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九十六章
  第九十六章摧枯拉朽

  面對這種局面,宋晟只能放棄對榆林外圍要地的爭奪。

  將騎兵放到二線,維持榆林與后方的聯系。

  這是榆林的生死線,決計不能斷絕。

  一旦斷絕,榆林就真的成為一座孤城了。

  不過,瞿能也沒有想要完全圍死敵人。而是從三個方向,向榆林進攻。

  無數火炮陣地在城下開始布置。

  而榆林城外所有外圍戰線,一瞬間開始與北軍交火。

  城墻作為城池攻防戰的核心。在火器時代已經不能作為核心了。因為城墻太容易被轟塌了。這個趨勢已經有兆頭了。

  宋晟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這一點了。但是他在作戰的時候,并沒有完全固守榆林城,而是在榆林城外布置了很多外圍營地。

  壕溝木柵欄,火炮,火銃,等一系列火箭,甚至還有一些地方埋下了很多自發火地雷。

  外圍幾處高地,更是加強布置。作為重要支撐。

  而瞿能應對辦法,就是大炮轟后,騎兵沖,騎兵沖后,步兵挺進。

  特別是在鐵路的幫助下,幾千斤的重炮運到了前線。這些大炮與歷史攻破拜占庭的拜占庭大炮相比,誰更重一些,這個還真不好說。反正這火炮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的鐵路的載重能力,即便如此,翻越燕山的時候,一度要士卒下來推車,才能過來。

  不過,在威力上絕對是一個極致。

  也就是黑火藥的極致。

  黑火藥的威力也就是這個樣子了。

  何夕已經用了很多辦法對黑火藥進行提純,在他的指引之下,北京生產的黑火藥威力遠遠超過了南京。但也僅僅如此而已。黑火藥有自己的局限性。

  不是何夕不像搞出更好火藥。

  而是何夕做不到。

  在黑火藥上面,大明是有基礎的。歷史上戚繼光的黑火藥威力就相當可以的。何夕只是加以提點,就足夠讓黑火藥威力增加幾個層次。而且,北京在火藥方面有完整的優勢。

  日本琉球的廉價原材料源源不斷到北京,在成本上,遠遠勝過南京。

  這并不是當務之急。

  最重要的是,沒有人才。

  火藥更迭,就需要培養出足夠的化學人才。但是何夕費勁功夫這么多年,才堪堪將蒸汽機給搞出來,可以說,其他在機械上的提升,都是因為蒸汽機這一個項目的技術外溢。

  何夕根本沒有足夠的人才去攻克另外的難題了。

  所以這一點也只能放放了。

  所以,在化學上的種種限制,就沒有合格的底火,限制了火器上的發展,比如開花彈。何夕一直想要,但是只能有那種,帶這火繩的開花彈。通過控制引線長短來控制爆炸時間。

  但是何夕始終否決了這個方案。

  無他,因為這個方案不能保證炮彈會不會在炮管里面爆炸開來。

  何夕始終吸取歷史教訓,那就是不合格的火器不能讓士卒使用,否則的話,下面一旦厭棄了,形成思維慣性之后,即便是很好的東西,將來也很難推行。

  當然了,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開花彈的需求并不是那么高。因為,戰場上,北軍始終占據火力優勢。

  而今也是一樣的。

  面對南軍營造的堅固營地,無數大炮化身拆遷隊,在轟鳴之中,所以營寨都變得支離破碎。一門門火炮為大軍開辟出一條條道路,隨即,大量騎兵沖了進去。

  雖然有溝壑,還有很多障礙物。但是奈何被火炮打出一個個缺口,而在營地之中的南軍一時間回不過神來,而騎兵沖過是相當快。還不等他們組織起來。

  北軍騎兵已經沖進去了。

  大量騎兵沖進去,本來支離破碎的南軍更加組織不起來了。

  隨機,大量北軍步卒挺著刺刀沖了進去。

  不過,自古秦兵耐苦戰。被逼到絕境的南軍,也咬著牙在陣地之中,廝殺竟日,才算是打下了這一地。

  傷亡自然是有的。但是瞿能身經百戰,知道這個時候,不是心疼士卒的時候。連夜展開會議,總結經驗,做出了安排,僅僅隔了一天,就再次向另外一個營地發起了進攻。

  瞿能發現,如果陷入肉搏之中,刺刀還是有些單薄的。

  所以他從庫房之中調出一批鎧甲。并從全軍之中挑選出善戰之輩,組建了跳蕩團。

  跳蕩兵其實是中國軍隊的傳統,唐宋乃至明代都有這個編制。不過,何夕在軍事改革之中刪除了。跳蕩兵就是沖鋒陷陣的精銳。

  這個跳蕩團。人數并不多。但都是彪形大漢,身披重甲,依舊能夠行走如飛。當騎兵沖進去之后,挑蕩兵進入,在肉搏之中,幾乎所想披靡。當然了,如果讓火銃對著胸口轟,那也是要命的。

  所以,跳蕩團也要與普通士卒配合進攻。

  總之,就這樣一戰接著一戰。

  幾乎沒有什么花俏,都是火炮與火炮,鮮血與鮮血的碰撞。

  而這樣的碰撞之中。南軍每一次都沒有硬過。在宋晟組織之下,最慘烈的一場攻防戰,就榆林城北門外的一個無名高地。幾乎就是一個小土包。就里榆林城門不過里許。

  就是這里,雙方反復爭奪數次。

  蓋因在這里安置重炮,可以直接對準榆林城北門。而榆林城墻是決計經受不住這樣的轟擊的。

  只是,形勢比人強。

  在折進去一個指揮使之后。

  宋晟也只能放棄這地方爭奪。

  在這個據點放棄之后,其他城外的支撐點也紛紛陷落,要么撤回城中。北軍三面大踏步靠近榆林城外。就好像一只大手,緊緊的握住了榆林城。

  讓榆林城喘不過氣來。

  宋晟也喘不過氣來,他下令問道:“山西那邊是怎么回事?援軍還不來嗎?”

  -------

  距離榆林最近的援軍,并不在關中,而在山西。

  此刻山西領兵是趙庸。

  趙庸很明白,如果陜北沒有問題,山西依靠陜北,即便三面臨敵,但也不會有太多的問題。但是,如果榆林一破。陜北危急,那么山西可就危險了。

  趙庸豈能不愿意救援榆林。

  他十分愿意救援。

  他此刻就帶來數萬大軍在偏關。

  數萬大軍雖然不多。但已經是整個山西能擠出來的機動兵力的。

  當初桑干河一戰,幾乎打碎了山西軍的脊梁。可以說將太原軍的精銳丟到雁門關外。經過一年的時候,在趙庸手下,山西軍也恢復了不少。但是問題是,山西的局勢惡化的太快了。

  山西需要調撥很多兵馬布置到晉南地區,防止進入懷慶府的北軍向北進攻上黨地區,從而數面圍攻山西。

  那對趙庸來說,就太危險了。

  而且,這不僅僅是危險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南京對山西的支持斷斷續續,中間還有河南陜西地方的截留。從南京到山西的路程太遠了。山西也就成為事實的后娘養的。特別是火器。在這個火器更新換代特別快的時刻。山西火器已經保留著洪武年的風格。

  而山西地方也想過自主建立鐵廠。

  但是南京是不允許的。這樣讓山西軍的戰斗力幾乎在原地踏步。

  其實這才是正常狀態。但問題是,而今南軍北軍的戰斗力都在提升,山西軍的原地踏步,就顯得很落后了。

  不管山西軍是什么情況,趙庸都不能任北軍大破榆林,只是礙于軍隊戰斗力。出擊大同,甚至進攻北京等方案,想都不要想了,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他能做到的僅僅是度過黃河救援榆林,只是而今,趙庸忽然發現,渡過黃河都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了。

  因為北軍居然有了黃河水師。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