的各種規定。

  其實股份制在中國從來不是什么新鮮事情,但并沒有在法律上有所體現。也就是出了問題,很難告到官府,即便是告到官府,也只能由地方官進行自由裁斷。

  而今,有了專門的法律。可以預見今后會有大量商社出現。

  之前的商社,是權貴們下場。即便沒有什么法律規定,他們也不怕,因為他們就是法律。但是對于中小商人就不一樣了。在規模上,他們與這些權貴進行競爭。但是股份制度,提供了一種可能。

  而且何夕覺得,有必要明確規定出海權限了。

  之前是允許權貴們出海,這個門檻是模糊的。甚至沒有哪一個衙門名分劃出標準,誰行誰不行。何夕覺得應該明確劃出標準,不管這種標準有多高,總是有一批圈外人會進入這個市場的。

  當然了,即便不是海外,國內也會出現這樣的商社商幫。

  這也是何夕所期望的。

  各種商業犯罪的條款,也是規劃市場的。

  只是,何夕也知道,這東西而今也是一紙空文。

  原因很簡單,商業犯罪與普通犯罪是不一樣的。以大明現在的官員素質,他們很難弄對商業犯罪進行裁斷。

  這一點也讓何夕有些頭疼。

  這需要對大明司法體系進行改革。

  其他方面,也有這樣那樣的改革。比如在田制之中,特別強調了,一田一主,對于一田二主,乃至于一田三主這種情況進行了否定,官府不承認這一點,私下協議到官府這里,是不作數的。

  這一件事情,并不是何夕主動的,而是下面很多官員提出的。

  無他,這一件事情讓他們很頭疼。

  一田二主,就是田畝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也就是地主有田畝所有權,而佃戶有了永佃權。一田三主,就是擁有永佃權的佃戶,又轉租出去了。

  而朝廷賦稅都是從田里出的,下面繳不上來稅,面對這樣的土地就很頭疼。

  而一田一主,并不是否定佃戶制度,不管田主租出去了,還是賣出永佃權,也就是賣出田皮,只有田骨。但是官府在征稅的時候,只會找你。其他的官府不認。

  這是方便朝廷執法。

  在朝廷量刑上,何夕也做出大量的讓步。

  之前六十兩剝皮充草的規定不見了。貪污處死的門檻提高了很多。對于很多法外加刑,也進行了調整。今后大明處死,最高處罰不過是凌遲。剝皮什么的,不會有了。

  除此之外,除卻體系上改動之外,對原來大明律也有大量的沿用。

  畢竟大明律與唐律,宋律一脈相承,傳承數百年,還是有些道理的。而且對于大明律改動太多,動蕩會更大。

  何夕想法很簡單。

  那就是切香腸戰術,一點一點的來,一處一處地改。

  只是何夕也知道,下一次修訂律法,就沒有朱元璋了。沒有了朱元璋的支持,那將是一場硬仗了。

  朱元璋對新大明律,既是歡喜,又是不滿。

  朱元璋覺得何夕的步子太慢了。何夕太沒有魄力了。只是朱元璋想了很多,特別是想到了太子,只有悠悠一嘆,說道;“這天下遲早是你們的。”隨即一聲招呼。讓徐正將印璽拿過來。

  朱元璋親自在上面用印。

  其實用印這一件事情,一般來說,是太監們辦的,根本不用朱元璋親自動手。

  卻見新大明律的長卷上面出現留下一方印璽的痕跡:大明皇帝奉天之寶。

  何夕見狀,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氣。不管怎么說。他來南京最主要的目的算是完成了。

  朱元璋說道:“你是不是準備離京了。”

  何夕說道:“陛下英明。”

  朱元璋說道:“那遼東設省準備得怎么樣了?”

  何夕說道:“早已準備好了。”

  朱元璋說道:“等你處理好秘書監的事情,你就走吧。”

  何夕說道:“多謝陛下。”何夕微微一頓,說道:“陛下,臣在秘書監的事務,由誰來承擔?”

  朱元璋說道:“朕自有安排。”

  何夕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揣測。他心中暗道:“應該是太子吧。”

  何夕很清楚秘書監的重要性,因為太子的影響,大明相權就在秘書監。何夕走后,秘書監僅僅有方孝孺一個人。決計是不行的。這不是朱元璋愿意不愿意的事情。方孝孺的資歷并不比何夕高多少。在身份上更是差何夕很多。

  何夕還是朱元璋的女婿,方孝孺是什么人?

  將天下大事交給方孝孺一個人,不說朱元璋本人放心不放心。很多勛貴老臣都不放心。

  而朱元璋沒有交代繼任者,也就是這個人繼任不需要多做安排。要知道,秘書監事務繁忙,一般人忽然進來,很難適應的。

  也唯有太子,根本不需要交接。

  沒錯,朱元璋想的就是太子。

  這一段時間,朱元璋想了很多很多。他終于放棄了廢太子。一方面,朱元璋對太子有這樣那樣的不滿,但是對太子的能力,還是很認可的。將大明江山交給太子,朱元璋擔心的是大明江山向什么地方走,而不是擔心大明江山崩潰。

  但是交給別人,就要擔心這一點了。

  更重要的是,廢太子也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程。而今朱元璋推動變法,其實已經引得上上下下不滿了。朱元璋并不是不知道。兩件大事一起做。朱元璋倒是不擔心。他活著一日,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毫無畏懼。

  但是到了他這個年紀,豈能不想身后之事。

  他走后,這局面會什么事情樣的?

  朱元璋不敢去想。

  只能放棄了。

  既然沒有廢太子的想法,太子長期在京師之外,也不是個事。天下諸王的騷動,太子知道,朱元璋也知道。所以,當初將太子扔出去,就是擔心太子在修訂大明律這一件事情唱反調。而今這一件事情已經完成了。就可以讓太子回來了。

  也算是安天下人之心。

  而且,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他老了。精力體力都不比當年了。

  沒有太子輔佐,很多事情朱元璋都覺得有一些吃力了。很多地方力不從心。而將朝政分給別人處理,朱元璋也不放心。能讓朱元璋放心的,估計也只有太子了。

  畢竟是父子,不是外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