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二十七章朱允炆的猶豫
  第一百二十七章贖不回的冬衣

  民亂,簡直是中國歷史的點綴,即便是號稱太平盛世,也少不了這些。

  如果這一次的亂子,僅僅陷入民亂規模,朱允炆并不是太在乎的。而且北方戰事太急了。如果不能緩解局勢,前線就維持不下去了。其他的朱允炆根本來不及多想了。

  朱允炆心中暗道:“該下定決心了。”

  糟糕的財政,槽糕的軍事,讓朱允炆下定了決心,拖下去,只會越來越難以翻盤。只有一場大勝,才能給他帶來喘息的機會。

  朱允炆說道:“這一件事情,朕就不插手了。你好生做事,不要搞出大亂子。”

  丁顯終于松了一口氣,他知道他過關了。

  丁顯下定決心,既然將士大夫們得罪透了,就讓他們物理上消失的,否則等他們將來報復不成?

  所以朱允炆的警告。并沒有讓丁顯收斂,而讓丁顯變本加厲了。

  由義門鄭氏開始,錢家,顧家,陸家,一系列名門大戶都在清理之中。

  說實話,丁顯也選了一個好時機。

  就拿錢家來說,是吳越王錢家之后,自從宋代之后,就是名門。即便是后世錢學森等大家,都是出自錢家。但是元末之亂,再加上朱元璋種種政策,對這些家族打壓很大。

  朱允炆登基之后,這些家族有些恢復,但規模并不大。面對丁顯借助官府之力的打擊,他們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只是這些世家大族最寶貴的從來不是他們的錢財,家產。而是他們的人。

  人才才是一個家族最大的財富。

  丁顯對各家嫡脈肉體消滅,但是能將各級旁支都消滅掉嗎?這不可能做到的。不過,丁顯做的事情,對何夕是重大利好。這些頑固的大家族,在各地根深蒂固,而且特別得到百姓愛戴。

  畢竟,地主階級好處土豪劣紳。那還是工業化之后,大量農村人才都到了大城市,而土地的價格下跌。士紳階層幾乎都不在農村之后的情況。

  而大部分真正士大夫,他們對下人也是很友好的。說他們偽善也好。做樣子也好。他們的確能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

  何夕覺得難辦就在這里。得民心者得天下,不管打天下是這樣,就是治理也是這樣。何夕的政策即便是好的。但是老百姓們反對,推行的難度也很大的。

  除非肉體消滅。

  奈何,這些人頑固也好,反對新法也好,他們大多罪不至死。

  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自然是最好不過。將舊世界洗刷的干干凈凈的。何夕就能從頭再來了。但是何夕的位置身份,讓他們不可能這樣做。而且制造冤案的話,也是有后患的。

  也不符合何夕的政治理念。

  而今好了。

  丁顯都給何夕做了。

  只是丁顯與朱允炆只看著無數財產源源不斷的流入南京。充當南京的軍費。但是忽略了很多事情。

  單單是百姓造反,就是民亂。而民亂在歷朝歷代從來不少,即便是在盛世之中也不少。一般不會出現什么大亂子。而士大夫,無拳無勇,也是對的。

  搞他們,即便弄得再酷烈。

  一般會有后患。當時也不會有什么大問題。而朱允炆而今早就不在乎什么后患了。

  只是,丁顯與朱允炆都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很多事情都是聯動的。

  是一個系統的不同表面。

  工業化帶來的沖擊,在何夕這里是緩慢的釋放的。

  北方以重工業為先,帶動了很多產業,但是對關系民生產業,一直在保護。比如糧食,北京每年都用盡辦法保持糧價。何夕更是想辦法為河北農村提供貸款,進行農場化改造。

  總之,盡可能對農民進行安撫。

  更重要的是戰爭。

  北京大規模征兵,將人力成本提高了。大部分百姓,只要愿意本分做事。一般情況下,是能夠有一分糊口的工作的。而且戰爭帶來的戰爭景氣,也給這些百姓帶來更多的出路。

  問題是,何夕為什么能做到這一點?

  不是何夕有什么本事。而是北京的基本盤太小了。

  等于何夕將整個大明,以及大明已知世界都成為了北京地區的經濟殖民地與商品傾銷地。所以北京有富裕人力物力進行戰爭的同時,也能對百姓進行安置。

  但是放在南京這里就不一樣了。

  首先,南京各地已經受到了北京工業化的沖擊。這個沖擊是各方面的。不僅僅是紡織業。只能說紡織業在江南占據的份額太大。影響力舉足輕重。

  北方紡織業一開始對南方的紡織業沖擊不大。就是因為以方孝孺為首的很多保守勢力在努力抗爭。

  方孝孺是有些東西。

  他或許不理解一些現代的知識,但是有些現象他看得很明白。比如工業化對農村的沖擊。這個問題,即便是放在后世,也是一個世界級別的課題。

  方孝孺給出的答案就是抗爭否定。畢竟,儒家本質上就是以農業農村為基礎的社會關系的學問。甚至現在一些儒家的東西在很多偏遠的農村保存的很好。

  這并不是,他們并不在二十一世紀,而是他們生產關系保留了很多農業社會的東西,儒家在他們這里有生命力。

  但是,當方孝孺倒臺,丁顯上位,并代替建立江寧工業區,基于賺錢這個立場。丁顯毫不猶豫選擇了紡織業。這種情況下,就沒有人給這些人遮風擋雨了。

  財富大量的向江寧區集中,讓江寧區的發展,簡直是一日千里,大有北京速度重現的結果。但是他的急速發展,代表著整個長江兩岸紡織業的衰落。

  無數家庭陷入經濟危機之中。

  再加上連年的征戰,貨幣貶值,民夫的征調。朝廷腐敗。等等問題。百姓已經在水深火熱之中了。

  很多百姓男丁被征召去為軍隊運輸糧草。而家中全靠婦孺耕作。織布才有一些收入。而今連這一點收入都要剝奪了。

  長江兩岸,就好像一堆積薪,就差一根火星了。

  而丁顯做的事情,就是給這兩岸百姓點燃了。

  是的,士大夫們大多數無拳無勇。面對強權,他們大多都會跪,所謂資本主義軟弱性,但是實際上,所謂的士大夫們也不是太強硬的。骨頭也不硬。

  大多數時候,也不可能鬧出事情來。

  但是而今與現在的情況想結合就不一樣了。

  朱元璋對天下的遺澤,也不是幾年可以喪盡的。大明的家底也不是朱允炆幾年可以敗盡的。雖然百姓已經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這個階段還期盼有明君來解救他們,而不是造反。

  所以,他們還能忍耐一段時間的。

  這些士大夫們被砍頭,他們被逼急。兔子逼急了都會咬人了。更不要說,這些士大夫之中,也是有人才的。可不全是兔子。

  也不要忘記了。

  何夕在北京籌劃這一件事情,已經籌劃了多長時間。

  他早就在這里等著,江南出事了。紀綱就是整個計劃負責人。此刻就潛伏在江南,四處串聯。等待時機。而姚廣孝正帶著大量資金。準備給南京的新鈔體系致命一擊。

  這樣的情況下,南北真正的決戰,第一戰不會在前線打起來,而是在后方。在南京的大后方,江南地區打起來。

  只能說,丁顯與朱允炆與何夕相比,在知識面上差太多維度了。何夕從各方面對他們形成了降維打擊。或者只要在烽火從江南升起的時候,他們才能夠想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